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小伟治疗冠心病经验浅析

2017-01-14石镇东郑小伟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水饮薤白胸痹

徐 玉 石镇东 郑小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郑小伟治疗冠心病经验浅析

徐 玉 石镇东 郑小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冠心病 郑小伟 临床经验

中医古文献中没有“冠心病”这一病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将冠心病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心痛”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西山经》,后来的《黄帝内经·灵枢》中又出现了“胸痹”一词。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对胸痹做了专篇论述,“胸痹心痛”与当今之冠心病有对应关系。郑小伟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对冠心病等心系疾病的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冠心病临证经验简介如下。

1 病因病机分析

郑师分析冠心病病因病机为人体阳气不足,温煦失司,出现阴寒凝聚,下焦阴寒内盛则致水饮,水饮停聚而成痰浊,水饮上逆与气机格拒而成气滞,阳气虚弱无力温煦、推动血液而成瘀血。这一系列病因病机的演化中,郑师最为强调阳虚和水饮这两个环节,认为阳虚是因,水饮是果,之后病机的变化都是在这两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治疗也着重针对这两个证候。

2 辨证治疗

2.1 温阳通痹,利湿化饮:针对阳气不足,胸阳痹阻为主的病机。方药以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随证加减。阳虚轻证,郑师常用生姜、桂枝,温阳同时解表,将阴寒之邪从表上祛除;阳虚重证,用干姜、附子、肉桂等温里通阳。郑师强调水饮属阴邪,且易受激惹,若用药过于燥烈峻猛,容易引起水饮向上动荡冲逆。故当遵从仲景先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温里药如辛温或甘温的生姜、干姜、炙甘草、桂枝,与利水药如茯苓、白术等,二者配伍使用方能使水饮得散,阳气得通。

2.2 温补中焦,蠲饮降逆:针对中焦虚寒,下焦水饮冲逆为主的病机。中焦虚寒之人不能震慑下焦水饮,导致水饮冲逆而上停聚在胸膈等部位,此时当以温补中焦,蠲饮降逆为治疗大法。郑师喜用《伤寒论》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理中汤等温补中焦的阳气、津液,再加上半夏、茯苓、白术等温化水饮。

2.3 理气化瘀,贯通三焦:针对饮停气滞、寒凝血瘀为主的病机。水饮停聚在上焦表位,致气机阻滞,即“留气结在胸”;阴寒邪气客于经脉,致心脉瘀滞。这类患者除表现为胸背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外,还可能表现出胃脘、腹部胀满痞闷,且大便不通等留气结在中、下焦的症状。用药当以理气活血为主,郑师常用枳实、厚朴等行气除胀满,丹参、当归、川芎、熟地黄等活血补血化瘀。

3 验案举例

王某,男,62岁。2015年12月13日首诊。病史:阵发性心前区疼痛3年余,现心前区疼痛每次持续数秒,每日发作5~6次,静卧休息可缓解,胸闷气短,动则尤甚,时头晕恶心泛恶,晨起咽中痰滞难咯,汗出可、口干不欲饮,时有心烦,生气则腹胀、左腹疼痛。纳可,夜眠欠佳、多梦,大便溏稀,胃脘受凉则易腹泻,尿频、色可。脉沉弦滑,舌淡紫、舌边有瘀点、苔薄白。下肢皮肤干燥、按肿。既往史:诊断冠心病史2年,辅检:冠脉成像:左前降支近段钙化斑块(2014年9月)。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阳虚饮停兼气血瘀滞。治以温阳利水、理气化瘀。处方:薤白、枳壳、干姜、陈皮、当归、红枣、山药、预知子各20g,法半夏、瓜蒌皮、丹参、炙甘草、熟地黄、茯苓各15g,绞股蓝3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两次分服。二诊:心前区疼痛次数减少,每日发作2~3次,胸闷气短减轻,仍头晕恶心泛恶,咽中仍有痰、难咯,心烦、腹胀,左腹疼痛缓解。上方去枳壳、陈皮,加桂枝10g,白术、芍药各20g。7剂。药后偶感心前区疼痛,症状基本控制。

按:患者年高,脏腑功能减退,郑师四诊合参,分析其主要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痹阻胸阳,水饮内盛,同时兼有气滞血瘀,故治疗以温阳利水为主,辅以理气化瘀。方中薤白、干姜温阳散寒,瓜蒌皮宽中下气同时清燥润燥,枳壳、陈皮配合预知子理气散结,法半夏、茯苓利水化饮,丹参、当归活血补血化瘀,绞股蓝、山药、炙甘草、红枣温中补虚。二诊后患者气滞症状明显减轻,而水饮症状突出,故加白术、桂枝以助温阳利水。药证合拍,故疗效满意。

2016-06-30

# 通讯作者:郑小伟,E-mail:zhxw2103@163.com

猜你喜欢

水饮薤白胸痹
枳实薤白桂枝汤应用浅析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薤白 白薤露中肥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肠鸣腹泻30年,竟是“水饮”作祟
响应面法优化瓜蒌薤白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瓜蒌薤白半夏汤防治冠心病的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