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分析

2017-01-15王立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3期
关键词:松解术膝骨性针刀

王立强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分析

王立强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探索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电针疗法和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3.94±1.85)mm、疼痛评分(1.58±1.05)分、最痛点能量吸收比值(55.78±18.64)%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随访后的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3.01±1.02)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值(56.89±18.94)%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感。

针刀松解术;膝骨性关节炎;软组织张力;疼痛

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OAK)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屈伸受限、行走不便,对此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水平。而发生膝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为局部软组织张力改变,目前临床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以针刀松解术最为常用[1]。为了证实此类研究,本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对其分别实施了针刀松解术和电针疗法,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具体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择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研究患者进行抽签分组方式,分别为观察组(针刀松解术;50例)和对照组(电针疗法;50例),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入选标准:①患者存在晨僵现象,但晨僵时间不超过30 min;②膝部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③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目的,且签署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近期内进行过大型手术患者;②排除合并严重造血系统疾病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3.47±5.67)岁,24例为男性患者,26例为女性患者,平均痛点数(5.42±2.47)个。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4.72±4.81)岁,23例为男性患者,27例为女性患者,平均痛点数(5.38±2.54)个。两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前将患者膝部垫高,保证患者舒适,在患者阴陵泉、阳陵泉、梁丘、血海等位置进行针刺疗法,实施提插捻转手法,并连接电针仪,将频率调整为10~30 Hz,电流强度根据患者耐受力进行调整,隔日1次,每周3次。

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术,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将患肢垫高,以舒适为宜。选择膝关节集中的几个压痛点进行治疗:外侧韧带、髌骨、髌下脂肪垫上端、股四头肌下端,并对压痛点做好标记。针刀治疗:首先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皮下注射布比卡因后,常规进行无菌铺巾,使用针刀(4号)在髌骨周缘进入,将刀口线与髌周切线位呈垂直状,且保持针刀120°角刺入,适当调整刀口线,保持与髌周线位呈平行状。随后将髌周筋膜切开、剥离,在侧韧带位置进针刀,且保持垂直位刺入骨面,再进行横行剥离,调整刀口线,然后在股四头肌腱下刺入,保持股四头肌纤维与刀口线平行,再刺入骨面,进行疏通、剥离,完成上述操作后,在髌下脂肪垫位置进针刀,剥离脂肪垫,摆正针刀,刺入髌骨下极,再进行切开、剥离,直至髌骨下极与脂肪垫的粘连现象完全松解。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疼痛评分、最痛点能量吸收比值以及随访情况。

软组织张力测量方法: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将膝部屈曲30°,以按压方式选择患者压痛点,实施11点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压痛程度,确定评分最高的压痛点后。将软组织张力计与压痛最高点皮肤呈现为平面,以每秒1 mm速度视力,测定相应组织能量吸收比和500 g压力位移平均值。疼痛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感越强,总分为10分。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最痛点500g压力位移值为(5.14±1.35)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为(48.69±16.75)%;治疗后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为(3.94±1.85)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为(55.78±18.64)%;随访5个月后最痛点500g压力位移值为(3.01±1.02)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为(56.89±18.94)%,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58±1.0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为(5.61±1.47)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为(49.62±15.74)%;治疗后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为(4.89±1.42)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为(51.14±17.58)%;随访5个月后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为(3.98±1.78)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为(54.85±17.52)%,治疗后疼痛评分为(3.47±1.78)分。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病变,好发人群为中年人,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关节软骨退变,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关节囊、韧带、膝关节肌腱等软组织病变。膝关节主要生理功能为维持人体正常运动、约束骨骼屈伸,若膝关节一旦受损,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此应加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从而促进患者肢体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3]。

针刀松解术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首选治疗方式,其可有效修复患者软组织粘连现象,促使患者体内气血运行,从而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同时本次实验中,通过在软组织高应力点进行松解,可有效分离骨骼、软组织之间的粘连现象,解除压应力和拉应力的不平衡现象,恢复患者膝关节动态平衡,解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高张力状态,同时可帮助患者恢复软组织力学特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4]。

郭长青等[5]学者在《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检测分析》一文中,和我院相同,观察组实施了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了电针疗法,其观察组研究结果为:治疗后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为(3.94±1.33)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为(55.35±15.58)%;随访5个月后最痛点500 g压力位移值为(3.85±1.58)mm,最痛点能量吸收比为(56.97±18.77)%。其与我院研究结果无差异性,由此说明,针刀松解术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针刀松解术,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疼痛感,值得在临床推广。

[1]李振梅.针刀松解配合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57-58.

[2]李向军,王海东.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62例[J].西部中医药,2015,28(6):118-120.

[3]黄磊,赖虹伊,田林,等.针刀松解术结合传统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J].广西医学,2016,38(6):818-820.

[4]陈红,朱红坤,瞿群威,等.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对照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47(4):66-67.

[5]郭长青,司同,张义,等.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检测分析[C].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115-117.

R684.3

B

1671-8194(2017)33-0208-02

猜你喜欢

松解术膝骨性针刀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痛敏点特征与规律的动态临床观察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挛缩性瘢痕松解术联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