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利与弊
2017-01-14周孙超
周孙超
摘 要:自主招生作为区别于高考的另一种选才模式,实行十多年以来为高校和社会选送了大批人才。高中生参加自主招生,有其利弊。文章从树立自信心理、合理安排时间和自我优化培养模式三方面提出对高中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建议。
一、高中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利
(1)降低高考风险。作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往往以分数论英雄,高校通过高考分数来录取高中生,这样的缺点就是如果发挥失利,事后无法弥补,只能上录取的大学或复读等到来年再考,风险较大。而通过自主招生,可以降低高考分数在录取标准中的比重,避免统一高考的极端化。
(2)“偏才”和“怪才”的福音。高校依据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特殊才能和兴趣爱好,在高考成绩基础上降分录取,不拘一格选拔。对于高中生来说,特别是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报考专业,增加招考选择性。
(3)简化录取程序。目前有的高校取消笔试仅仅面试,也有的高校取消面试,将所要考核的逻辑、推理和应变等能力归入多项能力测试,与文化测试一并举行笔试。但总的来说,比起高考,其程序简化,为我们高中生进入理想的大学提供了便利。
(4)倒逼中学进行教育改革。高中生是自主招生的对象和积极参与者,自主招生会倒逼中学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影响中学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创新性思维,重视讨论式、互动式和启发式的教学。
二、高中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弊
(1)加重学业和经济负担。众所周知,高中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其学业负担很重,要在紧张的复习生活中抽出时间来进行自主招生的准备,无论获得竞赛奖励还是发明专利,抑或发表论文,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业负担。另外,从报名、笔试到面试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经济负担[1]。
(2)扰乱了高考复习的节奏。高中生和家长首先了解高校的招生政策和考试方式,客观分析孩子的能力、兴趣和现实条件,然后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和专业。这在时间上和心理上都会扰乱高中生高考复习的正常节奏。
(3)扩大了高考招生社会阶层差距。在参加自主招生时,需要家长们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城市学生势必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不利于农村学生和弱势群体的平等竞争,从而引起高考招生社会阶层差距的加大。
(4)自主招生模式。经过几年的自主招生后,大家会发现自主招生似乎成为了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高考发挥不理想的保护伞,或者“降分录取”的代名词,没能成为与高考并行的创新人才招生模式。
(5)中学推荐的诚信问题。有的中学雪藏那些能冲击清华和北大等大学的学生,而推荐那些只有享受了降分录取才能上自主招生大学的学生。
(6)考生诚信问题。第一是学生伪造假证明和炮制各种奖励资格证书,以此混入考试队伍;另外已被预录取的考生因高考成绩出色而另攀高枝,浪费高校和中学人力、物力和财力[2]。
(7)自主招生类学生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初步凸显出发展的特异性,但其培养模式限制了其发展,进而影响招生质量。
三、高中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建议
(1)树立自信心理。自主招生作为高校另一种选才的模式,高中生要保持充分的自信,这样在笔试、面试过程中才能让评委老师看到自己的精神面貌。充满阳光、积蓄正能量的考生,高校最愿意录取。
(2)合理安排时间。参加自主招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那么作为优秀的高中生,要想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校,一方面要树立优秀的学生必须更加努力、承担更多的思想,另一方面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高考备战和自主招生时间。
(3)自我优化培养模式。获取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不应自恃自己有几十分的优势,在备考中有所放松。而应以此为基础,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备战,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在进入大学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继续发挥优势让自己在专长上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李雄鹰.大学自主招生质量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6):33—38.
[2]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