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2017-01-14张永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3期
关键词:内服带状疱疹抗病毒

张永强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张永强

目的 分析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仅选择抗病毒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8.0%低于实验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与实验组2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3.93±1.68)分高于实验组(1.64±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显著改善,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药内服外敷;抗病毒治疗;血液肿瘤;带状疱疹

对于血液肿瘤患者来讲,常常伴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损伤,另外化疗、放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机体免疫系统,进而导致潜伏性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临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非肿瘤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几率大约为0.22%,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讲,发生带状疱疹的几率则高达9%[1-5]。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本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患者,患者局部体征存在沿神经分布、节段性的红斑、水泡,同时伴一定程度的神经痛,对于头颈部带状疱疹患者来讲,则存在全身症状,如呕吐、恶心、头痛等,部分患者伴腹泻;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白细胞降低、低蛋白血症、贫血。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4.6±10.2)岁;29例患者为化疗中发生带状疱疹,21例患者为化疗后发生带状疱疹;22例患者为多发性骨髓瘤,12例患者为淋巴瘤,7例患者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患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病毒治疗:给予阿昔洛韦口服,3次/d,0.4 g/次,并局部给予阿昔洛韦霜剂,刺破小泡,在皮损区涂擦药物,3次/d。实验组患者选择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口服中药的药方为:蒲公英30 g,金银花、延胡索、生地黄各12 g,紫草、当归尾、车前子、泽泻各10 g,栀子、黄芪、龙胆草各9 g,柴胡6 g;并结合患者体质随着加减;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服用150 ml。外敷用药的药方主要为黄连、黄柏、黄芪和大黄,用温开水加蜂蜜调和,在药物冷却后在患处冷敷,1次/d,4 h/次。全部患者均给予为期1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NRS评分进行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判断标准[2]:痂皮脱落或者皮肤愈合,疼痛彻底消失则为治愈;皮损消退>80%,疼痛显著缓解或者基本消失则为显效;皮损消退60%~79%,疼痛有一定减轻则为有效;皮损消退<60%,疼痛加重或者缓解明显,反复发生新水泡,病情迁延超过4周,伴后遗神经痛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选择NRS量表来对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对照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17/25);实验组患者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23/2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1例患者发生局部瘙痒,1例患者发生局部红肿,无恶心、腹痛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实验组中,1例患者发生局部瘙痒,1例患者发生局部红肿,2例患者发生腹痛,2例患者发生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后NRS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为(3.93±1.68)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为(1.64± 1.27)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中在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时,西医治疗的原则主要为保护局部、止痛、消炎、抗病毒,对继发感染进行预防,让病程缩短,让患者生存质量提高[6-8]。阿昔洛韦作为嘌呤核苷类物,是对疱疹进行治疗的首选药物,该药物能对病毒DNA复制进行有效抑制,中断DNA链的延伸,让病毒毒力和感染严重程度减少,让新病灶的出现减少,让皮损结痂。但是单独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容易出现耐药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3,4]。

中医学将带状疱疹纳入到“蛇串疮”的范畴,主要是因为外感毒邪而引起湿热火毒蕴藏在肌肤,或者因为化火妄动,肝气郁结,脾经湿热,外溢皮肤所引起的[9-13]。选择中药对患者进行内服外敷治疗[5];内服中药方剂中的龙胆草具有清利肝经湿热、清利肝胆实火的作用[14-16],栀子和黄芩具有燥湿清热、苦寒泻火的作用;车前子、木通、泽泻具有导热下行、清热利湿的作用;蒲公英、紫草和金银花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而延胡索则具有止痛的效果;以上诸药合用具有理气止痛、凉血解毒和清热泻火的作用。在中药口服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外敷治疗,直接作用于病位,能让渗出有效减少,让皮损结痂,让疗程缩短,对痂下感染进行有效预防。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8.0%低于实验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与实验组2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3.93±1.68)分高于实验组(1.64±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对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显著改善,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李慧,代喜平,李达.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抗病毒治疗血液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 1983-1984.

[2]祖璎玲,周健,张莉,等.恶性血液病治疗中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白血病·淋巴瘤,2014,23(5):302-304.

[3]燕峨.阿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62例疗效分析.医学信息,2015,28(34):66-67.

[4]周琳,周贵云.龙胆泻肝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河南中医,2010,30(1):72-73.

[5]田仕奇.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70例.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91-192.

[6]周向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24例效果观察.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8):949-951.

[7]杨希均,陈昌雄.中药内服外敷配合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中国乡村医药,2005,12(9):47-48.

[8]顾怡勤.少商刺络放血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2):104-105.

[9]周运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11,24(9):179.

[10]刘真栋.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带状疱疹132例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13):105.

[11]张枫,董向东.中药内服外敷为主治疗带状疱疹48例.河南中医,2007,27(9):55.

[12]章培林,陈峰,江峰.中药内服外涂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14,27(20):486.

[13]张潋,缪静.中药内服联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新中医,2015(2):137-138.

[14]冯桂英.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光明中医,2009,24(6):1064.

[15]胡炎坤,凌承德,谭立民,等.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40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3):158.

[16]胡开明.中药内服外敷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50例.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4(2):35-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3.094

2017-01-04]

621000 绵阳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内服带状疱疹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独参汤治愈面部带状疱疹之目赤案1则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