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类药物准确性服用

闫 杰

(伊春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伊春 153000)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

闫 杰

(伊春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伊春 153000)

目的 研究分析药物对临床常用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检验检查出现结果异常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药物对临床常用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结果 经分析显示,抗癌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利尿剂、解热镇痛药物、维生素C以及着色类药物等会干扰临床检验指标的结果,使得结果不十分准确,出现误差。结论 多种药物会干扰临床检验指标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在进行临床检验时,发现异常的结果,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对可能引起偏差的进行药物干扰的排除,从而做出科学的、正确的诊断。

药物;临床常用;检验指标;干扰

检验医学是临床上的重要学科之一,可以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检验医学主要是采集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分泌物等作为检验标本,通过精密的仪器分析、化学检验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形式,分析检验标本中的成分,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临床的诊断和判断治疗的正确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1]。因此,临床检验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医师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以及选择治疗药物。1962年Garaway首先提出,某些临床药物可以对检验标本中的多种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优先的规避可能产生影响的干扰因素,以切实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资料报道发现[3],服用药物数量的不同对检验结果的干扰也不同,服用的药物越多,产生的干扰的概率越大:服用1种药物对检验结果干扰率为7.0%,服用2种药物的干扰率为16.7%;服用3~4种的干扰率为66.7%;服用5种以上药物的干扰率可达100%。本研究分析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检验结果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药物对临床检查指标的干扰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80例临床检验检查结果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纳入标准:经医师诊断需要进行临床检验并开出临床检验单的患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患者以及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男156例,女124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为(57.6±12.8)岁。1.2 研究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查项目以及近期服用药物的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给予个性化的应对措施。

2 结 果

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多种药物均可使得患者的检验结果出现,详细分析如下:①抗癌药物。在进行临床检验之前服用过抗癌药物,可以抑制人体的造血系统,严重者会毒害造血系统,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数量明显的减少[4]。另外,服用抗癌药物后,患者的肝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肝功能检查指标的异常。②抗生素类药物。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后,可以导致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明显的升高,从而使得痛风的假阳性也明显的增加;另外,抗生素类药物还可以对肌酐、胆红素以及转氨酶等的水平造成影响。③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具有还原性,可以使得尿酸、胆固醇以及血糖的浓度明显的升高。④利尿剂。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可以出现高尿酸血症或者高氧质血症,也可以出现低血钾、低血容量以及低血氧症。⑤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可以使得转氨酶、磷酸酶、血糖、胆红素以及尿素等的浓度显著升高,白蛋白等的水平明显降低。⑥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影响机体的尿胆红素和尿糖水平。⑦着色类药物。如果患者使用着色药物后接受比色检测或者荧光分析,可以干扰患者的检测结果。

3 讨 论

临床检验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意义十分重要。然而,在进行临床检验前,有多种因素可以严重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得检验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影响着临床医师诊断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如果患者在进行检验前服用过某些药物,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指标的准确性产生影响[5]。本研究结果显示,抗癌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利尿剂、解热镇痛药物、维生素C以及着色类药物等会干扰临床检验指标的结果,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使得结果不十分准确,出现误差。因此,如何降低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程度,以最大程度的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给予临床医师正确的科学依据,检验师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检验人员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选择适宜的时间采集检验标本,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②检验人员要选择适当的、准确性较高的检验方法,以减小误差,降低药物的干扰作用。③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检验和药物知识,充分了解药物的血药浓度水平、半衰期、清除率以及排泄途径等,避开药物的影响[6]。总之,多种药物会干扰临床检验指标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在进行临床检验时,发现异常的结果,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对可能引起偏差的进行药物干扰的排除,从而做出科学的、正确的诊断。

[1] 高宝玉.临床检验中药物对常用指标的干扰因素研究[J].大家健康,2015,9(6):354-355.

[2] 夏玲玲.探讨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6-87.

[3] 候佳勇.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 (1):243-245.

[4] 李冰.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标本的干扰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8):147.

[5] 申健.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7-8.

[6] 韩丽新.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6):3266.

R446.5

B

1671-8194(2017)14-0132-01

猜你喜欢

类药物准确性服用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