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2017-01-15刘晓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护理人员

刘晓辉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循证护理是一样的,动机和原理上看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措施,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医疗工作,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都有广泛的运用。这也是一种严谨而不盲目的医疗态度。特别是对于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控制治疗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1]。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2]。对于这种多发性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更是难上加难,在很多时候患者有自残或伤害他人的举动,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患者的配合度太低,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治疗和控制的难度。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其中实验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9.1±5.64)岁。病程3~14年,平均(7.1±1.29)年,本研究在研究之前经过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才进行的,所有患者经过医院和临床资料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些患者的住院次数:12例患者3次住院,2次住院13例患者,1次住院5例患者,并且这些患者中很多有自残的倾向,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没有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4]。

1.2 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安排,整理好患者相关信息。再针对治疗环境进行处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温度适宜,保证患者治疗环境适宜和促进治疗进度,房间不能有尖锐的物品,尽量保持空旷,以免伤害到自己和医护人员,也更好对发病患者进行有效控制。

CNP制定,主要针对患者和护理人员,查找相关资料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特点对缓和展开护理。制定和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分配好每个人的相关工作,并确保能够完成。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护理人员应热情的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鼓励患者提出意见和问题,并且告诉患者愿意帮忙处理解决。在患者入院后的第2天直至出院前1天。护理人员应加强各方面的护理策略的展开。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时间住院,使患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生活当中需要有他人进行辅助,因此生活护理也是无陪护护理当中的重点内容。护理人员需要强化对患者生活细节等各方面的护理工作。如在发生患者攻击行为时,要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进行控制并且有必要的时候运用药物进行控制,如说镇定剂。在患者刚入院的时候分析患者的资料,整理好并记录好患者情况,完成患者的检查和评估。在治疗途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其作用就是消除患者顾虑并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衍生出不抛弃不放弃用于抗争病魔的一种乐观心态。并且给患者普及相关医学常识,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后来的相关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和理论指导。有严重被害妄想症者要进行隔离,并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护,防止意外发生。对于患者要充分发挥同理心,转移患者注意的焦点,对病情的普遍性做合理分析,引导患者自我鼓励和情感宣泄,甚至可以辅助以音乐治疗。可以认真倾听患者说话,护理人员可以借助手势进行引导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可以带患者去散散步,看看花草,晒晒阳光,或是其他的运动,打太极、骑自行车等等。在患者出院的时候,评估其状态,告知患者与家属应当注意的事项。护理人员要对每天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和重新评估,确定患者是否达到了该阶段的护理目标,若没有达到的情况,分析原因并且调整护理措施,直到患者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

在护理干预的途中,要以教育引导为主,目的是让患者正确地认知这个世界和生活态度。引导患者走出自己的世界,用正常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摆脱不健康的耻辱感,树立患病并不可怕也非耻辱的人生态度。

患者在出院前,患者要进行NOSIE测试,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干预结果对CNP进行评价。

1.3 效果判定:记录患者出走、自伤、伤人、毁物、自杀危险行为发生率,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NOSIE因子测试,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进行干预后两组患者出走、自伤、伤人、毁物、自杀危险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预防患者的危险性行为上效果比一般手段治疗有效。通过实施CNP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帮助患者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没有出现差错情况,而对照组出现5例差错情况。

3 结 语

为促使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首先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让护理人员从意识的上重视患者的感受和尊重患者的尊严人格。再者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有较高要求,护理人员能够随机应变,遇到情况能够独立处理。对治疗环境能有一个系统安排,有效防止患者的自残和伤害他人的行为发生。CNP设计的合理性关乎研究的有效进行和患者的健康恢复,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减少住院费用[5]。综合研究表明,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实施CNP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帮助患者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对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蒋菊芳,费静霞,姚敏红,等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70-973.

[2] 曾爱华.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4):587-589.

[3] 聂明.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评估[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3):362-364.

[4] 朱伟芳,付萍萍,钟文凯,等.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5):166-169.

[5] 刘晓明,张岩岩,尹昊.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5):213.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住院护理人员
妈妈住院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