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通便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经验探讨

2017-01-14练志明胡玉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6期
关键词:温阳通承气汤肠梗阻

练志明 胡玉萍

温阳通便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经验探讨

练志明 胡玉萍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中医治疗方面临床多采用以承气汤为主的泻下通腑法,然而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该方只能达到短期的通腑作用,其峻猛的泻下作用反而损伤机体正气,不适合长期服用调理肠道功能,本院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温阳法治疗该类肠梗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例举3例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以资佐证。

温阳通便法;粘连性肠梗阻;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等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又被称为关格、肠结等[1,2];在临床上主要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会导致患者的肠管出现粘连,进而发生扭曲,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并且肠内容物的走行方向也会发生进行性的改变,最后出现梗阻现象;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不易根治,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导致粘连更加严重[3-5]。本文为了研究温阳通便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对3例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治疗原则

肠结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脏腑的气血被阻滞,导致传导出现障碍,发生清浊不分的现象,最后淤积在肠内,进一步发展为肠结,最后导致患者出现便闭的现象。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上一般为本虚标实,虚是指患者术后出现脾肾阳虚,实是指患者出现积食、热郁、湿阻等现象[3]。肠结形成后会加重患者的肠腑气机不畅,导致瘀血的出现,由于肠结形成,变为不通,故出现腹痛、腹胀等临床表现[4]。本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阳通便,济川煎主之。

2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女,65岁,2016 年4 月15 日就诊。主诉:上腹胀痛5 h伴肛门停止排便3 d。患者2016 年3月28 日行“乙状结肠扭转手术”,1周前患者因 “粘连性肠梗阻”住院治疗,经用大承气汤攻,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1 d后患者再次出现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无发热,进食少许流质,稍觉胀满感,晚上至本科就诊,拍腹部立位片提示:左腹部见小气液平面。拟诊为“粘连性肠梗阻”收入院,入院后再行大承气汤攻下腹胀痛缓解,但每于进食后腹胀痛再次出现。患者舌红,苔薄白少津,脉弦。细思患者术后多次攻下正气已虚,证属:肾虚津亏。治法:温肾益精,润肠通便。处方:济川煎加减。肉苁蓉25 g,川牛膝10 g,火麻仁30 g,枳壳10 g,升麻5 g,泽泻10 g,麦冬10 g,当归10 g,生地黄12 g,桃仁10 g。3剂,药毕,患者已正常进行排气和排便,腹部疼痛逐渐缓解,进流质食物时未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对患者进行腹部立位片复查时发现局部肠段积气出现扩张现象;患者进半流饮食时无胀气感出现,腹部疼痛未发作;大便1次/d,已成型;嘱咐患者口服以上处方7 剂,以巩固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精神良好,食欲明显增加,1个月后体重增加2 kg,未出现复发现象。

病例2:患者男,34岁,因腹胀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 d于2016年5月29日入院,1年前因外伤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保守治疗无效后于2016年6月1日在本院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10 d仍出现反复腹胀痛及呕吐,以进食后加重,空腹时减轻。考虑为患者脾肾出现阳虚现象,即脾失健运,出现食积,附于肠道,发展为肠结,进而导致脾虚气滞,并且患者腹部会感到胀满感;治法:温肾益精,润肠通便。处方:济川煎加减。经服药1周,进食后腹胀满感消失,14 d后痊愈出院。

病例3:患者男,36岁,因3年前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手术,出院常规出现腹胀痛不适,拟胃病治疗,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一直服胃药治疗,腹痛时好时作,未能根治。于2016年3月7日来本院诊治,舌红,苔薄白少津,脉弦。细思患者反复发作,伴有腹胀,当属:肠粘连,证属:肾虚津亏。治法:温肾益精,润肠通便。处方:济川煎加减。肉苁蓉15 g,牛膝10 g,火麻仁10 g,枳壳10 g,升麻5 g,泽泻10 g,当归10 g,熟地20 g,白芍20g,冬瓜仁10 g。5剂,药毕,患者腹痛明显缓解,进食流质饮食无恶心呕吐。随访3个月腹痛未再发作。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把它称为:“关格”(关:下不得出,格:上不得入),在中医学中大小肠是一种传化之腑,主要是为饮食传化,有着通则用,通则顺的意义[4,6-9]。患者的肠腑气机出现不通畅、不通现象,继而发生腹痛[5,10-12];出现腹痛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肠道出现闭塞,导致传导失司,进而引起胃肠内容物不能顺利下行,出现浊气上逆的现象,最后发生呕吐;腹胀患者会出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停于中焦的现象,导致肠蠕动不能正常进行,患者的大便和肠气不能排出,最后会出现便闭的临床表现;当患者的梗阻不能消除时解除,会出现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的表现,最后导致高热、腹痛等临床症状。西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一般是采用手术治疗,但是采用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再次出现粘连梗阻[13-15]。最后变成恶性循环,导致粘连更加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保守治疗,曾有学者研究,术后早期肠梗阻,应用保守治疗,治愈率较高,并且再次复发率较低,由此可见手术治疗并不是阻止梗阻复发的主要手段[6,16]。

中医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着十分悠长的历史,其疗效已经被多家医院实践证实,中医治疗有着辨证论治的特点,阳明腑实,血行瘀滞则是粘连性肠梗阻诸多分型中的一种;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阳明腑实,血行瘀滞是粘连性肠梗阻分型中的首位,占50%以上[7,8];古代时的医家对粘连性肠梗阻早有认识,他们通过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创造了许多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良方,这些药方中不乏使用至今的经典,如防粘连汤(川楝子12 g,乌药12 g,元胡9 g,厚朴9 g,赤芍9 g,当归12 g,枳壳9 g,大黄15 g,炒莱菔子12 g,芒硝6 g)、大承气汤(芒硝12 g,枳实15 g,厚朴12 g,大黄10 g)、大建中汤(蜀椒10 g,党参15 g,干姜6 g)、五仁汤(柏子仁15 g,杏仁10 g,火麻仁15 g,郁李仁20 g,瓜蒌仁20 g),但是各医家均自己的认识,在药方上不尽相同,因此在临床上将中医辨证论治和中成药相结合,摸索出一种专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中成药,以温阳通便法作为诊治药物,并加生地进行滋阴补血,标本兼顾,通腑不伤正,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75.

[2]唐志安.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93.

[3]吴伟兵,陈刚,张敏剑.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40例.中医杂志,2012,53(8):697.

[4]武德顺.济川煎加减联合灸法治疗阳虚型老年性便秘的疗效观察.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6):78-80.

[5]石兰岚,吴远鹏,杨拯,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的Meta 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107-110.

[6]李珍,洪阳春,钟小玲,等.中药灌肠、外敷、针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 的影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0):202-204.

[7]周文浩,罗由平,刘宁.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1,15(4):107-109.

[8]李扬.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2 例临床分析.天津中医药,2008,25(6):468-469.

[9]徐国源,卜迟文.41例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疗效分析.当代医学,2014(20):43-44.

[10]王静,唐纯志.中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研究进展.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90-91.

[11]刘东波.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2):1558-1560.

[12]张旗,盛卫星,杨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述要.河南中医,2013,33(4):580-583.

[13]谭爱平.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中医药导报,2010,16(4):97-98.

[14]张殿臣,杨大奎.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00-1401.

[15]张永梅,张小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73-174.

[16]黄汇丰,任列钰.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48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948-19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6.090

2017-01-21]

510800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猜你喜欢

温阳通承气汤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基于Sema3A/NRP-1/PlexinA体系探讨温阳通络方拮抗类风湿关节炎嗜神经侵袭的机制*
温阳通络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理论探讨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温阳通络方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