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信教授临床运用四逆散经验
2017-01-14吴亚鹏刘亚辉王华男
高 青,吴亚鹏,刘亚辉,王华男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名师高徒·
孙玉信教授临床运用四逆散经验
高 青,吴亚鹏,刘亚辉,王华男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孙玉信教授系河南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多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深究各家学说,尤对仲景学说研究颇多。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具有药少而精、配伍严谨的特点,但终究药味太少,治疗范围有限。孙教授在深刻把握四逆散方证内涵的基础上,多将其与相应的时方结合,如此“古今接轨”,既补充了四逆散的不足之处,又大大扩展了其运用范围。
四逆散/治疗应用;古今接轨;孙玉信;中医师;验案
孙玉信教授系河南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多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深究各家学说,尤对仲景学说研究颇多。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孙教授临床运用四逆散经验介绍如下。
1 方证分析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第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1]该方由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4味药组成,主治阳气郁滞所致的手足不温,或伴腹痛、下利等症。四逆者,四肢逆冷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各种原因导致的阳气不能达于四末,皆可发为四逆。本方所治之厥逆,乃是由于肝郁气滞、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所致,属“郁证”范畴。《伤寒论》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故以柴胡散阳邪,枳实理气泄热,白芍收元阴,甘草调逆气。诸药合用,共成透邪解郁、疏肝理气之剂。正如《医宗金鉴·伤寒论注》所言:“按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如阴寒而四逆者,非姜、附不能疗。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故以柴胡凉表,芍药清中。此本肝胆之剂,而少阴用之者,为水木同源也。以枳实利七冲之门,以甘草和三焦之气,气机宣通,而四逆可痊矣。”[2]
2 临床运用思路
孙教授认为:四逆散临床运用时需认真把握“四逆”这一法眼。四逆者,四肢逆冷也。少阴为阳气的根本,四肢亦为诸阳之本,少阴的阳气必须要达于四末,这是少阴的生理特点。清代钱潢言:“人身阳气,起于足少阴之涌泉。故《灵枢》云:‘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常从足少阴出入者也。’所以少阴肾中命门真阳之气,游于一身而布化,则为三焦,达于皮肤而固密,则为卫气。邪在少阴之里,无论寒热之邪,皆足以阻绝二气之流行。盖阴血无阳气,则无以流行。阳气无阴血,则无以附丽。二者相依,并行不悖,顷刻不离……若热内郁,邪气阻绝,则阳气不达于四肢,故亦有厥逆之变。”[2]本方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少阴阳气郁滞、不能达于四末而致,治疗上只需疏达少阴郁滞之阳气即可。方中柴胡、枳实、白芍、甘草均是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药物。肝肾同源,少阴郁滞导致肝气受郁、脾化无权,少阴之阳气不能游布周身,故通过疏理肝、脾2脏来起到调理少阴枢机的作用。临床以肝气郁滞,或兼有痰、食、湿、热内阻,使四肢失于温养为辨证要点。
此外,四逆散证为少阴疑似证,病证范围很广,涉及上、中、下三焦。此从《伤寒论》原文中就可以看出,在上可见“咳,或悸”,在中可见“或腹中痛”,在下可见“或小便不利,或泄利下重”。 此皆由于阳气郁遏、气机不畅所致。因此,临床运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四逆这些症状,从而限制了本方的运用范围;而是应时刻把握肝脾气滞、阳气郁遏这一方证本质。四逆散虽然药味精当、配伍严谨,但终究药味太少、疗效有限。孙教授临床运用此方时,多从实际出发,将该方与时方巧妙的结合,用时方以补古方之不全,用古方以补时方之纤弱[3],使原方疗效更强,主治范围更广。
3 病案举例
3.1 四逆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
患者,女,49岁,2015年8月12日初诊。主诉:胸痛2周。症见:阵发性胸闷、胸痛,呈胀痛,与饮食、劳累无关,可自行缓解,纳眠可,二便调,口中和,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①冠心病;②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辨证为肝郁气滞、痰浊瘀阻证。治宜行气化痰,宣痹通脉。方予四逆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加减,处方:柴胡10g,枳实10g,白芍20g,瓜蒌15g,薤白10g,清半夏10g,丹参30g,白檀香6g(后下),砂仁10g(后下),甘松15g,甘草6g,郁金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5年8月19日二诊,患者胸痛明显减轻,但出现大便稍溏。守上方,去瓜蒌,加白术15g,继服7剂,病愈。
按 本例患者以胸痛为主诉,病属“胸痹”范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考虑其为肝郁气滞,痰湿、瘀血阻于胸中,导致胸阳闭塞所致。四逆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加减方中四逆散调畅胸中气机,瓜蒌薤白半夏汤温散胸中寒痰浊阴,丹参饮加郁金、降香开通胸中闭塞之血脉。诸药合用,使胸中气机条畅,浊邪得以消散,心脉得以温痛,则胸痛自愈。若单用四逆散或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任何1方,则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3.2 四逆散合枳壳青皮饮、柴胡疏肝散
患者,女,37岁, 2013年10月5日初诊。主诉:胃胀2d。症见:胃胀,腹大胀满,纳呆,嗳气时作,大便干、1~2d一行,小便调,眠差多梦,口中和,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不完全型肠梗阻。中医诊断:气鼓,辨证为肝气不疏、气滞胃肠证。治宜疏肝破气,通腑除胀。方予四逆散合枳壳青皮饮、柴胡疏肝散,处方:柴胡10g,枳实15g,白芍20g,川厚朴30g,槟榔10g,大腹皮30g,杏仁10g,炒莱菔子10g,青皮10g,川芎10g,陈皮10g,香附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诸胀愈。
按 本案是典型的气臌病案,气臌是指气机壅滞而致的臌胀。案中“胃胀,腹大胀满”为主要症状,伴有纳呆、嗳气、大便干等症状。孙教授认为:肝郁气滞乃本病基本病机。患者暴怒伤肝,木郁土壅,肝脾气滞,故见胃腹胀满;脾胃气滞,传导无力,故见纳呆、嗳气、大便干等。给予四逆散合枳壳青皮饮、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调理肝脾。方中四逆散疏肝理气,调理肝脾;合柴胡疏肝散、枳壳青皮饮以增强其疏肝理气的力度;再加大腹皮宽中下气;川厚朴、槟榔、炒莱菔子行气消胀;杏仁润肠通便;甘草健脾和中。诸药合用,使肝脾气机恢复正常,则肿自消矣。
3.3 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患者,女,62岁,2014年11月19日初诊。主诉:肝区胀痛1a余。患者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10a。症见:肝区胀痛,口干不苦,小便黄,大便调,纳眠可,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诊断:肝着,辨证为肝郁气滞、痰瘀阻络证。治宜行气活血,化痰通络。方予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处方:柴胡10g,枳壳10g,白芍20g,延胡索10g,川楝子6g,陈皮10g,半夏10g,郁金10g,茯苓30g,香附10g,川芎10g,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2015年12月27日二诊,患者肝区胀痛不明显,守上方,再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 本例患者有长期肝炎病史,导致肝气疏泄失常,日久引起肝经气血郁滞,故见肝区胀痛;肝木克土,导致脾失健运,痰湿停滞,故出现舌苔厚腻。孙教授结合患者症状和舌、脉象,辨证其为肝郁气滞、痰瘀阻络。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方中四逆散疏肝理气,调和肝脾;合金铃子散既可加强疏肝理气之力,又可活血止痛;加陈皮、半夏、茯苓有二陈汤之意,燥湿化痰;加香附、川芎以加强理气活血之力。诸药合用,使肝经气血通畅,则肝区胀痛自愈。
[1]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19-220.
[2]吴谦.医宗金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7.
[3]钱潢.伤寒溯源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210.
[4]刘渡舟.伤寒论临证指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59.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7)01-0047-03
R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1.22
2016-11-09;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