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017-01-15宋天姝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戊酸黄体酮雌二醇

宋天姝

(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宋天姝

(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抽取79例作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取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治疗后的FSH和E2分别是(27.07±4.88)U/L和(86.30±14.22)ng/L;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后的FSH和E2分别是(35.91±6.04)U/L和(50.47 ±8.2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卵泡雌激素和雌二醇水平。

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旧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是女性自生育期到老年期的正常生理过渡期,也是卵巢功能衰退至完全停止阶段[1]。90%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因不适应自身内分泌变化而产生阵发性潮热、焦虑、暴躁易怒和失眠等症状,通常持续多年[2],严重干扰女性生活质量。本研究为明确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择39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同期以行常规综合治疗的40例同类型患者作为参考,现将两组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入选本组研究的79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于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其体征以及临床症状等均与《妇产科学》中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3]相符合,并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已经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9例和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4~56岁,平均年龄为(49.83±7.92)岁;绝经时间是1~7年,平均绝经时间是(3.98±1.72)年;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5~56岁,平均年龄为(49.89±7.67)岁;绝经时间是1~6年,平均绝经时间是(3.95±1.55)年;两组患者均意识清晰,且在年龄、绝经时间等资料上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即口服维生素B6(20 毫克/次,每日3次)和谷维素(20毫克/次,每日3次),1个月是1个疗程,检查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应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即口服戊酸雌二醇片(生产企业:DELPHARM Lille S.A.S.;规格:1 mg×21片;生产批号:1504522),每次1 mg,每日1次,自月经第5天服用,连续口服3周,第12天开始服用黄体酮胶囊(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0 mg×10粒;生产批号:150630),每次100 mg,每日1次,连续应用10 d。2个疗程之间停药1周,连续服药4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参考Kupperman改良评分法[4]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即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如性交痛、感觉异常、潮热出汗、皮肤蚁走感和失眠等进行评分,其评分范围是0~63分,计算其分值降低率。①显效:患者Kupperman评分降低80%及以上;②有效:患者Kupperman评分降低幅度是50%~79%;③无效:患者Kupperman评分降低不足5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卵泡雌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即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静脉血,完成血清分离处理后,将其保存在零下70 ℃状态下备用,并应用放射免疫法予以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采用χ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采取t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SH、E2水平:治疗前,观察组FSH和E2分别是(39.52±5.76)U/L和(45.72±7.59)ng/L,对照组FSH和E2分别是(39.55±5.77)U/L和(45.74±7.61)ng/L,其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和E2分别是(27.07±4.88)U/L和(86.30±14.22)ng/L,对照组FSH和E2分别是(35.91±6.04)U/L和(50.47±8.23)ng/L,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命阶段的特殊时期,女性自旺盛的生育能力、正常性功能时期逐步衰退至老年的阶段,通常发生在50~70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发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影响女性生活质量。近几年来,伴随女性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其一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发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比如盗汗、潮热、抑郁等;其二是低雌激素水平症状,如肌肉疼痛、疲乏无力等[5]。

目前,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应用激素替代疗法补充患者的雌激素,从而缓解其潮热、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并预防患者出现远期、近期并发症等。戊酸雌二醇属于天然雌激素衍生物,与人体内雌激素结构基本相同,可联合孕激素形成人工周期,应用于睡眠障碍和神经衰弱疾病以及因人工或自然绝经所致的雌激素缺乏病症治疗中,其治疗效果已经获得临床公认。黄体酮胶囊是一种孕激素制剂,可补充患者孕激素,其通过超微粉化技术和固体分散技术,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6]。由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SH水平降低,而E2水平升高,其中观察组FSH、E2水平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印证了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方案在调节患者激素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其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激素水平方面有突出效果,适宜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应用。

[1] 陈继明,高红艳,李沁.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3):231-234.

[2] 苑丽英,付利鸿,赵爱珍,等.邢台市山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失眠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5,31(9):1220-1222.

[3] 李美霖,吴玉兰.莉芙敏片、替勃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2159.

[4] 何国照,曹霞,蒋学英.替勃龙和克龄蒙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对骨密度影响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3, 12(12):946-949.

[5] 娄凡.电话随访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4,23(9):67-68.

[6] 宁鑫鑫.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74-76.

R711.51

B

1671-8194(2017)14-0168-02

猜你喜欢

戊酸黄体酮雌二醇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丙戊酸在癫痫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Δ
基于AuNP—AuNP—UCNP三联体结构的传感体系高效检测环境雌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