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肝炎合并医院感染76例临床分析

2017-01-15杨韶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感染率感染者肝炎

杨韶宇

(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重型肝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病例特点为肝细胞坏死且数量巨大,致死率高,预后差,同时存在多种并发症,其中继发医院感染较常见,且可加重病情,并成为导致病情恶化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了解重型肝炎继发医院感染的特点,本文对1990年~2015年我院住院304例重型肝炎,其中合并医院感染76例做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90年~2005年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76例,其中老年组(年龄≥60岁)37例,占48.7%,非老年组(年龄<60岁)39例,占51.3%。住院过程中发生各种感染者76例,男40例,占52.6%,女36例,占47.4%,年龄18~72岁,平均37.8岁。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医院感染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诊断标准[2]。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48 h后发生的感染确诊为医院感染。

2 结 果

2.1 在选取的304例重型肝炎患者中继发医院感染共有76例,占25%,未继发医院感染者228例,占75%;在继发感染者中,腹腔感染者有24例,占31.6%,胆道感染28例,占36.8%,呼吸道感染8例,占10.6%,其他感染8例,占10.6%。其中2例患者合并2种感染,16例患者合并其他感染。

2.2 病原学检查:76例医院感染共培养出致病菌1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73.7%),革兰阳性菌3株(15.8%),真菌2株(10.5%)。其中,大肠埃希菌6株(31.6%),阴沟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各2株(10.5%),肺炎克雷伯菌4株(21.1%),表皮葡萄球群,白色念珠菌,热带酵母菌和肠球菌各1株(5.3%)。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2.3 医院感染时间:76例院内感染患者中,感染发生的时间最短3 d发生,最长60 d发生,住院后3~14 d发生感染率为7.8%,住院时间15~30 d发生感染率为22.6%,31~60 d有4例感染,感染率为6.25%,其医院感染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2.4 医院感染与预后关系:76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与228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死亡例数分别为10例及24例,病死率为13.2%及10.5%。其中,感染组临床治愈(肝功能恢复正常,腹水消失)66例,病情恶化10例,非感染组治愈204例,病情恶化24例。

2.5 医院感染诱因:发生医院感染病例中,进行胸腹腔穿刺32例,发生医院感染17例,导尿13例,发生医院感染5例,1例使用过糖皮质激素,41例使用过抗生素,伴发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5例。

3 讨 论

重肝并发医院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本组304例重肝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总发生率25%,比国内其他医院报道偏低,重肝继发感染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功能低下和某些医源性因素有关[3-4]。重肝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肝脏kupffer细胞吞噬功能低下,加上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道淤血,易造成病原菌定位于全身各个器官,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在本组调查中,76例重型肝炎继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较为常见,革兰阳性球菌相对少见。说明重症肝炎继发的细菌感染多来自肠道的内源性感染。其中发生腹膜炎的有29例,占38%,支持细菌从肠道侵入的观点。在本组调查中,腹腔感染为主要部位,其次为下呼吸道,尿道,胆道,所以对于重型肝炎患者也应注意肺部感染的发生,肺部感染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院内感染。对尿路感染和胆道感染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老年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易并发感染,而各种侵袭性操作中感染率53.1%。其中重症肝炎由于诊断治疗的需要,必须进行多次腹腔穿刺、留置导尿管、深静脉置管等操作,客观上增大了医院感染的机会。本组病例中,76例患者合并院内感染,死亡10例,占13.1%,合并多重感染者2例,分析多重感染的诱因,与患者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情严重,糖皮质激素、反复使用抗生素等有关,2例多重感染中,2例死亡,占多重感染死亡人数的100%。调查显示,肝脏储备功能越差,病程越长,越易合并感染而死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者感染率低于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者。而联合使用抗生素则感染率大于单一使用抗生素者。有研究表明[5-6],超过半数患者会发生医院继发感染,常表现为多部位、多病原和反复感染,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创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诱因。有创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使用,无形中打破了患者的天然屏障,如皮肤黏膜的损害,胃肠菌群的失调,致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从而致使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定值于某一部位甚至致使全身感染。此外不合理长期使用抗生素与激素及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也与患者的感染发生密切相关。重型肝炎细菌感染反映宿主免疫状态的虚损,抗菌能力下降,对病情进一步恶化密切相关,早期如能重视基础、预防隔离,能有效减少或避免交叉反应。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提高抵抗力也能进一步,更有效地使抗生素发挥作用,所以早期有效控制感染,保护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维持体内细菌的微生态平衡,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在医疗护理中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消毒隔离,严禁无菌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②及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注意使用剂量、时间及不良反应,防止滥用引起二重感染。③积极治疗基础病,重视全身支持疗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严格陪伴制度,减少交叉感染,对于提高重症肝炎合并医院感染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

[2] 何连德,吕增春.美国CDC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5,12(3):113.

[3] 彭文伟,姚集鲁.病毒性肝炎研究[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6-127.

[4] 翁心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一些共识与进展[J].中华肝病杂志,2003,11:389-390.

[5] 任星峰,葛娅,靳桂明,等.重症病毒性肝炎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13-14.

[6] 王卫兵,袁福兵,王春莉,等.医院感染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167-168.

猜你喜欢

感染率感染者肝炎
《世界肝炎日》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