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2017-01-14李满意娄玉钤
李满意+娄玉钤
【摘 要】 足痹为肢体痹之一,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足痹相关论述较为丰富。通过对足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包括足痹的病名、足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足痹的论述及足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足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足痹;痛风性关节炎;跖底腱膜炎;肢体痹;风湿病(痹病);虚邪瘀;三级痹病;文献
足痹是以足部疼痛、肿胀、麻木,甚则活动不利、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正虚邪侵,或损伤而致经脉闭阻,筋骨关节失养所致[1]。足痹为肢体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历代文献对足痹有丰富的记载。本文通过对足痹文献的研究和梳理,使足痹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1 足痹的病名
足痹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论有“脚痹”“脚病”。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列有“足杂病”“脚弱(脚痹)”“脚肿”等。明清医家对本病论述更为详细。如明·朱橚《普济方》专门列有“脚痹”“足痹”等。临床上依其发病特点,还有不同称谓。
1.1 足 痹 足痹病名首见于《内经》,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足阳明之下,……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论有足痹。宋·张杲《医说》曰:“足痹,痛掣不可忍。”《普济方》专门列有“足痹”。现代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最早独立章节对足痹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调护预防等进行论述,完备其理法方药[5];《风湿病诊断治疗学》首次把足痹作为肢体痹之一进行论述。随后其后被多书所采用。
1.2 脚 痹 脚痹为足痹别名之一,首见于《诸病源侯论》。《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也论有脚痹。《针灸资生经》列有“脚弱(脚痹)”。《普济方》也专门论有“脚痹”。清·张璐《张氏医通》曰:“脚痹冷痛,或时哄热,不可屈伸。”另外,《类证活人书》《奇效良方》《古今医统大全》《医学入门》《万病回春》《景岳全书》《医部全录》等也论有脚痹。
1.3 足跟痛(脚跟痛) 足跟痛是本病常见症状之一,文献中多以此症状来称呼本病。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论有“足跟痛”。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论有“产后足跟痛”。朱震亨《丹溪心法》论“足跟痛”曰:“足跟痛,有痰,有血热。”《张氏医通》《类证治裁》《杂病广要》《经历杂论》等也论有“足跟痛”。另外,《圣济总录》《古今医统大全》《医学入门》《冯氏锦囊秘录》等列有“脚跟痛”。《杂病广要》列有“脚根痛”。
1.4 足心痛(脚心痛) 足心痛也是本病常见症状之一,文献中也有以此症状来称呼本病。如《针灸资生经》《崔氏脉诀》《普济方》《张氏医通》《杂病广要》等论有“足心痛”。《神应经》《针灸大成》等论有“足心疼”。《证治要诀》《证治准绳》《辨证录》等论有“脚心痛”。
2 足痹的病因病机
足痹初期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或跌打损伤等致血瘀痰凝阻滞足部经脉所致,以邪实为主;日久病邪深入,脏腑气血亏虚,足部筋骨失养,甚则涉及脏腑,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1 感受外邪 久居寒湿阴冷之地,或骤用冷水洗脚,履冰踏雪,寒湿侵袭足部,稽留筋骨,痹阻经脉而致;或溽暑熏蒸,湿热侵袭;或寒湿之邪郁久化热,而致足痹。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言脚下有结物,牢硬如石,痛如锥刀所刺。此由肾经虚,风毒之气伤之,与血气相击,故痛而结硬不散。”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两脚痛。”宋·窦材《扁鹊新书》曰:“久立湿地,致寒湿之气,客于经脉,则双足肿痛,行步少力。”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曰:“……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内经曰:风寒湿合而为痹。”《仁斋直指方论》曰:“脚痛缓弱,患在风湿。”明·虞抟《医学正传》曰:“湿热下流,两脚麻或如火烙之热。”李梴《医学入门》曰:“盖麻犹痹也,……在足多兼寒湿。”龚信《古今医鉴》曰:“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从足附热起,至腰胯,或麻痹痿软,皆是湿热为病。”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曰:“湿之伤人也,先从足始,此则自下而之上。”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夫腿足痛,外感者,惟寒湿热风湿之流经入络。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2.2 正气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或久病伤肾,或久立远行,负重过多,或形体肥胖,积劳伤肾损骨,以致肾精亏虚,骨失所养而成足痹;或饮食劳倦伤脾,脾虚气血化生不足,或月经、胎产损血过多,或跌打损伤于外而气血耗伤于内,气血不足,则足部筋脉肌肉失养而痛,亦发为足痹;或正气亏虚于内,外邪侵袭,而致痹。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肾主于脚,若体虚之人,腠理开疏,风邪之气,搏于肌肉,入于足少阴之经,流注于脚,软也。”明·高叔宗《丹溪治法心要》曰:“痢后脚软,骨疼或膝肿痛者,此亡阴也。”《古今医鉴》曰:“凡足疼痛,皮不肿赤,筋不拘急,遇夜则痛甚,此是气虚,而血不荣也。”清·陈士铎《辨证录》曰:“脚心痛多属虚劳。”《张氏医通》曰:“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阳虚者,则不能久立而足跟痛……;足心及踝骨热疼者,为肾虚湿著,命门火不归经。”《临证指南医案》曰:“夫腿足痛,……内伤则不外肝脾肾三者之虚。”
2.3 痰瘀气滞 遭受跌打、挤压,或强力扭转,或地面不平,跑跳失当(多与职业有关),致筋骨损伤,络破血瘀,或着鞋跟过高,鞋尖过窄,脚被长期挤压磨伤,或久病入络,或邪滞经络等,皆可使足部关节、肌肉、筋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于足,经脉瘀阻,渐成足痹;或嗜酒无度,或食肥甘厚味,伤脾生湿蕴热生痰,湿热痰浊下注,蕴积于足,内舍筋骨,痹阻经脉,发为足痹;或邪滞经脉,津液停而为痰,血滞不行而为瘀,痰瘀互结于足,痹阻经脉,留于筋骨关节,亦成足痹。如《灵枢·五邪》曰:“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丹溪心法》曰:“足跟痛,有痰,有血热。”明·董宿《奇效良方》曰:“风寒湿停于腿膝,使经络凝而不行,变成脚痹,故发疼痛。”《医学入门》曰:“跟痛转筋皆血热,亦有痰火及风寒。”涂绅《百代医宗》曰:“夫痰饮之症,各有所注,或四肢游风肿硬,似痛非痛,或足腕酸疼,状如闪挫,……诸症均与痰有关。”《张氏医通》曰:“肥人多湿痰流注,足心作痛,但久坐卧,起则痛甚,行动则缓。”清·唐宗海《医学见能》曰:“妇人脚心疼痛,如刀锥刺者,少阴经瘀血也。”
综上所述,足痹的病因较多,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6]。本病的病位在足部,与肾肝脾等脏腑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足部经脉痹阻,筋骨失养。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虚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实为寒湿、湿热、痰湿、血瘀。
3 足痹的主要表现
“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灵枢·厥病》《针灸甲乙经》)“足大指搏伤,下车挃地,通背指端伤。”(《针灸甲乙经》《普济方》)“脚跟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地。”“脚下有结物,牢硬如石,痛如锥刀所刺。”(《诸病源侯论》《杂病广要》)“脚中弦痛,转筋,脚酸疼,脚痹弱。”“足疼痛痹急。”(《诸病源侯论》)“两脚痹弱,或转筋。”(《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鸡峰普济方》《普济方》《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张氏医通》)“两脚疼痛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普济方》)“两脚下满,满而痛,不得远行,脚心如割,筋断折痛不可忍。”(《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脚胫酸,脚急跟痛,脚筋急痛。”“五指尽痛,足不践地。”(《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两脚疼痹肿。”(《备急千金要方》《鸡峰普济方》《证治准绳》《张氏医通》)“脚筋冷缩顽痹。”(《备急千金要方》《普济方》)“脚痹疼痛,挛弱不可屈伸。”(《备急千金要方》《张氏医通》)“脚下隐痛,不能蹈地。”(《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足痹痛,屈伸难。”(《太平圣惠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脚痹,腰膝以下冷,不得屈伸。”“脚痛不得践地。”“两脚转筋,挛急疼痛。”(《太平圣惠方》《普济方》)“足湿痹不能行。”“足指尽疼,不得践地。”“足跗肿,不得履地。”“脚筋挛,不可屈伸。”(《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足下隐痛,行步艰难。”(《杨氏家藏方》)“足痹,痛掣不堪忍。”(《医说》)“两脚麻木,恶寒喜暖。”(《儒门事亲》《普济方》引《经验良方》)“外踝肿起,热痛如火。”(《儒门事亲》《续名医类案》)“两脚痛不可忍。”(《鸡峰普济方》)“脚痛不能行。”“足痛拘挛,不能屈伸。”(《妇人大全良方》)“脚转筋,疼痛挛急。”(《仁斋直指方论》《普济方》)“脚踝上赤肿痛。”(《仁斋直指方论》)“脚足疼痛,步履艰难。”(《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普济方》)“脚骨热痛,或赤肿行步难。”(《丹溪手镜》)“脚痹冷痛,不得屈伸。”“脚痹大痛者,不能转侧,或肿或细,痛重筋挛。”(《普济方》)“脚筋短急,足沉重。”“脚转筋,发时不可忍。”(《神应经》《针灸大成》)“脚筋挛急不得屈伸。”(《神应经》)“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医学正传》)“两脚红肿更疼痛。”“脚筋短急足重沉。”(《针灸聚英》)“足疼痛,皮不肿赤,筋不拘急,遇夜则痛甚。”“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从足附热起”(《古今医鉴》《万病回春》《证治准绳》《冯氏锦囊秘录》《金匮翼》)“足腕酸疼,状如闪挫。”(《百代医宗》)“两足痛如刀剜,不可忍。”“脚底热肿如石块,不能行步,痛不可忍。”(《寿世保元》)“两足牵连作痛,……卧则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辨证录》)“足心及踝骨热疼。”(《张氏医通》《杂病广要》)“脚痹冷痛,或时哄热,不可屈伸。”(《张氏医通》)“两足骨骱皆痛。”(《临证指南医案》)“足心及股胫热痛。”“足心及踝骨热痛。”(《类证治裁》)“脚跗肿大,青白如蚕明亮。”“妇人脚心疼痛,如刀锥刺。”(《医学见能》)
历代医家对足痹的表现进行了丰富而形象的描述。综合文献所述,足痹的主要症状有:足部疼痛、重着、肿胀、麻木,甚者功能障碍;部分可见前足变宽,横弓松弛下塌;或可触到发硬的梭形肿胀物,跖骨头肿大,或足部触觉减退等。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跖底腱膜炎、跖骨头软骨病、跖管综合征、滑囊炎及足部畸形等出现足痹表现者[2],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足痹的论述
在《内经》之前,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有对本病的描述。《内经》也有本病的论述,如《灵枢》阐明了足太阳、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等经筋病变可引起足痛,并指明此经筋病之足痛属于“痹”,奠定了中医学对足痹认识的理论基础。《诸病源候论》所列“腰脚疼痛候、虚劳手足烦疼候、时气毒攻手足候、热病毒攻手足候以及四肢病诸候(手足皲裂候、尸脚候、足候、脚跟颓候、脚中忽有物牢如石如刀锥所刺候、土落脚趾内候、脚破候等)和脚气病诸候(脚气痹弱候、脚气痹挛候等)与足痹相关。《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论有“脚病”实多为足痹。《太平圣惠方》各部首列《诸病源候论》条文,次述方药,论述有“腰脚疼痛、腰脚冷痹、风腰脚疼痛、一切风攻手足疼痛、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疼痛、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伤寒毒瓦斯攻手足、时气毒瓦斯攻手足、风腰脚疼痛冷痹、虚劳腰脚疼痛、腰脚疼痛挛急不得屈伸、妇人腰脚疼痛、伤寒后腰脚疼痛”等等,均与足痹相关。宋代《圣济总录》承《太平圣惠方》有“风腰脚疼痛、腰脚冷痹痛”等足痹相关论述。《针灸资生经》论治有“足麻痹不仁、足寒热、足杂病、脚弱(脚痹)、脚肿、腰脚痛、脚膝痛”等足痹相关内容。宋·崔嘉彦《崔氏脉诀》论曰:“足痛、足心痛:尺脉虚弱,缓涩而紧,病为足痛。”《杂病广要》从其说。《仁斋直指方论》《丹溪心法》都在香港脚部分附有“足跟痛”,丹溪论述足跟痛的病机为痰和血热,对后世影响较大。《普济方》首次在“诸痹门”详论“脚痹”曰:“夫脚气痹弱者,荣卫俱虚也;《内经》云: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故不仁不用。其状令人痹不知痛,弱不能举,本由肾虚而得。”由此可见,其所论脚痹与脚气关系密切,但放在诸痹门中论述,说明其为痹病而又与脚气不同。另外,承《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论有“风腰脚疼痛、伤寒后腰脚疼痛、腰脚疼痛挛急不得屈伸、腰脚疼痛、腰脚冷痹”等;并在针灸部分论有“脚膝痛、腰脚痛、足杂病、脚肿、足痹”等。明·孙志宏《简明医彀》论“足跟痛”,在丹溪的基础上又补充了足跟痛的湿热病机。清·傅山《傅青主男科》在“腰腿肩背手足疼痛门”中列有“腰痛足亦痛、手足痛、胸背手足颈项腰膝痛”等论述本病。李用粹《证治汇补》提出“脚心痛”多属虚劳的观点。《冯氏锦囊秘录》在“方脉足病合参”中论述本病,对于“脚跟痛”认为“足跟乃督脉发源之所,肾经所过之地,诸骨承载之本。凡或热或肿或痛者,皆足三阴虚热所致,丹溪谓火起于尢泉阴虚之极也。少年酒色过度者,多犯此症”。林佩琴《类证治裁》承《张氏医通》在“腰脊腿足痛”中论有本病。总结了足痹的病因证候,指出:“腿足为足六经所至,痛有阴虚、阳虚、血虚、血寒、肾虚、风袭、寒湿、风湿、湿热之症。”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收集大量了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论述。《医学见能》列有“脚腿”,补充了瘀血证的症状。
5 足痹相关问题
5.1 足痹与腿痹 两者都可表现下肢关节、肌肉、筋脉疼痛,活动不利。足痹是以足部疼痛、肿胀、麻木,甚则活动不利、畸形为主要表现,病位主要在足部,可为单足或双足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等,而无其他部位不适;而腿痹乃为整个腿部下肢疼痛肿胀、酸困麻木甚则肌肉萎缩。故两者明显不同。但在部位上,足与腿相连,功能相关,联系密切,因而病变时易合并出现。有时部分足痹进一步发展可为腿痹。因此,两者应注意区分。
5.2 足痹与经筋痹 两者都可表现足部疼痛。足部经筋痹疼痛多发生在关节周围,经筋走行之上,疼痛范围局限,病变部位有明确的压痛点,多固定不移,按压可有明显经筋痹阳性体征,如压痛、结节、条索、团块及局部弹响声;足痹为整个足部病变,可表现为疼痛、肿胀、麻木,甚则活动不利、畸形等,但可伴发足部经筋痹。两者不难鉴别[7]。
5.3 足痹与脚气、香港脚 脚气和香港脚作为古代常见病名,在历代文献中都占有相当的篇幅,但现代文献多作为真菌感染的皮肤病进行论述,实非古代所论脚气或香港脚。脚气和香港脚之名出现于汉末魏晋时期,《诸病源候论》均对其详细论述。宋代之后,大多医家认为脚气即香港脚。脚气或香港脚与足痹都可表现为足部关节肌肉筋骨疼痛、肿胀、麻木等。但脚气或香港脚则以足胫软弱、麻木,肿或不肿,两足软弱无力,缓纵不收,行动不便为特征,甚者出现心胸悸动、浮肿、喘促等一系列全身症状,病变广泛;病因多为湿邪。而足痹病位较局限,两足并不缓纵,一般无或较少全身症状,病因广泛,不局限于湿邪。脚气或香港脚在某阶段可有足痹表现,如明·吴崑《医方考》曰:“寒湿香港脚,疼痛不仁,……此痹证也。”但脚气或香港脚还有更多其他症状,如《圣济总录》曰:“或髀腿顽痹;或缓纵不遂;或肿或不肿;或百节挛急,凡是之类,皆香港脚候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在“脚气”中论“香港脚”曰:“其肿痛麻顽,即经之所谓痹也;其纵缓不收,即经之所谓痿也;其甚而上冲,即经之所谓厥逆也。”因此不难鉴别。
6 足痹的治疗
6.1 足痹的治疗原则 足痹治疗首当分清虚实。虚者补之,实者攻之。虚证根据脏腑亏虚的不同当分别施以补肾壮骨、养肝补脾、益气补血等法;实证则据邪气之异,分别采用温经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燥湿涤痰等法。虚实夹杂者,宜扶正兼祛邪,辨证治疗。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疗及中医外治法。此外,足痹伴发足部经筋痹者,应兼顾治疗。
6.2 历代医家对足痹的论治
6.2.1 秦汉晋唐时期 《内经》最早应用针灸治疗足痹,针灸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疗效。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则具体论治:“足大指搏伤,下车挃地,通背指端伤……,解溪主之。”《诸病源候论》主张用汤熨针石、补养宣导治疗本病;特别对养生导引法尤为重视,开辟了治疗足痹新途径。如“覆卧,傍视,立两踵,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除脚中弦痛、转筋,脚酸疼,脚痹弱”等。这是古代最早采用的自我保健疗法,比单纯的药物或针灸治疗更合理。《备急千金要方》治疗本病方法则更多:如用防风汤、独活汤治脚痹;“乌头汤治风冷脚痹疼痛,挛弱不可屈伸”“丹参牛膝煮散治脚痹弱”;石斛酒治“脚痛痹挛,若不能行”;钟乳酒治“脚疼冷痹,羸瘦挛弱不能行”;黄酒治“脚疼痿弱”;茵芋酒治“足不得屈伸”“两脚挛肿方:蜀椒熏蒸治疗”。“第一竹沥汤治两脚痹弱,或转筋皮肉不仁”《鸡峰普济方》《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张氏医通》从之;“风引汤治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鸡峰普济方》《证治准绳》《张氏医通》从之。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因肾虚寒湿流入脚膝,而致脚重痹急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鸡峰普济方》从之。并承《针灸甲乙经》曰:“承山、承筋主脚胫酸,脚急跟痛,脚筋急痛兢兢。”“涌泉、然谷主五指尽痛,足不践地。”“阴陵泉主足痹痛。”“仆参主足跟中,踝后痛。”“京骨、然谷、肾俞主足痛”;丘墟主“髀枢脚痛”等。《针灸资生经》《普济方》从之。《千金翼方》列有“治腰脚疼方”;用补虚防风汤治“脚中痛酸”;黄芪酒治“脚肿满”;灸法治疗“脚疼,三阴交三百壮”。王焘《外台秘要》用独活续断汤治“脚重急痛”。
6.2.2 宋金元时期 《太平圣惠方》收录众多足痹相关方剂,如列有“治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疼痛诸方、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诸方、治伤寒毒瓦斯攻手足诸方、治时气毒瓦斯攻手足诸方、治风腰脚疼痛冷痹诸方、治风腰脚疼痛通用浸酒药诸方、治一切风攻手足疼痛通用淋蘸诸方、治虚劳腰脚疼痛诸方、治腰脚冷痹诸方、治腰脚疼痛诸方、治腰脚疼痛挛急不得屈伸诸方、治妇人腰脚疼痛诸方、食治腰脚疼痛诸方”等共144首,如用鸡舌香散治“两脚转筋”;松脂松节酒治“脚痹疼痛”等。为后世方药治疗本病奠定了基础。宋·朱肱《类证活人书》用“薏苡仁酒治脚痹”,《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冯氏锦囊秘录》从之。《圣济总录》承《太平圣惠方》也收录很多治疗本病的相关方剂,如用麦皮膏治脚跟痛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渗湿汤治寒湿所伤而致的两脚痛;秘方换腿丸、四斤丸治脚心隐痛等。《针灸资生经》曰:“中都主足湿痹不能行。”“仆参治足跟痛,不得履地。”“飞扬治足指不屈伸。”“经渠治足心痛。”“涌泉疗足指尽疼,不得践地。”“然谷治足跗肿,不得履地。”杨倓《杨氏家藏方》用健步丸治足下隐痛。张杲《医说》曰:“足痹,痛掣不可忍……,灼风市、肩髃、曲池三穴。”《儒门事亲》治疗“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先服除湿丹七八十丸,次以禹功散投之;后以长流水同生姜、枣煎五苓散服之。《普济方》从之。《妇人大全良方》用四白散治脚痛不能行。《仁斋直指方论》曰:“脚痛缓弱,患在风湿,风证以乌药顺气散加麻黄、白芷主之;湿证以不换金正气散加茯苓、生干姜主之。”对于“肾虚为病,脚弱而痛,……惟安肾丸最良,以不换金正气散送下”。并用松节、乳香“治脚转筋,疼痛挛急”。《丹溪心法》治疗足跟痛血热者,用“四物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对后世影响颇大,如《古今医统大全》《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冯氏锦囊秘录》《杂病广要》等皆从其说。
6.2.3 明清时期 《证治要诀》治疗“脚转筋,用龙胶散”“脚心痛者,宜大圣散二钱,入木瓜末半钱一作一钱,豆淋酒调;仍用川椒香白芷草乌,煎汤洗”。《证治准绳》《证治汇补》从之。《普济方》承《太平圣惠方》《博济方》《圣济总录》等列有大鳖甲汤、越婢汤、温浴脚痹治法等“脚痹”方16首,“腰脚疼痛”方70首,“腰脚冷痹”方31首,还收录有“肝风毒流注入脚膝筋脉疼痛、肾脏风毒流注腰脚、伤寒后腰脚疼痛、时气毒瓦斯攻手足”等足痹相关方剂数百首,如用三皮散治脚足疼痛;牛膝丸治脚痹冷痛等。针灸承《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曰:“脚肿疼,不得履地,穴昆仑。”“疗脚痛不可举,下重脚痿,穴仆参、承山。”《神应经》从之。《医方类聚》用生姜外治“足筋急痛”。明·虞抟《医学正传》用三妙丸“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或如火烙之热”;《医学入门》从之。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用舟车丸、除湿汤并治脚跟痛。楼英《医学纲目》曰:“治脚肿者,槟榔散主之。”《医学入门》曰:“两足痛,当归拈痛汤。”用附虎四斤丸治“脚心隐痛”;承丹溪治疗脚跟痛“有痰者,五积散加木瓜,或开结导饮丸”“脚转筋,有血热者,四物汤加酒芩、红花”等。《古今医鉴》治疗气虚足疼痛用十全大补汤加味,或四斤丸;用加味二妙丸治两足湿痹疼痛,《万病回春》《证治准绳》《冯氏锦囊秘录》《金匮翼》从之。李时珍《本草纲目》用威灵仙治风湿脚痛。皇甫中《明医指掌》用防己饮或除湿丹治湿胜足重痛。龚廷贤《寿世保元》曰:“两足发热,或脚跟作痛,用六味丸及四物汤,加麦冬、五味、元参治之愈;后因劳役,发热恶寒,作渴烦躁,用当归补血汤而安。”“两足痛如刀剜,不可忍者,先用生姜一片,蘸香油擦痛处,随用生姜,火烧熟,捣烂敷患处。”《简明医彀》用除湿汤加薏苡仁治足跟痛。清·陈士铎《辨证录》用逐痹丹、薏仁苓术汤治“两足牵连作痛”;六君子汤加减、温胃消湿丹治“两足亦痛”;强调“脚心痛多属虚劳,不可用克药,宜大圣散补养气血”。《张氏医通》用千金独活汤治脚痹冷痛;千金乌头汤治风冷脚痹疼痛。辨证论治足跟痛:阴虚六味丸加龟板、肉桂;阳虚者,八味丸;挟湿者,换骨丹、史国公药酒;湿痰者,导痰汤加木瓜、萆薢、防己;虚人用补中益气,十全大补汤,并少加附子为引。对于足心痛:肾虚湿著肾著汤,下八味丸;肥人湿痰者宜肾著汤合二妙散;《杂病广要》从之。《冯氏锦囊秘录》用加味四斤丸治“风寒湿气脚痛”。陈歧《医学传灯》用滋筋养荣汤治“足痛不能行者”。《临证指南医案》用苓姜术桂汤治“两足骨骱皆痛者”。林佩琴《类证治裁》承《张氏医通》详细辨证论治本病:阴虚者虎潜丸去陈皮,加肉桂;阳虚者先用补中益气汤加炮姜,再用八味丸;血虚者六味汤加续断、鹿茸、杜仲;血寒者,舒筋三圣散;肾虚湿者肾著汤下六味丸,或用二至丸、立安丸。邹存淦《外治寿世方》治疗“寒湿脚痛,川椒,葱,姜煎汤熏洗”。《医学见能》用神仙鸡鸣散治“脚跗肿大”;仲景温经汤治“妇人脚心疼痛”。
6.2.4 近现代时期 近代沈麟《温热经解》用防己茯苓汤“治湿热跗肿”。祝谌予常用“木瓜配青黛治足跟疼痛”,对于湿热下注、筋脉挛急所致足跟疼痛,常配在补益肝肾方中应用。焦树德对于痹阻肢节证之踝关节肿痛喜暖者,用补肾强督利节汤加地龙、吴茱萸治疗。张鸣鹤对于“下肢小关节痛,或脚跟痛者,用两头尖、皂刺”。《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在“下肢痹病”中有足痹论治,并列有8例足痹医案[8];用消肿止痛搽剂局部外搽治疗足部肿痛;二草二皮汤煎汤熏洗湿敷患足。孙树椿善用手法治疗本病。《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用三甲散坚丸治骨质增生、跟骨刺;骨刺浸泡方治骨质增生,以跟骨骨刺最宜;治足跟痛方“治足跟无形疼痛,不红不肿”;滋肾逐瘀汤“治跟骨刺,证属肾虚邪痹者”。《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曰:“踝部痹痛,太冲、丘墟、昆仑、太溪、商丘、照海、申脉、金门。”《古今名医名方秘方大全》用威灵苁蓉汤治足跟骨质增生等。《中国针灸科学》曰:“脚跟痛,内庭、仆参、昆仑针之。”《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用滋阴活血汤、三生散、消瘀止痛散、骨刺浸剂治足跟痛。《简易针灸疗法》曰:“足及踝痛,跗阳、中封、解溪、太冲、昆仑、太溪、照海、申脉。”《中医伤科学》在“足踝部筋伤”中用当归鸡血藤汤治疗本病。《中国骨伤方药全书》用骨质增生外熨方治跟骨质增生症。《中国民间疗法》有多个单方治疗足跟痛、跟骨骨刺;并用脚心痛烟熏方“治脚心痛:牡荆枝一把,放小盆中烧烟,盆上反罩漏斗,脚心放漏斗口熏治”。《长寿》用鹿茸酒“治足跟骨质增生和寒湿所致之足跟痛”。
7 足痹的转归预后
足痹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病之初多以实证为主,寒湿、湿热、痰阻、血瘀相互影响,病程较短,若及时正确治疗,则预后较好;在足痹发展过程中,迁延反复,若失治或调摄不当,易形成虚实夹杂之证,病情缠绵,治疗缓慢,标本兼顾,亦可好转;若出现足部畸形和严重骨质破坏者,或脏腑器质性病变,则预后较差。
8 结 语
足痹病位在足部,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因较多,但总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病性有虚有实:虚为气、血、阴、阳之虚,实为寒湿、湿热、瘀血、痰浊。病机关键为经脉痹阻,筋骨失养。多因感受寒凉潮湿,饮酒嗜辛,久立远行,过度劳累,不慎损伤等因素而诱发。足痹治疗,当分清虚实。实证以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主;虚证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虚实夹杂,扶正兼祛邪。本病治疗须配合针灸、理疗及中医外治法等;对于伴发经筋痹者,可配合小针刀、埋针等局部治疗。若治疗得当,预后较好;若见足部畸形和严重损伤者,预后较差。因此,本病应早期积极正确治疗。足痹作为常见风湿病之一,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足痹文献的梳理,对足痹的认识更加系统化,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足痹作为一级病名(风湿病——痹病)[9]和二级病名(肢体痹)下面的三级病名,有待进一步规范。
9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7-232.
[2] 李满意,娄玉钤,潘宏伟.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
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4-60,72.
[3]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95-1803.
[6]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7] 李满意,娄玉钤,陈传榜,等.经筋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2(8):55-60,69.
[8]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256-263.
[9]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6-10-12;修回日期: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