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开展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巩膜

郭 欣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石桥 115100)

翼状胬肉在眼科当中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有以下3点:①大部分没有自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不适,在胬肉伸展一直到角膜的时候,因为牵扯,进而形成散光;或者由于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遮蔽睡孔,进而导致视力障碍,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眼球运动;②单侧胬肉大部分出现在鼻侧,两侧的患者则分别在角膜的鼻侧和颞侧。早期的时候角膜缘出现灰色浑浊,球结膜出现肥厚以及充血,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三角形的血管性组织;③胬肉根据其病理改变情况分为进行期或者静止期。进行期的胬肉头部隆起,相邻的角膜浑浊,颈部相对较为宽大,体部肥厚以及表面不平;处于静止期的胬肉头部相对较为平坦,角膜浸润充分吸收,体部没有充血或者轻度充血,表面较为光滑,病理改变静止。目前对这种疾病主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根据相关研究表明[1],在对翼状胬肉患者采取治疗的时候应该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并且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较少,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安全有效性。本研究主要对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治疗翼状胬肉当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提供参考价值,以进一步促进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收的翼状胬肉的患者一共有97例(160眼),当中男56例,女41例。年龄在35~74岁,平均为(58.4±6.2)岁,97例患者的发病部位全部为鼻侧。

1.2 临床方法:对97例患者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手术之前为患者采取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滴眼液,将术眼局部充足症状给予消除。由一名医师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为患者给予局部常规消毒,在进针部位剪开球结膜与Tenon囊膜,沿着巩膜表面将胬肉颈部与体部给予分离,一直到半月皱襞以及剪下,切除切口1mm当中的Tenon囊膜以及部分的内直肌鞘膜组织,将巩膜植床和内直肌腱膜给予充分暴露。沿着弹力层将胬肉头部给予彻底剥离,一直到角膜面清洁,在对其进行处理的时候应该将角膜基质层当中的瘢痕组织给予保留。在术眼上方角膜缘部位进针,将麻药注入到球结膜下方,潜行将其与Tenon囊膜给予有效分离,将其下边缘与两侧边缘给予剪开。将球结膜瓣给予有效复位,距离角膜缘2mm部位采取圆刀轻轻切开角膜上皮与结膜瓣等宽,沿着角膜弧度向下以拉锯动作,将角膜上皮瓣(2 mm)给予有效分离,之后将结膜瓣提起,将显微剪刀一侧刀牙插入角膜上皮瓣下,另外放置在结膜瓣下,紧紧贴在角巩膜面,将角膜结膜植片剪下。将植片上皮面朝上平铺在巩膜植床,使植片角膜缘与植床角膜缘之间相吻合,采取10-0尼龙线在角膜缘部位通过浅层巩膜给予缝合,进而使植片贴伏给予保证,之后将其他结膜缘侧给予间断缝合。术毕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在手术以后24 h打开纱布,采取典必殊滴眼液,每日6次,之后逐渐减少次数,使用药物1个月,在使用药物过程当中应该对患者的眼压给予密切观察,在手术以后8 d进行拆线[2]。

2 结 果

在97例(160眼)患者当中,有94例患者在手术以后角膜上皮恢复相对比较快,结膜瓣贴伏巩膜,切口愈合情况良好,占总体的96.91%;有3例患者在手术以后出现复发。本文患者的术眼在手术以后都没有出现睑球粘连,在手术以后3~5 d其供应以及手术区域的角膜上皮全部大致修复。为本文患者给予手术以后跟踪随访一直到3个月的时候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

3 讨 论

翼状胬肉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眼科疾病,通常认为这种疾病是受到外界刺激,进而造成的一种慢性炎症病理改变,单眼或者双眼受犯[3]。翼状胬肉侵犯角膜以后不断增大,严重的还会覆盖一直到瞳孔区域,进而使患者的视力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翼状胬肉的患者大部分为户外劳动人群,也许与日光、风尘以及烟雾等相关慢性刺激有密切关系[4]。另外,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因为泪膜异常或者分泌不足,进而造成角膜以及结膜局部干燥,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同时还提出这种疾病是结膜血管与角膜Bowman膜结合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在这种炎症当中包含一种造成翼状胬肉血管发生因子,对结膜血管向角膜上进行爬行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对翼状胬肉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以往采取单纯胬肉切除或者球结膜下转位术进行治疗,但是复发率相对比较高[5]。另外,采取结膜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虽然其复发率相对比较低,然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根据相关研究表明[6],对翼状胬肉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具有以下2点优势:①切削角膜的深度想比较浅,极少由于切削过深,进而造成供应区域角膜发生云翳;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对比较好,在手术过程当中更加容易保持一个向上注视的姿势[7]。

在临床手术当中还要注意以下2点:①在将角膜上皮植皮进行切削的时候,首先可以将角膜上皮给予划开,一直到前弹力层的深度,之后再以这个切口进刀,以免将角膜上皮层给予穿透[8];②为了避免出现睑球粘连,在手术的时候尽量将Tenon囊膜给予保留,同时在手术以后14 d每日翻转上眼睑3次。

本文结果显示,在97例(160眼)患者当中,有94例患者在手术以后角膜上皮恢复相对比较快,结膜瓣贴伏巩膜,切口愈合情况良好,占总体的96.91%;有3例患者在手术以后出现复发。本文患者的术眼在手术以后都没有出现睑球粘连,在手术以后3~5 d其供应以及手术区域的角膜上皮全部大致修复。为本文患者给予手术以后跟踪随访一直到3个月的时候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翼状胬肉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显著,同时并发症较少,以及复发率相对较低,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1] 智淑平,周佳丽,陈宝文.妊裂霉素C用于翼状肾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9):7765-7767.

[2] 黄众,杨静,张娣,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疗效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4,34(1):57-58.

[3] 陈冬梅.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餐肉[J].眼科新进展,2014,34(9):707.

[4] 潘智,黄光初.于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及单纯于术切除治疗翼状簧肉临床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45-47.

[5] 夏又春,张明昌,吕文秀.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簧肉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1268-1270.

[6] 陈银洪,周金红,罗小莉,等.羊膜移植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簧肉的临床对比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4(1):88-90.

[7] 冯琴,唐庆新,杨琪.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联合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比较[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3):454.

[8] 陈利荣,姚军平,袁铸,等.翼状簧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联合羊膜移植的疗效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23):2006.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巩膜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