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结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多发性脂囊瘤38例*
2017-01-14陈纯涛
曾 慧,陈纯涛,黄 蜀,
(1.西南医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皮肤科,四川 成都 610031)
火针结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多发性脂囊瘤38例*
曾 慧1,陈纯涛2,黄 蜀1,2
(1.西南医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皮肤科,四川 成都 610031)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多发性脂囊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火针直接点刺瘤体顶端,破坏囊肿细胞,挤压排除囊内容物,术后加用艾灸加强消瘀散结,加速皮损消退。结果:38例患者治疗半年后观察疗效,治愈35例,复发3例,复发患者经再次治疗后痊愈,1次治愈率92.11 %,2次治愈率100 %。结论:火针结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多发性脂囊瘤,治愈率高,创伤小,不留瘢痕,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多发性脂囊瘤;火针;艾灸
多发性脂囊瘤又名多发皮脂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男性,临床特征为多发性大小不一的肤色或浅黄色囊性结节,本病皮损发生部位分布不一,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尤其是胸骨区,也可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臀部及外阴等处,亦有肢端异位型和面部丘疹变异型的报道[1]。虽然本病对身体危害小,但发于面、颈部及腹部暴露部位,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地位。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可遗留明显瘢痕,影响患者容貌。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8例多发性脂囊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火针结合艾灸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均来自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门诊病区,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16岁~40岁,平均26岁;病程2 a~10 a,平均4 a;分布部位:额部5例,前胸18例,颈部10例,颈部及腹股沟区5例;皮损平均数目30个。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中多发性脂囊瘤的临床特征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中医气滞血瘀症型诊断拟定。①皮损为大小不一的囊性结节,高出于皮肤,直径约数毫米至 2 cm 不等,呈肤色或浅黄色,表面光滑,质软或硬,可以推动,可挤出油状皮脂样物质。②好发于前胸中下部,也可侵犯面额、耳、眼睑、头皮、臂、躯干与大腿等处、偶见于外阴与腋窝。③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局部可见毛囊角栓,真皮内可见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的囊肿,囊壁内有嗜伊红均质化角质物,壁周可见少量皮脂腺小叶。诊断:多发性脂囊瘤。④气滞血瘀型:肝气郁结及心烦不安。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缓。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及瘤体钙化者;③畏针者;④精神病患者;⑤合并有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⑥经期、妊娠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火针疗法
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患处,常规消毒后,选择粗火针,将针身烧纸透红至发白时,迅速垂直刺入瘤体顶端,火针刺入瘤体后应稍加转动,扩大创面,随后拔出火针,根据瘤体大小点刺3针~5针,用棉签稍加挤压,排除囊内淡黄色的油性糊状内容物。瘤体<50个可1次完成,>50个分2次~3次完成,每2周治疗1次。
2.2 艾灸疗法
在火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悬灸,将清艾灸的一端点燃,置于火针点刺后的皮损上端2 cm~3 cm处,使患者感觉皮损有温热感而无灼热感为宜,每次施灸2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7 d。感觉皮损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热感为宜。如患者当天有火针治疗,则于火针治疗完毕后再行艾灸疗法。如当天无火针治疗,则直接行艾灸治疗。
3 疗效分析
3.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自拟)
综合疗效评价以皮损情况计算有效率,有效率(%)=(疗前总积分-疗后总积分)/疗前总积分×100,分四级判定。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皮肤变平仅留有色素,皮损总积分为0;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70 %≤皮损总积分减少﹤100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30 %≤皮损总积分减少﹤70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皮损长大,皮损总积分减少﹤30 %。
3.2 治疗结果
所有瘤体均经1次治疗半年后观察疗效,38例中35例1次治愈,3例瘤体少量复发,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有10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炎症后色素沉着,3个月后自行消退,无1例遗留瘢痕。1次治愈率92.11 %,2次治愈率100 %。半年后随访均无复发。本疗法治疗多发性脂囊瘤疗效满意。
4 讨 论
本病属祖国医学“肉瘤”范畴,病因可分为气、血、寒、热、痰、湿、阴毒凝滞瘀阻而致。中医学认为,气滞血瘀型多发性脂囊瘤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如《医林改错》所言“血瘀于皮里”,血液经络失于调和,经络阻塞,瘀血积滞凝结而成瘤。气滞为因是整体表现,强调肝郁气滞,而血瘀为果则体现在局部,血瘀于皮下凝结成瘤。
根据以上对气滞血瘀型多发性脂囊瘤的认识,使用火针配合艾灸治疗,利用火针本身的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效,配合艾灸可加强消瘀散结之功,巩固疗效,杜绝日后复发之隐患。
《针灸聚英》中指出“凡癥块结积之病,甚宜火针”。《景岳全书》提出“痈疽为患,无非气血壅滞,留结不行之所致,凡大结大滞者,最不易散,必欲散之,非借火力不能速也”。火针的作用,一借火助阳,二开门祛邪,三以热引热[4]。火针借助火的外力加热针体,点刺局部皮肤损害,以热引热,借火热强开外门,内散壅结之毒邪,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使外在有形之邪气得意疏散,火针点刺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能极好发挥软坚散结、消痈祛腐、活血逐瘀之效。选用火针治疗多发性脂囊瘤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而结合艾灸的温热刺激,不仅可预防感染,促进囊壁结痂脱落,温助人体之阳气,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还加强了消瘀散结、行气活血之功,加速皮损消退,缩短病程,减少瘢痕和色素沉着的形成。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曾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见艾灸治疗范畴广泛,早受古代医家认可。
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对多发性脂囊瘤患者治疗前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并与其沟通,皮损数目少的一次性治疗,数目多可分次治疗。火针治疗按先面颈部暴露部位,后躯干部等非暴露部位治疗。火针操作时针尖在酒精灯中焰烧至白炽为度,此时针尖温度可高达600 ℃~800 ℃,迅速点刺脂囊瘤顶端,刺破囊壁为度,根据脂囊瘤大小可以点刺3针~5针(点刺针数不宜过多,以利于修复减少瘢痕和色素沉着的形成),利用高温尽可能破坏囊壁细胞(导致组织变性、凝固、坏死),如果囊壁破坏不彻底,尽管囊内容物已经排净,还会产生新的内容物,从而形成新的囊肿。排除油性囊内容物时,不能过度挤压,以免遗留隆起性瘢痕,影响美观。术后再次消毒,伤口痂壳脱落前禁止沾水,避免感染和留下色素沉着。
火针结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多发性脂囊瘤的优点:治愈率高,创伤小,方法简单,易操作,治疗成本低;术后不留瘢痕,不影响外貌;特别适合于暴露部位多发性脂囊瘤。但此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囊内容物钙化的多发性脂囊瘤不适合。
[1] 卢泽军,王培光.多发性脂囊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11):989-99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赵 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50-1551.
[4] 刘保延.火针[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修回日期:2016-12-22
本文编辑:李 昕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编号:2014K038)。
R758.73+9
D
1006-978X(2017)01-0039-02
曾 慧(1986-),女,汉族,西南医科大学2014级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皮肤病。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