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眼球活动度显著性

孙 涛

(铁岭市清河区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针灸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孙 涛

(铁岭市清河区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观察及研究针灸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动眼神经麻痹治疗组)3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针灸治疗组)33例,然后统计及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33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针灸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的改善作用均十分突出。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效果

动眼神经麻痹是由于病变导致的动眼神经及其支配组织功能的异常,其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需求较高,而近年来关于中医治疗本病的研究不断增多,而针灸治疗即是常见的一类治疗方式,但是其效果的研究仍十分不足,因此,本文中我们就针灸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动眼神经麻痹治疗组)3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针灸治疗组)33例。对照组的33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为(46.6±7.0)岁,病程0.1~4.2个月,平均病程为(0.6±0.2)个月,其中左眼16例,右眼17例。观察组的3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为(46.8±6.7)岁,病程0.1~4.5个月,平均病程为(0.7±0.1)个月,其中左眼16例,右眼17例。两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上述统计数据比较,P均>0.05,故两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动眼神经麻痹治疗,主要为进行活血化瘀、营养神经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取穴三阳经穴、晴明穴、童子髎穴、承泣穴、四白穴、阳白穴、丝竹空穴及太阳穴进行针灸治疗,每次进行2~4穴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然后统计及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

1.3 评价标准:动眼神经麻痹相关症状体征消失,眼球运动及上睑活动正常,复视等情况消失为痊愈,动眼神经麻痹相关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眼球运动、上睑活动及复视等明显改善为有效,动眼神经麻痹相关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眼球运动、上睑活动及复视等情况改善轻微或无改善为无效[1]。痊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检验:本研究中的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17.0,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的检验方式涉及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33例患者痊愈者15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9例,总有效者为24例,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33例患者痊愈者28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者为31例,总有效率为93.94%。

观察组33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比较:治疗前对照组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分别为(2.15±0.23)mm及(2.20 ±0.24)mm,观察组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分别为(2.17± 0.20)mm及(2.21±0.22)mm。

治疗后1个疗程对照组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分别为(3.02 ±0.26)mm及(2.84±0.25)mm,观察组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分别为(4.15±0.30)mm及(3.67±0.31)mm。

治疗后2个疗程对照组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分别为(4.31 ±0.32)mm及(3.51±0.30)mm,观察组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分别为(6.07±0.40)mm及(4.64±0.36)mm。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发生率并不低,此类患者的眼部功能状态受损,表现眼裂、眼球最大活动度等方面的变小,因此对此类患者的生存状态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需求极高,相关的研究也较为多见,其中关于中医治疗本病的研究即十分多见,而针灸作为中医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其在本病患者中的应用即不少见[2],但是关于其细致的持续的效果研究却十分匮乏,因此本文中我们就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对提升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临床作用,同时其在改善此类患者的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方面也发挥出更大幅度且持续地效果,从而肯定了针灸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针灸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眼裂大小及眼球最大活动度的改善作用均十分突出。

[1] 俞大雄,马睿杰.近10年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84-187.

[2] 赵越娟,成延领.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27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6,26(1):32-34.

R745

B

1671-8194(2017)14-0200-01

猜你喜欢

眼球活动度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