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壮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2017-01-14容小翔
钟 鸣 容小翔
(1.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2.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其病原体为HIV,亦称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HIV 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经以下 3种途径传播:性接触 (包 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血液及血制品 (包括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和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HIV。[1]
该病1981 年在美国率先被发现,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被称为“超级癌症”。
1 壮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艾滋病(壮文名:Aiswhbing)是一种新发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壮医历史上虽无艾滋病之名,但根据其潜伏期较长,病情持续进展,病状起伏多变,最终以全身阴阳气血虚损殆尽为主要病理过程,从其传播方式、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来看,艾滋病应归属于壮医“瘴病”、“疫病”、“虚病”等范畴。
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较为详细地记述了瘴疾的壮医治疗方法,而且指出了瘴的病因病机:“盖天气郁蒸,阳气宣泄,冬不闭藏,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日受其毒,元气不固,发为瘴疾。”[2]“日受其毒”,既可以是传统的口鼻而入,也可以是通过血液传染途径而感染;“元气不固”,既是瘴病之引发因素,也是瘴病久治不愈的严重后果。从艾滋病的发病过程来看,与壮医所言的“瘴病”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壮医认为,凡疫必有毒,其毒必传染。所谓毒,是对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毒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痧毒、瘴毒、蛊毒、风毒、湿毒、热毒、寒毒等。毒之所以致病,一是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邪毒,邪毒也可损伤正气,两者争斗,正不胜邪,则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3]。自然界产生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可导致人体剧烈病症的致病物质,壮医称为疫毒。由疫毒引发的传染病,称为疫病。疫毒是一种毒性暴烈、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病因,是一种邪气非常凶烈的毒素。而引起艾滋病的疫毒,比一般疫毒更为凶险,染之则难以根除。壮医认为,艾滋病疫毒具有广泛性、隐藏性、骤发性、火热性、酷烈性、善变性、趋内性、顽固性等特点。其致病之后,可致多个脏器虚损,毒散全身,化寒化热,兼湿兼热,虚实错杂,长期潜伏,骤然发病,恶化迅速,难以治愈等特点。
艾滋病是一种高致病性、高传染性的难治性疫病。HIV为疫毒之一种,其通过破损之肌肤、生殖孔道传染他人,或由母体通过咪花肠(胞宫)传给胎儿。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疫毒”,可谓极度嗜血,见血即染,藏于三道二路、脏腑经脉深外,养精蓄锐,择机而发,一发而不可收拾。
早期(急性期)感受疫毒之时,一般没有特异性症状,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才能得知;中期(无症状期),可因疫毒渐长,影响五脏六腑,阴阳气血渐现不足,使机体预防普通毒邪的功能减弱,或影响气道、谷道或水道的功能,气血阴阳渐亏,患者易于感冒、腹泻等,且比常人难以康复;后期(艾滋病期),疫毒炽盛,机体抵抗力大大减弱,毒邪深入三道二路和经脉,随经脉扩散,直接毒害脏腑,全身气机不行,三道两路功能障碍,疫毒与痰毒、瘀血等结成肿块,百病渐生;终末期(艾滋病期)之时,疫毒盛而不衰,而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涸竭,终至身亡。艾滋病患者终因全身衰竭而亡,壮医认为其也是“虚病”之一种。
壮医认为,艾滋病的发病机理,有本虚标实的一面,再加上性滥交、劳累、吸毒、外感等,导致了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出现而发病。壮医毒虚致病理论认为,病邪侵犯人体,是在人体正气虚衰为前提而实现的。毒是艾滋病发生发展的致病条件,虚是艾滋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毒虚相互作用导致艾滋病的发展[4]。
总体而言,本病是由于纵欲淫乱,吸毒自伤,精气亏损,下元空虚,疫疠淫毒乘虚入侵;或因疫毒经血液或胞胎入侵机体而得病。本病疫毒之能量远较普通毒邪暴烈,故可横行侵袭脏腑,终致三道二路功能失调,气血衰败,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抗病能力极度下降,最终导致机体衰亡。
2 壮医对艾滋病治疗方面的认识
壮医认为,艾滋病发病之后,其临床表现以“虚病”表现为主,并发感染时,则有热毒、湿毒夹杂的情况。在艾滋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始终存在着邪毒炽盛与正气损伤的双重因素,只不过,在不同的临床时期,二者的程度各有轻重。因此,补助正气,兼顾祛毒是壮医治疗艾滋病的基本治则。
艾滋病发病期间,以发热、消瘦、盗汗、困倦、纳呆、腹泻、发斑、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壮医治疗原则,早期以扶正排毒为主,争取制止或延缓疫毒发作;中后期以扶正为主,兼顾排毒,以延长生存年限,提高生存质量。
对于中后期(艾滋病期)的患者,由于艾滋病疫毒扩散于五脏,深入筋脉组织,毒气益甚,气血益亏,临床出现发热、消瘦、盗汗、困倦、纳呆、腹泻、发斑、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壮医将艾滋病发病期分为3个类型进行论治:
气道损害:艾滋病患者,除艾滋病特异性临床异常表现之外,气道损害更甚,气道功能障碍更为严重,出现剧烈咳嗽、气喘难以平卧、痰多腥臭、胸痛彻背、咯血不止、口唇紫绀等。治疗以调气道,补气血,祛疫毒为原则。药用蛤蚧、黄花倒水莲、灵芝、土人参、百合、浙贝母、旱莲草、鳖甲、扁桃叶、丹皮、甘草等。
谷道损害:艾滋病患者,除艾滋病特异性临床异常表现之外,谷道损害更甚,谷道功能障碍更为严重,出现剧烈胴尹(胃痛)、腊胴尹(腹痛)、腹胀如鼓、食滞不化、屙泻(泄泻)不止、便血难止等。治疗以调谷道,补气血,祛疫毒为原则。药用扁豆、草豆蔻、佛手、灵芝、黄花倒水莲、白术、山药、石榴皮、柯子肉、桂圆肉、陈皮、土人参、炙甘草等。
龙路火路损害:艾滋病患者,除艾滋病特异性临床异常表现之外,龙路火路损害更期,龙路火路功能障碍更为严重,出现全身关节或肌肉剧烈疼痛、皮下出血、紫癜此起彼伏、剧烈头痛或四肢烧灼样疼痛、精神异常等。治疗以调龙路火路,补气血,祛疫毒为原则。药物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半枝莲、红花、莪术、鳖甲、紫花地丁、大叶紫珠、鸡血藤、蛤蚧、灵芝等。
此外,药线点灸疗法,取穴足三里、关元、大椎、合谷、风池、列缺、肾俞等。气道损害,加肺俞、大肠俞;谷道损害,加脾俞、胃俞;龙路损害,加血海、三阴交等。可起到调龙路火路,祛毒扶正等作用。临床报道,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围针及外用药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效果良好[5]。
另有研究,应用壮医目诊法帮助对艾滋病的早期筛选性诊断。应用壮医白睛诊法观察无症状HIV感染期及AIDS前期组和健康对照组,记录2组在白睛l2点或 6点反应区出现异常眼征情况,然后对阳性眼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记录分型结果。结果:观察组200例出现阳性眼征165例,诊断符合率达 82.5%,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无症状 HIV 感染期及 AIDS前期,中医证型以无证可辨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和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和痰瘀互结最少;从无证可辨、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到湿热内蕴、气虚血瘀、痰瘀互结,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伸向瞳孔或离断、蛇行状、末端斑块或大斑点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壮医白睛诊法诊断无症状 HIV感染期及 AIDS前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其眼征形态与中医证型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6]
独具民族特色的壮医理论及临床手段,对防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乃至重病危证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壮医理论及临床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对壮医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最终将取得阶段性成果。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S].中国传染病杂志,2015,33(10): 577-593.
[2]周去非. 岭外代答[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庞声航,王柏灿,莫滚. 中国壮医内科学[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8.
[4]张亚萍,林辰,李永亮,等. 从壮医“毒虚论”谈艾滋病的防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6):614-615.
[5]刘振威,莫金花,庞军,等.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围针及外用药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8):1050-1053.
[6]李海强,张伟宏,何力,等.壮医白睛诊法诊断无症状 HIV感染期及 AIDS前期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l4,26(12):l22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