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2017-01-14孔海燕王惠萍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优抚疗养幸福感

孔海燕 王惠萍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烟台 264025)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孔海燕 王惠萍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烟台 264025)

考察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现状,探讨其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103名平均年龄82.43岁的优抚医院疗养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1)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状况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2)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3)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维度在客观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幸福感, 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1 引言

随着老龄化社会和积极心理学的到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问题日益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保障和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直接会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进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探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尤其重要。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优抚医院疗养对象是一群特殊类型的老年人。优抚是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的行为,对社会成员中有特殊贡献的人及其家属给予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许琳, 2005)。优抚对象实际上是优抚工作特定的保障对象,是优待对象和抚恤对象的统称。根据我国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优抚对象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 (熊敏鹏, 2005)。而优抚医院疗养对象是优抚对象的一部分,是指在乡复员军人、三属 (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军人,他们可定期在优抚医院接受疗养,享受全面系统的健康体检、医疗、护理、康复等免费服务。关注这部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尤为重要。

长久以来,人们都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现状。在心理健康方面,整体上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处于中等水平 (栾文敬,杨帆,串红丽,胡宏伟,2012;李娟,吴振云,韩布新,2008;吴振云,李娟,许淑莲,2003),但有研究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 (喻婧,李娟,2011),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申腊梅, 2014;孟好薰,周爱林,2014;邢华燕,常青,沈键,崔冬梅,石斌,2006)。在幸福感方面,我国老年人的幸福感不容乐观 (林榕等,2014),也有研究指出老年人的幸福感状况良好,积极情感占优势 (李洁,姚迪,2015;赵科等,2014;胡晓旭,刘化侠,邵明珠,斤长梅,2014;韩布新,李娟,陈天勇,2013;陈嘉贤, 2003)。另外,老年人幸福感没有出现明显的随龄减退 (Diener,1984),只是在具体维度上有争议,如在积极情感维度方面,一些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积极情感随龄减退 (Li,Chen,&Wu,2008),而另一些研究发现是随龄增强 (Clack&Oswald,2008)和基本无变化 (Carstensen,Pasupathi,Mayr,&Nesselroade,2000)。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究竟怎样,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随着老年人幸福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分析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很难对老年人的现实生活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于是,研究者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幸福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首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 (李强,徐玮,李凌,2014;程明明,曹文晶,陈鹏,金静娴,2013;张国琴,王玉环, 2011;吴捷,程诚,2011;化前珍等,2009;汪文新等,2006),但在具体维度上得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研究认为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显著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李洁,姚迪,2015;郑宏志,陈功香, 2005),也有研究认为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雷震,2014;岳春艳,王丹,李林英,2006)。其次,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 (方黎明,2016;林榕等,2014;邓云龙,阳中华,陈向一,2012;邬俊福,2010;张远兰,冯正直,2009;付金凤,庞爱莲,刘美婷,2008)。一项研究提出,8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健康状况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帮助的影响均不显著。最后,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也显著正相关 (Chou,Ho,&Chi,2006;雷震,2014;赵科等,2014;李昆,司晓光,2013;李珊,于戈, 2011;吴捷,程诚,2011;胡宏伟,2011;周罗晶, 2008;陈嘉贤,2004),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幸福感(栾文敬等,2012)。

总之,以往的研究已探讨了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两两之间的关系,但尚未有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而且,相互矛盾的结果和两两之间的相关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社会支持和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很重要的变量?而这个中间变量才是对幸福感有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这是一个关系到老年人幸福感作用机制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可以看到,高社会支持能带来高心理健康水平,但高社会支持不一定带来高幸福感,这可能是导致社会支持对幸福感预测结论不一致的原因。那么,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是否是通过心理健康水平来实现的呢?这有待进一步探讨。基于此,一方面,本研究选取优抚医院疗养对象为被试,探讨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在社会支持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假设心理健康对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同时,社会支持会显著影响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心理健康水平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关注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体现了时代需要和社会进步。在目前我国仅仅有一篇文章关注这类特殊群体的幸福感 (田学军,滕卫,丁兆生,2011)的情况下,本研究着重考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对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既有助于深入揭示三者的作用机制,也有利于加强对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生活世界探究,为贯彻落实优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方法

2.1 被试

以烟台市两所优抚医院疗养对象为研究对象,他们均被评定患有七至十级伤残,无重大精神疾病和记忆与智力损害,自愿且能够回答调查问卷的各项内容,全部为男性,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1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3份,有效回收率为93.6%。被试年龄分布按照国际卫生组织标准划分为初老年 (60-74)9人,占8.7%;老年 (75-89)49人,占47.6%;老老年(90岁以上)45人,占43.7%。文化程度分为文盲29人,小学60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4人。

2.2 测量

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调查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日常生活、家务负担、业余爱好、锻炼身体、身体健康等。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由Kozma和Stones研制,是比较常用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正性情感 (PA)和负性情感 (NA)各5题,正性体验 (PE)和负性体验(NE)各7题,由24个条目组成,采用3级计分,回答 “是”计 “2”分, “不确定”计 “1”分,“否”计 “0”分,总分为PA-NA+PE-NE+24,量表总分范围0~48,得分越高说明幸福感越高。总分≤12分为低幸福感水平,总分≥36分为高幸福感水平,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水平。分半信度为0.718。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采用吴振云等主编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分为性格、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认知功能这五个维度。共50个条目,正向和反向题各25道。其中性格8道题,情绪9道题,适应12道题,人际12道题,认知9道题。每道题回答 “是”计 “1”分, “否”计 “0”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满分50。总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总共10个条目,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第1-4,8-10条:每条只选一项,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如回答 “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 “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总分为十个条目计分之和。总量表及3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96,0.849,0.833。

2.3 程序

充分考虑到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年龄问题,可能会出现识字困难、眼花、耳聋等问题。因此,采用个别测试的办法,并使用统一专业的指导语,对不能自主答题的被试,采用主试读题、被试回答、主试记录的方法进行,当场回收问卷。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整理、核对,剔除无效问卷。所有资料经审核后,采用双人录入的方法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介效应依次检验等方法。

3 结果

3.1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现状

本文统计了103名被试的幸福感得分,并与2014年胡晓旭等人和2013年胡雅楠等人研究中显示的全国常模进行了比较,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幸福感得分与常模比较 (M±SD)

由表1可知,根据MUNSH评判标准,烟台市优抚医院疗养对象被试的幸福感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负性体验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负性情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显示了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以正性情感体验为优势的特点。

3.2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状况

2013年李远等人对1398名重庆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其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见表2。

表2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社会支持得分与对照组的比较 (M±SD)

表2显示,优抚医院疗养对象总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也就是说,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社会支持的描述统计分析发现,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客观支持2~12分,主观支持9~30,支持利用度3~12分,社会支持总分18~48分。

3.3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

2003年吴振云等人对1451名北京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本文以其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

表3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心理健康得分与对照组比较 (M±SD)

表3表明,初老年的心理健康得分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老年和老老年的心理健康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了这两个年龄段的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3.4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

3.4.1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首先,对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两相关均显著 (p<0.05)。对三者具体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维度与幸福感的正性情感维度、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存在显著相关,与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健康的认知能力维度与幸福感的正性体验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维度与幸福感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存在显著相关,与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健康的人际交往维度与幸福感的所有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与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健康的适应能力维度与幸福感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存在显著相关,与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 (结果见表4)。

表4 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社会支持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矩阵

其次,根据相关结果进一步采用回归分析,检验心理健康维度和社会支持维度对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5呈现了回归分析中回归效应显著的模型参数,可以看出社会支持的支持利用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正向预测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维度显著正向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表5 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结果

3.4.2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社会支持对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按照最初的假设建立理论模型,即心理健康水平在社会支持对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据此,进行中介效应的分析,包括整体模型分析和各维度模型分析两部分。本研究采取温忠麟等人2004年提出的依次检验法检验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为了避免变量之间共线性问题,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然后进行依次检验,步骤及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从整体把握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整体模型分析部分,首先,构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关系模型,以各变量总分作为单一的测量指标,验证模型的拟合指数。其次,设定部分分散模型,使用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中各自的维度作为这三个变量的观测指标。

由表6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效应显著,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效应也显著,当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同时对幸福感进行预测时,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减弱,说明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模型见图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 (a^b^/c^+a^b^)为44.03%,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 (a^b^/c^)为78.44%。

图1 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与幸福感间的整体模型

在各维度模型分析上,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维度在客观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模型见图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 (a^b^/c^+ a^b^)为36.91%,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 (a^b^/ c^)为58.49%。支持利用度对幸福感的影响显著,支持利用度对情绪体验的影响不显著,情绪体验对幸福感的影响显著,接下来做Sobel检验,检验发现情绪体验对支持利用度的影响不显著 (Z=0.318,p>0.05),说明情绪体验对支持利用度和幸福感的中介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2 心理健康维度在社会支持维度与幸福感间的分散模型

4 讨论

4.1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

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之一,而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是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重要现实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得分 (28.77±10.23),处于中等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占优势,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田学军等 (2011)研究结果不一致。田学军等人认为优抚对象的幸福感处于中等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本研究对象主要是75岁以上的优抚医院疗养对象,他们一般居住在农村,而已有研究表明了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相对较低 (韩布新等,2013)。第二,根据费斯廷格 (1957)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在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对比,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因为有国家优抚政策给予的支持和照顾,比起那些没有享受优待抚恤的农村老年人感觉生活更满意和更幸福。第三,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快乐观的幸福感理论,即认为老年人正性情感多,负性情感少,生活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幸福感高。

值得关注的是,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负性体验显著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主要可能是社会角色脱离所致。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大都为老年人,他们绝大多数在早年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国家的安全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和牺牲,角色期待高,荣誉感和责任感特别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开始遭受疾病困扰、自理能力下降等困难,他们无法身体力行继续融入社会,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减少,社会角色逐渐脱离,自我效能感降低,诸多压力导致这些老年人出现孤独、失落、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体验,甚至有些优抚对象遭到社会冷落,当年使他们斗志昂扬、倍感光荣的军人身份,如今只留给他们一身伤痛与冷硬的军功章 (荀恒栋,2008)。所以,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负性体验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在对他们的护理工作中,应特别重视调适他们的负性情绪,减少他们因身体机能退化带来的消极情绪。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观支持的水平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烟台市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在社会中受到了更多尊重和理解,主观满意度较高。但在政府、社会组织或者家庭、朋友等提供的客观支持和自身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仍需要加强。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尤其是75岁以上的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这一结果印证了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年龄差异特点,即老年前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老老年期 (吴振云,李娟,许淑莲,2013;周罗晶,2008)。活动理论认为,适宜的身体活动及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有益于自己的角色支持(Lemon, Bengton,&Peterson,1972)和心理健康。当活动超过了老年人的能力时,他们会因为自己无法完成而感到紧张和焦虑。优抚医院疗养对象中有许多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躯体功能较弱,可能会影响其对社会活动的参与,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而且,身体健康自身也会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胡晓旭等,2014)。

4.2 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优抚医院疗养对象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幸福感越强。这一结果与Ryff提出的 “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影响中老年人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致。幸福感的护航模型曾指出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多数属于老年和老老年,认知功能和适应能力等老化,他们会有意缩小社会网络,维持更亲密和更满意的社会关系,与最亲密的朋友和亲属进行最重要的互动,获得最高质量的社会支持,进而幸福感更强。

同时,本研究还显示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越健康,证实了社会支持理论的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普遍的增值作用 (House,Umberson,&Iandis,1988;Warheit, 1979)。程明明等 (2013)曾使用意义建构团体的方法成功提升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最终促进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另外,本研究中发现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越健康,幸福感越高,体现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Ryff提出幸福感的六个维度是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Seligaman进一步指出幸福感的五个核心因素中有三个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如积极情绪、沉浸体验、人际关系。Bowling和Browne(1991)的研究结果也显示8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健康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帮助的影响不显著。

在中介作用的整体模型中,本研究不仅证实了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对幸福感有促进作用,也证实了社会支持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对自身幸福感产生影响部分是通过心理健康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的。这一结果也可以解释以往研究中社会支持对幸福感预测作用不一致的现象。因为社会支持仅仅是幸福感的外在动机,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作为载体,其对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幸福感的影响是较难实现的。因此,社会支持可以促进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让优抚对象感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进而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在部分分散模型中,本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维度在客观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幸福感是一种特定情感启动过程,无论是快乐论的幸福感,还是实现论的幸福感,都离不开积极情绪这种特定成分。而且,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 “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通过平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维护心理健康(Li,1998)。所以,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情绪体验维度方面。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维度显著预测情绪体验维度和幸福感。客观支持主要是指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的存在与参与。有研究得出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最主要的因素,也有研究得出经济收入 (白岩岩,王裕明,蔡玫珠, 2015;王璇,罗浩,2013)、居住环境 (Phillips,Siu, Yeh,&Cheng,2005)等客观支持直接或间接影响老年人的自尊心、自信心(Ada,2005)、自我肯定(胡晓旭等,2014)和幸福感。 “没有优抚对象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国家与社会一直高度重视提高广大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物质生活质量,建立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改善优抚对象住房质量,全面实施医疗减免政策和救助政策,这些客观支持能让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优抚对象真实地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重视,体验满足和快乐。

总之,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优抚医院疗养对象基本是老年人,他们害怕孤独,渴望尊重和理解,尤其是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重大牺牲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原有的那份骄傲和自豪渐渐退去,步入老年越来越深地体验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孤零,他们实质上比以往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心理的关怀和对人生的圆满肯定。党和国家在优抚制度上不断完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这些曾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而奉献自己的人们安度晚年。因此,如果想提升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不仅仅需要增加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等客观支持,更重要的是提高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换句话说,社会保障及优抚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做中介,只有提高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优抚医院疗养对象才能更深刻体验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注、关爱和关怀,体验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得分为28.77±10.23,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即相对于普通老年人,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社会支持低。 (2)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3)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其幸福感。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维度通过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维度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预测其幸福感。

白岩岩,王裕明,蔡玫珠.(2014).上海市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35(6),1670-1671.

陈嘉贤.(2003).澳门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幸福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

程明明,曹文晶,陈鹏,金静娴.(2013).意义建构团体对家庭照顾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心理与行为研究,11(5),660-665.

邓云龙,阳中华,陈向一.(2012).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36(12),3501-3503.

方黎明.(2016).社会支持与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55(1),54-63.

付金凤,庞爱莲,刘美婷.(2008).城市老年居民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研究.成人教育,24(3),84-85.

韩布新,李娟,陈天勇.(2013).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9,20-25.

胡宏伟.(2011).我国老年人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37(6),145-152.

胡晓旭,刘化侠,邵明珠,斤长梅.(2014).泰安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护理研究,28(6),2073-2074.

化前珍,徐巧玲,陈长生,关锐,马艳,王波,范燕燕,郑晓莉. (2009).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0(22),2682-2684.

雷震,江虹,尹世平,丁娟,潘芳.(2014).积极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幸福感水平的影响.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52(2),93-96.

李洁,姚迪.(2015).老年人总体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3(6),889-892.

李娟,吴振云.韩布新.(2008).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 (上卷).

李崑,司晓光.(2013).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 (下册).864-865.

李强,徐玮,李凌.(2014).老年人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2(4),688-690.

李珊,于戈.(2011).移居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7(6),776-777.

林榕,宋继红,杨贵芳,彭云珍,李媛,罗丽琴.(2014).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 34(12),3426-3429.

栾文敬,杨帆,串红丽,胡宏伟.(2012).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42 (3),75-83.

孟好薰,周爱林.(2014).浙北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31(1),435.

申腊梅.(2014).十年来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综述.前沿, (353),137-139.

田学军,滕卫,丁兆生.(2011).502例重点优抚对象幸福感指数调查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3(24),3018.

汪文新,毛宗福,扬玉茹,李贝,肖瑛,倪俊婷.(2006).不同供养环境对农村五保老人心理健康影响.中国公共卫生, (4), 395-396.

王漩,罗浩.(2013).无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老年学杂志,33(1),149-150.

吴捷,程诚.(2011).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满足状况、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34(5),1130-1136.

邬俊福.(2010).城乡老年人亲子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8(7),822-824.

吴振云,李娟,许淑莲.(2003).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3,713-715.

邢华燕,常青,沈键,崔冬梅,石斌.(2005).河南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5(5),506-507.

熊敏鹏.(2004).社会保障学.北京,机械出版社,1.

许琳.(2005).社会保障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荀恒栋.(2008).新 《条例》对优抚对象拓展了哪些社会优待范围和内容?.中国民兵,(2),49.

喻婧,李娟.(2011).全国首次老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社会工作,29(l0),17-18.

岳春艳,王丹,李林英.(2006).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中国临床康复,10(18),53-55.

赵科,谭小林,文晏,曹国兴,张代江,李远.(2014).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 11(18),2513-2515.

张国琴,王玉环.(2011).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31(11),2070-2071.

张远兰,冯正直.(2009).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和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5(4),289-291.

郑宏志,陈功香.(2005).314名城市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4(9),820-821.

周罗晶.(2008).广州老年人心理健康指数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8(24),2463-2465.

Ada,F.C.(2005).Income and well-be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arison income effec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5-6),997-1019.

Bowling,A.,&Browne,P.D.(1991).Social networks,health,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mong the oldest old in London.Journal of Gerontology,46(1),20-32.

Carstensen,L.L.,Pasupathi,M.,Mayr,U.,&Nesselroade,J.R.(2000).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everyday life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9(4),644-655.

Chou,K.L.,Ho,A.H.,&Chi,I.(2006).Living alone and depression in Chinese older adults.Aging&Mental Health,10(6),583-591.

Clack,A.E.,&Oswald,A.J.(2007).The curv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ge.Unpublished paper. University of Warwick.

Diener,E.(1984).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95 (3),542-575.

Festinger,L.(1957).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ouse,J.S.,Umberson,D.,&Iandis,K.R.(1988).Structures and process social suppor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4 (20),293-318.

Lemon,B.W.,Bengton,V.L.,&Peterson,J.A.(1972).An exploration of the activity theory of aging,activity typ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in-movers to a retirement community. Journal of Gerontology,27(4),511-523.

Li,Q.(1998).Social support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health. Tianjin Social Science,(1),67-70.

Li,D.M.,Chen,T.,&Wu,Z.Y.(2008).An exploration of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Chinese oldest-old.In:Y.Zeng, D.L.Poston,D.A.Vlosky,&D.Gu(Eds),Healthy longevity in China, Dem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Springer Netherlands,347-356.

Phillips,D.R.,Siu,O.L.,Yeh,A.G.,&Cheng,K.H.(2005).The impacts of dwelling conditions on older persons′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hong kong: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Social Science&Medicine,60(12),2785-2797.

Warheit,G.J.(1979).Life events,coping,stress,and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The American Jour nalofPsychiatry,136 (4B),502-5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s and Special Care Hospital Wellness Objects′Well-being:The Mediation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Kong Haiyan,Wang Huipi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Ludong Normal University,Yantai 264025)

This study tried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in special care hospital wellness targets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ental health,social supports and well-being with Senior Citizen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the Social Supports Revalued Scale and 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dland Scale of Happiness.Participants were 110 special care hospital wellness target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number of valid data was 103.The results showed:1)Well-being of special care hospital wellness targets was in the medium level,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upports were in the low level;2)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upport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well-being;3)mental health level could mediate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and the objective supports could partially predict well-being through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special care hospital wellness objects,well-being,the social supports,mental health.

B849

2016-1-12

孔海燕,E-mail:haiyank_2008@163.com。

猜你喜欢

优抚疗养幸福感
社会优抚审计: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社会优抚基金收支现状研究
社会优抚基金收支现状研究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息烽温泉——中国著名疗养温泉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