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
2017-01-14嫘林冰心蒋娜赵亚萍
毋 嫘林冰心蒋 娜赵亚萍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
(2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天津 300074)
高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
毋 嫘1,2林冰心1,2蒋 娜1,2赵亚萍1,2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
(2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天津 300074)
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将图片按照威胁性分为高威胁性和一般威胁性,探讨焦虑程度不同的个体对不同威胁性刺激的注意特点。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从265个大学生中选取了33名高焦虑被试和31名对照组被试。结果发现: (1)高焦虑组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有显著注意偏向,对高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回避趋势; (2)对照组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没有表现出注意偏向,对高威胁刺激有注意偏向趋势。结论: (1)即使是一般威胁性图片也能引起高焦虑被试的注意偏向 (2)高威胁性图片才能引起对照组个体产生注意偏向的趋势。
特质焦虑,点探测,注意偏向,注意回避。
1 引言
焦虑认知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高特质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在其焦虑情绪甚至焦虑症演变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Williams,Watts, MacLeod,&Mathews,1988)。焦虑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时被称为特质焦虑,是将外界刺激知觉为危险或威胁,以及对这个威胁产生焦虑反应的持久、稳定的个体差异。注意偏向是指相对于中性刺激,人们更多注意到消极或者威胁性刺激,对此类刺激有更多敏感性。研究者采用不同实验范式、各类实验材料、多种研究手段对威胁性信息注意偏向的实质进行探讨。以生气面孔为实验材料的一项研究发现,无牙齿暴露的生气面孔可以捕获高焦虑个体较多的注意资源,其实质是发生在前注意阶段的注意偏向 (Wirth&Wentura,2015)。Bantin等 (2015)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处理威胁线索发生在注意早期过程。董云英(2015)年的研究发现,高考试焦虑个体对考试相关威胁词汇存在注意易化趋势,且对考试相关及无关高威胁词汇存在注意回避。Basten等 (2011)的研究发现,焦虑破坏了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和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高特质焦虑个体的注意控制和注意转换受到损害。甘淑珍 (2010)采用点探测任务,研究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高焦虑组对威胁信息存在注意回避倾向。
综上可以看到,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研究焦点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是高焦虑个体独有的还是人们共有的,二是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实质是注意警觉还是注意回避。这两点正体现了注意定向理论和注意功能理论的差异。注意定向理论认为,随着刺激的威胁值的提高,高焦虑个体是将注意导向威胁性信息的,一般个体是将注意偏离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功能理论认为,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是人类进化的一种适应性特征,无论是高焦虑个体还是一般个体都对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偏向。点探测范式常用来考察注意空间分配的特点。将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刺激位置上的反应时与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刺激位置上的反应时做比较,若前者小于后者,表明对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偏向。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出两点改进,尝试对上述有争议的两个焦点问题做出回答。首先,点探测范式中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刺激处和出现在中性刺激处的反应时的比较其实只是粗略比较,因为当同时呈现威胁性刺激和中性刺激时,两者分配的注意资源已经不对等,前者多后者少,导致两者的差异容易显著。本研究采用与基线做比较的方法,基线是指两个中性刺激同时呈现,每个中性刺激平均分配注意资源。将威胁性刺激和中性刺激同时呈现时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刺激处的反应时与两个中性刺激同时呈现时的反应时相比较,得出更为精准的注意偏向和注意回避。其次,根据认知动机模型,强威胁刺激会吸引每个人的注意,而弱威胁刺激只引起高焦虑个体的注意 (Mogg&Bradley, 1998),同时,注意回避是否发生也取决于刺激威胁程度,与弱威胁刺激相比,强威胁刺激更有可能引起注意回避 (Koster,Verschuere,Crombez,& Van Damme,2005)。也就是说,注意偏向和注意回避还与刺激的威胁程度有关。因此,本研究将威胁性刺激按照威胁程度分为高威胁性和一般威胁性,考察高焦虑组和对照组在一般威胁性图片和高威胁性图片的情况下,注意是导向威胁性刺激还是回避威胁性刺激。实验假设如下:对于高焦虑个体而言,若探测点出现在高威胁性刺激处的反应时小于基线条件反应时,说明被试对高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偏向,若探测点出现在高威胁性刺激处的反应时大于基线条件反应时,说明被试对高威胁性刺激有注意回避。对于对照组也是如此。
2 方法
2.1 被试
265个大学生填写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共40个条目。前20个条目评估人们即刻或近期的紧张忧虑体验,即状态焦虑,后20个条目评估人们相对稳定、经常性的焦虑倾向,即特质焦虑。每个条目4点计分 (1=几乎没有,2=偶尔或中等程度, 3=经常,4=几乎总是如此),总分范围在20分~8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水平越高。基于特质焦虑分量表得分由高到低排序,选取得分高于51分的33名大学生作为高焦虑组被试 (54.5±3.5),选取得分低于33分的31名大学生作为对照组被试(30.2±3.0)。划分高低组的标准参照了该量表修订后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常模分布 (李文利,钱铭怡,1995)。高焦虑组中男生11人,女生22人,平均年龄为20.19±0.84岁,对照组中男生 9人,女生22人,平均年龄为20.67±0.97岁。两组被试性别比例和年龄没有显著差异,特质焦虑分数差异显著t(62)=31.33,p<0.001。
2.2 实验材料
从中国情绪材料图片库中选取图片 (白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2006)。5张高威胁性图片,效价为1.97±0.40,5张一般威胁性图片,效价为2.97±0.49,10张中性图片,效价为5.46±0.38。高威胁性图片和一般威胁性图片效价有显著差异,t(8)=-3.54,p<0.05,一般威胁性图片和中性图片的效价有显著差异,t(8)=-10.88,p<0.001,高威胁性图片和中性图片的效价有显著差异,t(8)=-16.35,p<0.001。
实验材料组合如下:高威胁性图片-中性图片5对,一般威胁性图片-中性图片5对,中性图片-中性图片5对,共15对。每对图片出现4次 (以一对高威胁性-中性图片为例,4个试次分别是高威胁性图片在上-探测点在上,高威胁性图片在上-探测点在下,高威胁性图片在下-探测点在上,高威胁性图片在下-探测点在下),共60个试次。每张图片统一制作成像素为171×117的BMP文件。
2.3 实验设计
2(被试类型)×2(探测点出现处)×2(图片威胁性)的三因素混合设计。其中,被试类型是被试间因素,有两个水平,高焦虑被试和对照组被试;探测点出现处是被试内因素,有两个水平,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图片处和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图片威胁性是被试内因素,有两个水平,高威胁性图片和一般威胁性图片。中性图片和中性图片组合的试次并不是该实验操纵的变量,其设置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反应定势,另一方面是作为对比基线。
2.4 实验程序
被试在离计算机65cm处坐下。正式实验开始前有20个练习试次。正式实验开始时,屏幕中央出现注视点 “+”,持续时间为500ms,要求被试注视 “+”;之后注视点消失,在注视点正上方和正下方同时呈现两张图片,持续时间为500ms;图片消失后,在正上方或正下方图片呈现处呈现一个探测点 “*”,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对 “*”的位置作出判断,并按键反应。
3 结果与分析
将反应错误的试次删除,反应时小于300ms或者大于2000ms的试次不计入统计。每个被试反应时在其平均反应时三个标准差之外的试次不计入统计。最终进入统计的试次有98.77%。
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探测点位置的主效应显著,F(1,63)=8.86,p<0.05,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大于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图片威胁性的主效应显著,F(1,63)=7.42,p<0.05,含有高威胁性图片试次的反应时大于含有一般威胁性图片试次的反应时。三者交互作用显著,F(1,63)=11.75,p<0.05。两组被试在两种图片组合、两种探测点出现位置的平均反应时见表1。
表1 两组被试在四种条件下的反应时 (ms)
进一步进行简单交互作用和简单简单效应分析。被试为高焦虑组时,探测点出现处和图片威胁性的交互作用显著,见图1,F(1,63)=6.33,p<0.05。简单效应结果表明,含有一般威胁性图片的试次中,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小于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含有高威胁性图片的试次中,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大于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的反应时。被试为对照组时,探测点位置和图片威胁性的交互作用显著,见图2,F(1,63)=5.46,p<0.05。简单效应结果表明,含有一般威胁性图片的试次中,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与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差别不显著,在含有高威胁性图片的试次中,探测点出现在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小于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的反应时。
图1 高焦虑组探测点出现处和图片威胁性的交互作用
图2 对照组探测点出现处和图片威胁性的交互作用
高焦虑组对探测点出现在一般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小于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的反应时,说明高焦虑被试对一般威胁性图片存在注意偏向,这个注意偏向是否显著?将高焦虑被试对探测点出现在一般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与基线试次的反应时进行比较,差异显著,t(32)=-2.07,p<0.05,这说明高焦虑被试对一般威胁性图片有注意偏向。高焦虑被试对探测点出现在高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大于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的反应时,说明高焦虑被试对高威胁性图片存在注意回避,这个注意回避是否显著?将高焦虑被试对探测点出现在高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与基线反应时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t(32)=0.002,p>0.05,这说明高焦虑被试虽然对高威胁性图片存在注意回避,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对照组被试对探测点出现在高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小于探测点出现在中性图片处的反应时,说明对照组被试对高威胁性图片存在注意偏向,这个注意偏向是否显著?将对照组被试对探测点出现在高威胁性图片处的反应时与基线轮次的反应时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t(32)=-0.68,p>0.05,这说明对照组被试虽然对高威胁性图片存在注意偏向,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4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高焦虑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图片存在注意偏向,而对高威胁性图片却是注意回避;一般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图片的注意与中性图片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对高威胁性图片存在注意偏向。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即使一般威胁性图片也可以引起高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即使一般个体对高威胁性图片也存在注意偏向。
为什么高焦虑个体面对一般威胁性信息时就存在注意偏向,而一般个体在面对高威胁性信息时才存在注意偏向?Mathews和Macleod(2002)认为,在人类的认知加工系统中可能存在威胁性评估系统。这一系统对于信息的威胁性评估具有一个阈限,如果威胁性程度在这个阈限以内,系统就会忽略这个信息;如果威胁性程度超过了这个阈限,个体就会优先加工这个信息。高焦虑个体的威胁性评估系统具有更低的阈限值,从而使得高焦虑个体比一般个体更容易注意那些与威胁性有关的信息,因此一般威胁性信息就能引起高焦虑个体的注意。而对于一般个体来说,一般威胁性信息可能并未超过威胁性评估的阈限值,因此个体对于一般威胁性信息的加工与中性信息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是高威胁性信息超过了威胁性评估的阈限值,因此个体在面对高威胁性信息时就存在注意偏向了。如此看来,一般个体的注意加工符合认知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人们每天要面对纷繁而至的信息,对于重要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有利于人们自我保护、生存和繁衍,这也符合进化论的生态观点。而高焦虑个体的注意特点符合对焦虑个体的临床观察,此类人群哪怕是面对一般的应激事件也会表现出过分担忧,常常对事件结果抱有灾难性幻想 (Salemink,van den Hout, &Kindt,2007),有研究证明 (MacLeod&Mathews,1988),即使当威胁信息微不足道时,高焦虑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仍然优先处理消极信息。
结果还显示,高焦虑个体对高威胁性刺激出现注意回避,那么对于高焦虑个体来说,为什么高威胁性信息已经超过威胁性评估的阈限值,但却没出现注意偏向,反而存在注意回避呢?根据警觉回避假说的观点 (Mathews,1990),原因可能是刺激呈现的时间足够被试在两张图片之间进行视觉转换,在最初注意到较高的威胁性信息后,为了降低自身内部的紧张,高焦虑个体采取了回避策略以降低内心张力。在点探测任务中,负面刺激和中性刺激通常同时呈现给被试500ms,500ms的时间内完全可以发生眼动,因此注意发生了转移 (Marsh,Ambady,&Kleck,2005)。然而,高焦虑个体对高威胁性图片注意回避的倾向并不显著,按照Mogg等人的解释 (1997),注意回避由较大的威胁性信息引起,虽然本实验中的高威胁性图片威胁值较高,但被试可以认识到这毕竟不同于能真正带来伤害的真实危险因素。另外,一般个体虽然对高威胁性信息存在注意偏向,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一般个体逐渐脱离威胁性信息的干扰,这有利于其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
综上,本研究基本上支持注意功能理论,增加刺激威胁性这一因素,增加注意偏向和注意回避这一对概念,将使该理论更具说服力。无论高焦虑个体还是一般个体对威胁性刺激都存在注意偏向,只是引起两类个体注意偏向的刺激的威胁程度不同,一般个体的注意策略是更加优化的;高焦虑个体对高威胁刺激发生注意回避,其本质是高焦虑个体对高威胁性刺激先发生注意偏向,然后注意转移发生注意回避,而这种注意回避并不是真正地将注意从高威胁性刺激上转移开来,而是努力控制不再去注意高威胁性刺激,这种努力控制其实是一种抑制机制,会消耗更多认知资源,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观察注意转移的时间进程,二是通过考量注意回避对后续认知任务产生的干扰来说明注意回避消耗认知资源,这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亦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5 结论
(1)高特质焦虑个体对一般威胁性刺激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刺激,表现出对一般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对高威胁性刺激存在注意回避的趋势。(2)一般个体对高威胁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的趋势;对一般威胁性刺激的反应时与中性刺激相比无显著差异。
白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2006).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719-722.
董云英,张小聪,周仁来.(2015).考试焦虑者对不同程度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3,954-958.
甘淑珍,李国瑞.(2010).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特征—以词语和面孔表情为刺激材料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33,729-731.
Bantin,T.,Stevens,S.,Gerlach,A.L.,&Hermann,C.(2015). What does the facial dot-probe task tell us about attentional processes in social anxiety?a systematic review.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Experimental Psychiatry,50,40-51.
Basten,U.,Stelzel,C.,&Fiebach,C.J.(2011).Trait anxiety modulates the neural efficiency of inhibitory control.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3(10),3132-3145.
Koster,E.H.,Verschuere,B.,Crombez,G.,&Van Damme,S.(2005). Time-course of attention for threatening pictures in high and low trait anxiety.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43(8),1087-1098.
MacLeod,C.,&Mathews,A.(1988).Anxiety and the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to threa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40(4),653-670.
Marsh,A.A.,Ambady,N.,&Kleck,R.E.(2005).The effects of fear and anger facial expressions on approach-and avoidancerelated behaviors.Emotion,5(1),119.
Mathews,A.(1990).Why worry?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anxiet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8(6),455-468.
Mathews,A.,&MacLeod,C.(2002).Induced processing biases have causal effects on anxiety.Cognition&Emotion,16(3),331-354.
Mogg,K.,&Bradley,B.P.(1998).A 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anxiety.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36(9),809-848.
Mogg,K.,Bradley,B.P.,De Bono,J.,&Painter,M.(1997).Time course of attentional bias for threat information in non-clinical anxiety.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35(4),297-303.
Salemink,E.,van den Hout,M.A.,&Kindt,M.(2007).Selective attention and threat:Quick orienting versus slow disengagement and two versions of the dot probe task.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45(3),607-615.
Williams,J.M.G.,Watts,F.N.,MacLeod,C.,&Mathews,A. (1988).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emotional disorders.Chichester,U.K.:John Wiley&Sons.
Wirth,B.E.,&Wentura,D.(2015).The influence of teeth-exposure on attentional bias to angry faces in the dot-probe task. European Conference on Visual Perception.
Features of Attentional Bias to Threatening Information in Trait-Anxious Individuals
Wu Lei1,2,Lin Bingxin1,2,Jiang Na1,2,Zhao Yaping1,2
(1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 300074;2 Cen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of Mental Health,Tianjin 300074)
High-trait-anxiety individuals′attentional bias to threatening stimuli is related to threat intensity.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attentional bias of trait-anxiety individuals toward stimuli with different threat intensity.33 high-trait-anxiety individuals and 31 control-group individuals were selected from 265 university stud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high-trait-anxiety individuals in the face of mildly threatening stimuli showed significantly longer response latencies than control-group individuals when points probe the neutral pictures relative to threatening pictures;2)high-trait-anxiety individuals in the face of highly threatening stimuli showed shorter response latencies when points probe the neutral pictures relative to threatening pictures.The conclusions were that:1)high-trait-anxiety individuals had attentional bias to mildly threatening stimuli but attentional avoidance to highly threatening stimuli;2)control-group individuals had attentional bias to highly threatening stimuli but no to mildly threatening stimuli.
trait-anxiety,dot-probe,attentional bias,attentional avoidance
B849
2016-3-29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TJJX13-007)。
毋 嫘,E-mail:wulei_19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