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热灸治疗颈椎病典型病例报道
2017-01-14旦正项秀
旦正项秀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藏医热灸治疗颈椎病典型病例报道
旦正项秀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颈椎病;白脉病;藏医热灸
藏医灸疗法是藏医四大疗法中外治疗法范畴,热灸疗法是藏医灸疗中的疗法之一。在藏医巨著《医学四续》中专章论述艾灸疗法的功效等内容。在临床应用中灸疗分类很多,作为灸疗中的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艾灸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对多专科疾病有广泛的使用价值。藏医学根据疾病性质将所有疾病分型为热性疾病和寒性疾病,艾灸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性疾病,培根及隆引起的寒性疾病,譬如颈椎病、腰椎病及坐骨神经痛、胃寒、胃火衰竭、慢性腹泻、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寒性胃肠道疾病,另外对寒性泌尿系统、妇科、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及老年性疾病等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藏医传统艾灸灸法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四种,即煮灸、烧灸、热灸、温灸,由于现代人的美容观念的增强,临床艾灸疗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热灸和温灸为主进行治疗。
颈椎病是藏医杂尕尔乃即白脉病范畴,是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等因素作用下导致的一种疾病,大多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藏医病名为杂尕尔乃即“白脉病”。藏医认为白脉及神经的根源在于人脑,从人脑像树根一样向下分解并工作的神经有19个,这些神经的分支向内链接于五脏六腑,向外链接于头颅和四肢。
1 典型病例
患者尕某,女,46岁,祖籍青海,藏族,家属,于2017年3月6日就诊。主诉:颈肩部疼痛,右侧上肢放射性痛、发麻伴有头痛、头晕1年,加重2月余。现病史:患者自述1年前劳累引起头痛、头晕、颈肩部疼痛,右上肢放射性痛,发麻及感觉障碍、自感握力减退,偶有耳鸣现象,曾通过几家医院服药治疗效果不佳。2月前因不明原因病情加重,颈肩部疼痛及右上肢放射性疼痛、发麻,头痛偶有头晕及耳鸣,导致夜晚睡眠欠佳。既往无其他慢性病。否认家族有相同病史。辅助检查:DR拍片检查显示颈椎3~5骨质增生改变。查体发现枕后部“达和豆”、“加卸”、“然那”及“大椎”(藏医称安董当布)等神经分布的头颈部和肩部穴位压痛明显。浮脉,舌质红,舌苔薄黄。
治疗:藏医认为,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有饮食、行为起居、药物及外治疗法4种,一般而言,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亦不同,四大疗法的治疗次序也不同。总体而言,轻度疾病可通过饮食和行为起居调节和改变可以得到痊愈,中度疾病可以通过药物口服及外用进行治疗可以得到痊愈,重度疾病则要首选外治疗法(艾灸、药浴、热敷等)进行彻底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可以得到痊愈。此次笔者对颈椎病采用热灸为主配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以饮食和行为起居为辅助疗法。
热灸疗法:主要取达和豆、加卸、然那、大椎和阿内桑5种白脉穴位,第一次热灸以上每个穴位共灸5柱,第二次每个穴位共灸7柱,第三次每个穴位共灸5柱,每间隔1周热灸治疗1次,共治疗3次。
药物疗法:选用十三味鹏鸟丸,清晨空腹,1粒/次;如意珍宝丸,早饭后口服,3粒/次,五鹏丸,早饭后口服,5粒/次;五味金色散,中午饭后口服,1勺/次;八味獐芽菜丸,中午饭后口服,4粒/次;二十四味沉香丸,下午口服,3粒/次;二十味沉香丸,晚上口服,4粒/次。15日为1疗程。
饮食医嘱:对于颈椎病饮食方面主要注意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控制。
行为起居遗嘱:就诊时给予患者行为起居方面的注意事项及介绍颈椎锻炼方法和颈椎操的锻炼方法,避免长时间坐位及劳累。
2 小结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行改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压迫或刺激邻近神经、脊髓、血管等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病症。藏医认为神经即白脉当中流动着“隆”(与中医的气有相似性),“隆”的本质为寒性,藏医认为寒性疾病是艾灸治疗的适应症,因此对颈椎病采用艾灸疗法治疗。热灸疗法是艾灸疗法之一,具体治疗方法是,首先选择颈椎病患者的“达和豆”、“加卸”、“然那”、“大椎”和“阿内桑”5个艾灸穴位,在患者的病变部位相对应的艾灸穴位上经过加工好的医用艾柱后点燃,通过艾柱燃烧的渗透作用,使热能通过穴位传导至病变部位,达到舒筋通络,散寒止疼效果。此次笔者对颈椎病通过热灸为主,口服药物为辅助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头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头痛、头晕、颈肩部疼痛、右上肢放射性痛及发麻症状基本消失。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颈椎病可采用热灸疗法配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热灸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有很广的临床研究和推广价值。
[1]宇妥·元丹贡布.医学四续[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2]青海省藏医院.藏医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S].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4.
[3]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R291.4
B
1006-6810(2017)07-0038-02
2017年3月30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