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绘画想象,构造高效美术课堂
2017-01-14姜玲玲
姜玲玲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不仅仅作为一门艺术课,更是一种叙述思维、展现自我的方式。小学高年级绘画教学应在绘画技能拔高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绘画领域获得丰富的创新机会,主动培养艺术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意味着美术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多种教学元素融入教学,以构建内涵丰富且高效的美术课堂。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深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在形式上愈发异彩纷呈,在实质上也广受学校与家长的关注。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艺术感知力。笔者认为,教师在面对种种纷繁的教学问题、教学现象的同时,想要让学生发挥想象、敞开心扉、大胆作画还需要三步骤。
步骤一,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在此,笔者觉得开放的课堂环境、教学策略以及良好的氛围都可以很好地以学生为中心,保护学生对待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沉浸在愉悦的课堂教学之中。没有思想上的负担,学生可以尽快进入课堂状态,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罗杰斯还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导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将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其中。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第九册美术教材《水墨游戏——山水》一课中,由于之前已有关于水墨游戏的课程作铺垫,学生并不感到陌生,但想要做出一幅合乎心意的画,还不是件容易事。
水墨画注重写意,即“大道无形”“变幻无常”,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可以任意涂抹。在绘画前,笔者先充分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水墨名作,领导他们体验水墨的变化,再点出其中的技巧,最后才真正作画。在此,不让学生直接临摹优秀作品的目的在于临摹只是一种复制,不算创造,学生思维会被禁锢其中,得不到发散。绘画前的欣赏只能让学生眼中有画,而让学生心中有画才是关键,这样学生才会从不同角度去描绘心中的山水,想象力才会越发活跃。
步骤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学问须合乎兴趣,方可得益。”兴趣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所学内容产生积极影响,同样兴趣也可让注意力集中,促使学习效率提升,所以不仅仅是美术课,其他课堂上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产生兴趣,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教材,通过故事、绘画、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我设计的鞋》一课中,笔者让学生从临摹绘画中解放出来,开始真正地把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变成实物展现出来。在课上,笔者允许学生用画笔来画,用纸来剪、折,用彩泥塑造等方式将实物呈现在大家的眼前,鼓励每位学生开动脑筋与尝试去做属于自己的工艺品鞋,再一一点评,将学生作品中的新意以及奇特之处与大家分享。
在我们的小学美术课本中,此类主题的美术活动还有许多,重点在于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去捕捉自己的灵感,并利用所学与教师一共构造自主性强且内涵丰富的美术课堂。
步骤三,多学科知识融入,构建高效美术课堂
古来诗画不分家,笔者常常借鉴古诗词中的意境来帮助学生绘画,让学生将诗中朦胧、隐晦的描述以及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初,学生对诗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不知如何下笔,教师可以在绘画前,为学生们提供一次生动、形象的示范,鼓励学生拿起画笔,增强绘画教学的可行性,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需要去模仿老师的作品。笔者提倡在教学示范后,教师可以将自己绘画的痕迹擦去,避免对学生产生干扰,示范的内容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这样能使得教学活动更加具有直观性。
例如: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绮丽雄浑的塞外风光图,好似在一张巨大画纸上作出的绝美艺术品。广袤无边的大漠、烽火台上直指苍穹的一根烟柱、万里的长河以及收敛了光芒的落日都是画面中的主体,但学生的理解力各不同,所表现的侧重点也会不同。由于美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每一个答案都是学生内心的映射,由此,在丰富学生思想感情及知识的基础上,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绘画水平,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效果。
总之,教师需不断努力,让学生能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对美术产生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在美术这一开放式舞台上,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创作,从而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邢海青.小学美术课程活动教学法实践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4,(10).
[2]许钊伟.浅谈自主性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24).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