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全国采样调查报告*
2017-01-14旭白学军李馨郝嘉佳
刘 旭白学军李 馨郝嘉佳
(1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湘潭 411201) (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全国采样调查报告*
刘 旭1白学军2李 馨2郝嘉佳2
(1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湘潭 411201) (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
采用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对全国六大行政区域2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6386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1)我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整体发展状态良好; (2)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段、城乡来源和受教育程度差异; (3)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各维度的发展趋势与整体趋势基本相似,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心理健康素质,人际健康素质,中国成年人,全国采样。
1 引言
党的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人的各种素质之中,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载体,是个体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而心理素质中,影响或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部分,即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培养所追求的高层次目标,是人生发展所追求的高级境界。
沈德立和马惠霞 (2004)提出,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他们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包含心理现象的所有内容。而个体在社会群体当中生活,个体的心理现象是与他人、群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际交往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个人能与周围的人和群体进行交往、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维持、改善和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品质。人际交往素质包括人际知觉 (认知)、人际沟通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维持、改善和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沈德立,马惠霞,2004;马惠霞,沈德立,2006)。这一观点强调人际健康素质中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更多地将人际健康素质看作是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白学军等人 (2013)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强调人际健康素质的内在性——即强调人际健康素质中有关心理品质方面的内容,对人际健康素质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认为人际健康素质是指个体与周围的他人和群体进行交往、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维持、改善和提升人际关系的品质。人际健康素质包括合群性、亲仁性、利他性、共情性和友善性五个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编制了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构建了新的人际健康素质的测量维度。
目前,国内外研究从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品质”、 “人际适应”或 “人际关系”等方面对人际健康素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回顾国内外已有文献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不同视角对人际健康素质的结构与内涵进行了探讨。总体说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心理学视角。其早期研究主要关注群体中个体的品质,即个体个性特征的社会合意性。例如,Cann(2004)对34种个人素质 (quality)在四种人际关系中 (即朋友关系、亲密关系、个人与雇员的关系以及个人与老板的关系)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因素分析得出了4组因素,分别为亲密性 (intimacy)、可依靠性 (dependability)、成就 (achievement)和善良 (kindness)。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善良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健康素质。二是情绪智力视角。该视角将情绪和认知等同考虑,认为情绪智力不仅反映单一的特征或能力,而且是不同情绪推理能力的组合,即感知、理解和调整情绪。Schutte等人 (2001)认为,情绪智力是产生人际吸引的个人素质,高情绪智力者具有高共情性(empathic perspective taking)、社交情境中的高自我监控性 (self-monitoring in social situation)、高社交技能,并显示出更加合作的态度。其中,共情性和合作性均属于人际健康素质。三是心理素质视角。该视角将人际健康素质或人际交往素质看作是个体心理素质的一个主要成分或亚成分。沈德立和马惠霞 (2004)将人际交往素质看作是个体心理健康素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冯正直和张大均 (2001)认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因素,其中,人际适应即为适应性因素中的重要内容;冯正直等人 (2011)认为,军人心理素质由聪慧、忠诚、勇敢、自信和挫折五个维度构成。其中,自信中所包含的乐群性,便属于人际健康素质的成分。
其二,对不同群体中的人际健康素质、人际交往等进行了研究。目前,研究者们对儿童、中学生 (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的人际健康素质、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进行了探讨。其中,有关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发现,3-6年级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要优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与陌生人的关系,小学女生的人际交往水平要高于男生 (董莉,沃建中,2005);以初中生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相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初一学生在发起交往和冲突解决上具有更好的表现,且个体的人际素质越高,其相应的应对风格也更为积极 (王英春,邹泓,2009;张冬梅,王有智, 2008);而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的特点是:从主动满足方式看,是包容——控制——感情;从被动满足方式看,是感情——包含——控制 (李蓉蓉,韩向明,2002)。
其三,考查影响个体人际健康素质、人际交往或人际关系的因素。已有研究发现,个体的人际关系受人格、自尊水平、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意识,社会支持、负性情绪以及应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例如,赵崇琏和郑涌 (2009)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价值观以及自尊通过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产生影响;王英春和邹泓(2009)发现,除情绪性之外,人格5因素与人际关系能力的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人格5因素对于人际关系能力的不同维度有不同的预测力。
综上所述,尽管已有研究对人际健康素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探讨,但目前尚未有研究从心理品质的角度对人际健康素质进行考察。而且,通过回顾已有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以在校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以全国六大行政区域28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的中国成年人为对象,对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华南以及西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了6433名被试作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性别、年龄、城乡来源、受教育程度、职业、平均年收入、健康状况等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6386人 (有效率为99.27%)。其中,男性3215(50.40%)人,女性3167(49.60%)人,4人性别信息缺失 (0.06%);来自城市3206(50.20%)人,农村3177(49.80%)人,3人城乡来源信息缺失 (0.05%);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水平的3480(54.60%)人,高中水平的1539(24.10%)人,大专及以上水平的 1360(21.30%)人,7人受教育程度信息缺失 (0.11%);健康状况好的 3728(58.50%)人,一般的 2351(38.50%)人,差的192(3.00%)人,15人健康状况信息缺失 (0.24%);在职业方面,单位负责人139(2.20%)人,专业技术人员746(11.90%)人,办事人员 414(6.6%)人,商业服务业人员999(16.00%)人,农林牧副渔水业人员2436(39.00%)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917(14.70%)人,138人职业信息缺失 (2.16%),其它597(9.60%);平均年龄为43.76±14.31(岁);平均年收入为2.70± 4.37(万元)。
2.2 研究工具
采用白学军等人 (2013)编制的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为调查工具,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6个项目,共30个项目。该量表采用4级评定,其中“几乎完全不符合”为1分, “不太符合”为2分,“比较符合”为3分, “几乎完全符合”为4分,部分项目采用了反向计分。各维度所属项目之和的平均分为维度均分;各维度分之和的平均分为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该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5和0.81;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4~0.77之间,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介于0.70~0.80之间。该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22~0.60之间,即大多呈中低程度相关,而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介于0.65~0.82之间,且均高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3 数据整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6.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全国样本调查数据的整体分析
对参与调查的6386名被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得分分布在1.70~4.00之间,平均数为3.01,标准差为0.32,总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3.00~3.02(见表1)。
表1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整体水平
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026,峰度值为0.103(见图1)。
图1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频数分布图
根据受调查群体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人际健康素质水平按2个标准差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总均分低于2.38分 (M-2SD)的为低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高于3.65分(M+2SD)的为高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等水平的人际健康素质。在本次调查中,有 152名被调查对象的得分低于 2.38(M-2SD),占总调查人数的2.38%;有162名被调查对象的得分高于3.65(M+2SD),占总调查人数的2.54%;有6072名被调查对象的得分分布在2.38~3.65之间,占总调查人数的95.08%。
3.2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的得分
结果显示,人际健康素质的性别差异显著,F(1,6380)=38.25,p<0.001。进一步单变量分析显示,人际健康素质的亲仁性、利他性、共情性和友善性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值分别为:F(1,6380)=26.22,F(1,6380)=39.23,F(1,6380)=56.08,F(1,6380)=40.60,ps<0.001。如表2所示,在以上四个维度上男性得分均低于女性得分。人际健康素质的合群性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1,6380)=2.52,p>0.05。
3.3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年龄段差异
参照发展心理学对年龄组的划分方法 (林崇德,2002),将18-35岁被试划为青年组,36-59岁划为中年组,60岁及其以上划为老年组。以不同年龄段为自变量,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的得分
结果表明,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 [F(2,6383)=5.15,p<0.01]。如表3所示,事后检验 (LSD)发现,青年组的得分显著低于中年组和老年人组 (ps<0.05)。除共情性之外 [F(2,6383)=2.50,p>0.05],合群性 [F(2,6383)= 2.98,p<0.05]、亲仁性 [F(2,6383)=3.49,p<0.05]、利他性 [F(2,6383)=8.88,p<0.001]和友善性 [F(2,6383)=3.87,p<0.05]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事后检验发现,青年组在亲仁性和利他性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 (ps<0.05);青年组在合群性上的得分低于中年组 (p<0.05);老年组在友善性上的得分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 (ps<0.05)。
3.4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城乡来源差异
以城乡来源为自变量,人际健康素质总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见表4)。
表4 城、乡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的得分
结果表明,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存在显著的城乡来源差异,F(1,6381)=12.53,p<0.001,且城市个体得分高于农村个体。除合群性 [F(1,6381)= 1.36,p>0.05]之外,亲仁性 [F(1,6381)=29.52,p<0.001]、利他性 [F(1,6381)=3.84,p<0.05]、共情性 [F(1,6381)=13.34,p<0.001]和友善性 [F(1,6381)=15.43,p<0.001]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城乡来源差异,城市个体得分均高于农村个体。
3.5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受教育程度差异
以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见表5)。
表5 不同受教育程度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的得分
结果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个体在人际健康素质量表总均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6376)= 7.49,p<0.001,事后检验表明,初中受教育程度个体的得分低于高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个体(ps<0.05)。除合群性 [F(2,6376)=0.75,p>0.05]和利他性 [F(2,6376)=2.75,p>0.05]之外,亲仁性 [F(2,6376)=22.21,p<0.001]、共情性 [F(2,6376)=7.10,p<0.001]和友善性 [F(2,6376)=4.38,p<0.05]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受教育程度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初中受教育程度个体在亲仁性和共情性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个体 (ps<0.05);在友善性维度上,初中受教育程度个体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上个体 (p<0.01)。
4 讨论
4.1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及各维度的整体特点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6386名中国成年人样本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总均分基本呈正态分布,分值分布范围在1.70~4.00之间,平均数为3.01。其中,有152名中国成人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在2.38(M-2SD)以下,占总调查人数的2.35%;有162名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在3.65(M+2SD)以上,占总调查人数的2.54%。其余6072名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分布在2.38~3.65之间,占总调查人数的95.08%。总体说来,我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范畴。这说明我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整体发展状况良好。
4.2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人口变量学特点
本研究发现,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及其亲仁性、利他性、共情性、友善性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成年女性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这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有研究发现,男性在认知性心理因素上高于女性,如智力、创造性、心身协调 (冯正直,张大钧,2003),但在个性心理因素上则低于女性,如人际素质、坚持性、自制性、责任感、情绪适应、人际适应 (王林跃,孙佳峰,刘爽,2011;邓洁,郑建君,杨继平, 2007;冯正直,张大钧,范华泉,200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传统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定位。例如,人们往往认为男性应该聪明、进取、理性、更具有领导能力,而女性应该温柔、顺从、认真、富有爱心、有更明显的情绪情感表现以及更善于人际沟通。
根据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不同划分,本研究发现,中年组和老年组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显著高于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当个体进入中年后,其人际健康素质将处于一种稳定的发展状态。对于人际健康素质的各维度而言,虽然他们的发展趋势大致与人际健康素质的整体发展趋势相一致,但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具体而言,当个体进入中年后,合群性、亲仁性和利他性将保持一种稳定的发展状态;但直到进入老年阶段,个体才会变得更加友善。总体说来,中年期是中国成年人际健康素质的一个分水岭。已有研究表明,中年期,又称成年中期,一般是指35~55、60岁这段时期 (林崇德,2002)。这个时期是个体生命的全盛时期,个体精力、能力、工作效率、智力水平等均处于一种高峰状态。而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其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厚。而我们的社会实践及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大部分中年人不论是在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还是在解决问题、掌握客观规律上,均已日渐趋于完善的境界。更为重要的是,中年人的社会性已经较为完善,其人格已完全趋于稳定状态,自我意识具有更高的监控作用,人际关系也已日趋协调。对周围的人和事已看的较为透彻,能够更为客观、中肯地对它们进行评价。
在城乡来源上,本研究发现,城市成年人的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显著高于农村成年人。除合群性之外,亲仁性、利他性、共情性和友善性四个维度也表现出了与整体水平相似的特征。究其原因,这可能与其过去的成长环境有关。因为不论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还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上,城市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均要优于农村的环境。相对农村而言,城市成年人不仅经济条件好,而且见识面更广、信息资源和人际资源也更多,而且其父母以及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也普遍更高。因此,他们参与社会活动,不断锻炼、提升自身素养的机会也更多。
正如上所述,受教育水平有可能是影响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受教育程度上,初中文化水平个体的人际健康素质得分显著低于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个体,而高中文化水平个体与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个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到各维度上,亲仁性、共情性和友善性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其中,个体文化水平越低,其亲仁性和共情性得分也会下降,但当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时,亲仁性和共情性则不受个体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过,个体友善性受文化水平的影响较大,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友善性就越强。由此可知,教育能对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与推进,中国国民人际健康素质的整体水平定会得到相应的促进。
5 结论
(1)我国成年人的人际健康素质整体发展状态良好。 (2)我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总均分在不同性别、城乡来源、年龄段以及受教育程度上存在不同的发展特点。 (3)我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各维度均分与量表总均分一样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城乡来源、年龄段以及受教育程度差异,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白学军,刘旭,李馨,郝嘉佳.(2013).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11(1),1-8.
邓洁,郑建君,杨继平.(2007).青少年适应行为与人际交往素质的相关研究.教育理论与实验,27(5),36-38.
董莉,沃建中.(2005).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3(1),45-47.
冯正直,宋新涛,王智,余红艳.(2011).我国军人心理素质研究进展与展望.心理科学,34(5),1274-1279.
冯正直,张大均,范华泉.(2004).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7(4),890-895.
冯正直,张大均.(2001).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7(6),56-61.
冯正直,张大均.(2003).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2(2),194-196.
李蓉蓉,韩向明.(2002).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5(3),371-372.
林崇德.(2002).发展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马惠霞,沈德立.(2006).人际心理素质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4(1),85-86.
沈德立,马惠霞.(2004).论心理健康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2 (4),567-571.
王林跃,孙佳峰,刘爽.(2011).初中生自尊发展与人际素质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12),1470-1472.
王英春,邹泓.(2009).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1),59-51.
张冬梅,王有智.(2008).初中生人际素质和个性素质与应对风格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6(10),1157-1159.
赵崇琏,郑涌.(2009).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32(4),983-985.
Cann,A.(2004).Rated importance of personal qualities across four relationship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4(3), 322-334.
Schutte,N.S.,Malouff,J.M.,Bobik,C.,Coston,T.D.,Greeson, C.,Jedlicka,C.,Rhodes,E.,&Wendorf,G.(2001).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1(4),523-536.
Psychological Health Diathesis Assessment System:The National Survey of Interpersonal Health Diathesis for Chinese Adults
Liu Xu1,Bai Xuejun2,Li Xin2,Hao Jiajia2
(1 School of Education,Rural Education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Center,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 2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4)
A part of Chinese Adults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Scale,Interpersonal Health Diathesis Scale,was used in 6386 Chinese adults from the sixth nationwide census of 28 provinc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health Diathesis for Chinese adult was in good condition;2)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gender,age,residence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3)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arious dimensions and the overall trend is similar,while showing a different variation.
mental health diathesis,interpersonal health diathesis,Chinese adults,the national sampling.
B849
2016-4-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2JJD190003)、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 (I2ZCZDSF07100)和天津市高等学校 “心理健康与行为调控创新团队” (39)。
白学军,E-mail:psy-bxj@mail.t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