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1-15周浩
周 浩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下肢骨折在临床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加之老年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较低,在治疗期间使用的麻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一旦使用不佳会致使老年患者出现多种症状,如呼吸恢复以及苏醒时间延迟等[1]。从目前的麻醉方法来看,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较为广泛[2]。为此,本次研究为探究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70例,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基本信息: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选择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70例,且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临床确诊。其后将7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按照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5例。研究组(n=35)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11,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50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65.4±7.2)岁。其中20例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15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参照组(n=35)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7,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52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67.6±7.8)岁。其中23例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12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下只骨折老年患者的基本资料,统计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可进一步分析与探究,并作为本次研究的参考对象。
1.2 方法:两组老年患者入院后,首先予以其鲁米耶和阿托品,使用剂量分别为0.1 g和0.5 g,待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将静脉通道予以建立,并对其生命体征予以检测,如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3]。而后予以参照组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首先选取患者较为适宜的体位,即平卧位,而后选择长度为3 cm的头端置管,经过反复回抽,未见脑脊液时,可以予以患者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使用剂量为3 m L,同时予以患者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使用剂量为3 m L,待注射完成后对其进行观察,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出现。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与腰硬麻醉联合使用,首先选择患者的平卧位,而后对患者进行穿刺,直至可见脑脊液,将罗哌卡因和葡萄糖注入其中,使用剂量为2.5 mL,其后退出腰穿针,在此期间,要依据患者的麻醉平面对患者的手术体位进行合理选择。待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均予以患者面罩吸氧,最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
1.3 指标观察: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麻醉后,对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时间以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同时对两组老年骨折患者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进行对比,最后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和计数,其最大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时间以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以均数±表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百分率(%)表示,统计结果P<0.05为判定标准。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研究组患者采用硬膜麻醉与腰硬麻醉联合后,感觉组织起效时间为(16.2±4.6)min,最大感觉阻滞时间为(16.2±4.6)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为(261.8±13.9)min,最大感觉阻滞平面为(8.3±4.6)T,参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感觉组织起效时间为(20.1±5.1)min,最大感觉阻滞时间为(29.1±3.5)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为(226.9±11.9)min,最大感觉阻滞平面为(10.2±4.7)T,组间由统计学软件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参照组,最大感觉阻滞时间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较比参照组明显较好,组间统计后可知,差异显著。
2.2 两组老年患者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采用硬膜麻醉与腰硬麻醉联合后,2例患者出现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参照组患者采用硬膜麻醉后,5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组间比较后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
3 讨 论
有相关资料表明,老年骨科患者的死亡因素与手术麻醉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而言,就下肢骨折而言,其脊神经会影响药骶部的分神经丛[4-5],加之L5~S1的细胞神经相对发达,在选择硬膜外麻醉时,虽然麻醉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阻滞范围相对受限,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6]。近年来,腰硬麻醉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临床上的高度认可。有学者研究后指出[7],腰硬麻醉的阻滞失败和麻醉失败发生率较低,且占比为10%,一般而言,老年患者的体质较为特殊,且自身免疫力也明显较弱,此外,还会伴有其他疾病,因此,在麻醉药物选择时需加以重视。硬膜外麻醉与腰硬麻醉联合使用后,其使用的药物剂量相对较小,同时可以将作用速度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与腰硬麻醉联合,参照组予以单纯硬膜外麻醉,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参照组,最大感觉阻滞时间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最大感觉阻滞平面较比参照组明显较好,此外,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后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中应用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李圣君,李九会,陈宗仁,等.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 1514-1515.
[2]马莉.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0):138-139.
[3]颜文秀.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膜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5):31-32.
[4]陈娟华,周兴根.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膜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478-1479.
[5]赵卫兵,杨小春.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21):2533-2534.
[6]栾广帅.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253-254.
[7]胡劲杨.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74-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