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对《黄帝内经》研究成就概览*

2017-01-14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内经黄帝内经中医药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赵心华 鲍计章1△

·文献综述·

民国时期对《黄帝内经》研究成就概览*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赵心华鲍计章1△

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从《黄帝内经》学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黄帝内经》的学者和代表作、与《内经》有关的教材和专著、以及《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探讨这四方面,整理和评述民国时期对《黄帝内经》的研究概况。受“西学东渐”影响,这一时期对《黄帝内经》的研究颇具时代气息,不仅论著数量多,研究深度广度超出前代,而且研究方法与风格亦与前人迥然不同。

民国 黄帝内经 发展背景 研究专著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为历代医家研习中医之必读经典。两千年来《黄帝内经》的理论也正是在历代医家的研究和论争中不断发展的,并且在不同时代体现出特有的研究方式。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中医的发展受到了当时西医的影响,形成了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方式。

书籍和期刊是医家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虽然民国文献的出版和发行量达到了空前规模,但对民国中医药文献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1],致使中国近代医学史研究一直属于医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2],民国时期对《黄帝内经》的研究更是未见国内外系统研究报道。2013年以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教授为核心的课题组出版了《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该系列图书的出版,为研究民国时期《黄帝内经》的学术概况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对文献实现定量化研究是中医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只有充分利用并发展数据挖掘技术,才能将中医药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到新水平[3]。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前期工作基础,笔者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借鉴“范式”理论来深入研究民国时期对《黄帝内经》的研究。

民国时期《黄帝内经》学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自明末清初以来,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被称为“西学东渐”。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经历了由最初的排斥,到逐渐接受,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甚至要求“全盘西化”的变化[4]。尤其是民国时期西医迅速而深入地传入中国,并开始为国人广泛接受[5],而政府当局数次企图废止中医药学。在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废止中医论”不断被提出。但这也从某些方面刺激了一些中医界的有识之士,为了在这场冲突中获得更多的优势,不得不谋求变革与发展,进行中西医对比、中西医结合者纷纷涌现。他们办中医学校、建立学术团体、创办中医杂志,希望在“西风”不断高涨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与西医的平等地位,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6]。所以民国时期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也在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进行[7]。

中西医学所具有的不同的自然观及所应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体现了中西医学具有不同的范式特征。中医的范式是以整体观为基础,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并用运动的观点来阐释人的生理病理活动;而西医范式下的中医发展较具代表性的是“中医科学化”,认为应当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中医理论,摒弃那些“太玄”的内容,对于不合生理解剖、病理等的内容应废弃。近代中国上演了这两类医学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是两个范式的斗争,其本质是中西文化冲突。而现代中医发展延续了民国时期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内容,并仍然在人类医学探索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发挥各自相应的作用。

研究《黄帝内经》的学者和代表作

在民国时期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一些中医界的有识之士著书立说,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秦伯未(1901年~1970年)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他治学严谨,博览群书,曾在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执教。杨艳卓、陈丽云[8]认为秦伯未致力于“四大经典”特别是《黄帝内经》的研究,成绩卓著,对《黄帝内经》的注释深入浅出,用通俗而易懂的语言使玄深古奥的《黄帝内经》理论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张士卿[9]认为,秦伯未开后学入室之门径,著《类证》条分缕析,溯临床病证之渊源,重实践学为致用,立《黄帝内经》研究之典范。

孔伯华(1884年~1955年)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衷《黄帝内经》运气学说,倡河间“六气皆从火化”[10]。在其论著中有:“河间通过研究《黄帝内经》,鉴于‘世态居民有变’以致时人素质与古不同,并根据其寒能胜热、辛凉解表等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卓论,从而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之火与热两病的范围大力地精辟阐发,指出火与热为导致多种证候的原因,总结出有关热性病的治疗原则。”

晚清经学大家黄以周以考据学方法校勘《黄帝内经》,先后校本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本》、《黄帝内经素问重校正》、《内经针刺》和《黄帝内经九卷集注》、《黄帝内经明堂》、《旧钞太素经校本》等,但其书现多未存[11]。黄氏通过详细考证,批驳了当时部分学者认为王冰伪造《灵枢经》之说,提出了《灵枢经》主要章节成文年代不晚于《素问》的观点。

近代上海是中西医药交流的中心,吸引各地中医前来学习工作。福建医家俞慎初[12]1930年就读于上海中医学校,拜名医秦伯未为师。这段求学经历对俞慎初教授的临床与学术思想影响颇深,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成为他一生贯彻的主张。曾经先后发表了《〈黄帝内经〉的考证及其价值》、《历代治〈内经〉各家及其著作》等文,在深入研究《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多次强调其学术价值和对中医发展的深远影响,此外俞慎初还曾撰著《内经语法研究》,指导后学者掌握研究《内经》的方法。

《黄帝内经太素补注》刊行于民国二十四年, 沔阳刘震鏊校订,孝感杨明济补注。《黄帝内经太素补注》对残本《黄帝内经太素》作了大量的旁校工作,而且吸收林亿《新校正》整理《太素》的遗文,努力辑补当时的残缺,揭开了今人整理古籍《太素》的序幕,树立了严谨的学风,功不可没[13]。

陈无咎的《内经辨惑提纲》,写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分上经、下经、附经三编。将《素问》诸篇分门别类:上经言藏象、生理等,皆《黄帝内经》精要之言;下经言病理、针灸等[14]。但因种种原因未发表,直到50年后,由《医界春秋》主编张赞臣,将遗稿寄予《浙江中医杂志》,于1983年由《浙江中医杂志·古籍珍本丛刊栏》连载[15]。

研究《黄帝内经》的专著和教材

1.出版的专著

在清代考据遗风的影响下,民国时期仍有一些医家从事古典医籍的考证、校订、注释、辑复等文献研究整理工作[16]。初期(清末民初)大多致力于经典考证、校勘,而后期则侧重于阐述经义,并进行系统的整理类编[17]。

据《中国医籍大辞典》[18]“内难经类”中记载1912年至1949年间出版的有关《黄帝内经》的书籍有68种,不仅对每本书的成书年代、作者、内容进行了概述,而且还指出了其中有多本著作被记载曾藏于某图书馆,但经查已未见,如《内经科》、《内难经病理医理学》、《阐发灵素内经体用精蕴》、《内经病理学讲义》、《内难科》、《内经讲义》(素问)。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9]中对于“医经类”的记载更加详细,分为内经、素问、灵枢和内经难经合类,记载在1911年- 1949年出版的有45种。

据多个版本的《中国医学史》[20- 22]记载,民国时期有多本研究《黄帝内经》的著作,如张骥的《内经药论》、《黄帝八十一难经正本》、《内经方集释》;秦伯未的《读内经记》、《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注解》、《秦氏内经学》;陈国晋的《内经存粹》;吴保神的《素灵辑粹》;杨明济的《黄帝内经太素补注》;恽铁樵的《群经见智录》;时逸人的《时氏内经学》,这些均有一定学术价值。其中张骥撰的《内经药论》(1923年)10卷,辑录了《黄帝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9类,均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是这一时期一部有特色的《黄帝内经》注本。

2.编写的教材

民国初期,由于当时的北洋政府将中医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漏列,从而导致中医界的奋起抗争,各类中医教育在与各种社会阻挠势力的斗争中发展起来,教材讲义也应运而生。这些讲义多由当时医学名家执笔,为了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当时的学术环境,作者在继承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代中医发展的新成果以及各自的经验,形成了这个时期所独有的著作形式[23]。

在这些教材中,有关《黄帝内经》的讲义就有37种[24]。例如丁甘仁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编写了《医经辑要》(1917年)。《医经辑要》脱胎于明代李中梓的《内经知要》,全书采集《黄帝内经》精要之语,以类相从,分藏象、经络、病机、类证、类病、治则、运气等7类。其原文酌选部分注家之言,并逐段详加注解,凡遇需强调处则列“要注”于后,便于学者参考;秦伯未著有《内经知要浅解》、《秦氏内经学》、《内经学讲义》等6部《黄帝内经》之作,被医界称为“秦内经”。秦伯未在整理《内经》时,强调从临床实用价值来看待《黄帝内经》经文,不论“真”“伪”,能指导临床的即加以继承。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民国时期中医教育与中医教材的实效性与鲜活的生命;时逸人将其多年《黄帝内经》教学的经验编成了《时氏内经学》,该书系统地讲述中医理论,反映了近代中医学术发展的趋势。这几部著作与讲义,都是在前人研究《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成为民国时期《黄帝内经》讲义的基调。

此外,还有杨百城的《灵素气化新论》(1923年,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铅印本)、《灵素生理新论》、《医学新论》。张光三的《内经讲义》(1937年,华北国医学院铅印本);朱壶山的《内经讲义》(1936年,华北国医学院铅印本);《内经灵素类纂讲义》(广东保元国医学校铅印本);陈晋的《内经存粹》(民国初年山西中西医学馆稿本);黄皖改编的《湖南医学内经讲义》(湖南省中医学院铅印本);梁湘岩的《内经病理》(1935年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铅印本);四川省国医学院编的《内经类要》(成都祥记彬明印刷社);恽铁樵的《内经讲义》(铁樵函授医学校);冉雪峰的《内经讲义》(民国湖北省医会夜校铅印本)[25]。这些著作与其说是用于教学的教材,不如说是各个编著者对于中西医学科知识的研究成果[26]。这些著作的编著以及在教学之中的使用,为传播知识、启迪后生、使中医药事业得以薪火相传作出了历史贡献。

《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研究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医学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近百年来,对这个学术体系的研究从未间断过,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民国时期对《内经》理论体系的研究是在与西医学的比较中,以及反对派的鼓噪声中艰难地发展的,主要是反对《内经》理论体系与捍卫此体系的两股思潮的对垒[27]。

民国时期,西方医学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医学的科学性受到严峻挑战。民国建元到抗日战争爆发的20余年间,关于五行、阴阳及六气说的存废之争持续不断[28],并在1915年和1926年分别由袁桂生和章太炎引发两次小高潮,《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经典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各方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否合乎“科学”的问题学界也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以余云岫先生《灵素商兑》的发表为标志,开启了民国时期中西医科学与不科学、废除与保存汇通的学术争鸣和抗争的序幕[29]。他认为我国传统医药学是以《黄帝内经》为理论渊薮的,因此,要废止中医,首先要彻底否定《黄帝内经》,他把《内经》视为“数千年来杀人的秘本和利器”,认为《内经》无一字可取,对《内经》学术,一笔抹煞。邓铁涛认为综观《灵素商兑》全书,虽名为“商兑”,实则肆其恣意苛薄之笔,是作为其废止中医的工具写成的,并非学术讨论性质的著作。《灵素商兑》发表后,废止中医思想遂成近代中国医学史上一个派别的主导思想。

为此,中医界以恽铁樵为代表,发表《群经见智录》,他从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黄帝内经》的理论实质,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六气等令人费解之处作出了比较圆满的解释。恽铁樵所提出的“四时五行”观点,把自然界四时的交替变化看作宇宙万物变化的支配力量,从而揭示出《内经》的理论核心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一脉相承,四时成为《内经》的基础[30]。恽氏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明白晓畅地解释了中医学朴素辩证的认知思维。

受其影响,杨则民发表《内经之哲学的检讨》一文。杨氏以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黄帝内经》研究,从哲学层面提出整体观是《黄帝内经》理论的核心这一观点,并对中西医论争及中医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作了精辟透彻的分析。此文是第一部用唯物辩证法研究《黄帝内经》的力作,将中西医比较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极大地增强了中医界的自信心[31],其中提到的《内经》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大致包括了自1850年代后期以来各家研究《内经》哲学思想的观点[32]。俞慎初在《近五十年来对(内经)理论的争论》中从中医学理论高度,论述了争论的经过以及各家的不同观点。认为这场争论,至今还未停止,要继续研究,以维护《内经》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黄帝内经》中的具体理论进行了阐释。民国时期上海名中医包识生对《黄帝内经》的精神魂魄[33]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气内的精华名之曰精,血内的精华名之曰神,并从动、 静两方面阐述了精与神的功能变化,指出“(精)藏则为魄,泄则为精(肾精),(神)觉则为神(心神),昧则为魂。”中西汇通派名医张锡纯全面整合了《黄帝内经》中的大气理论[34],阐述了大气组成、大气的功能,大气与宗气、元气、卫气的关系,使大气学说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张锡纯首次提出大气下陷学说并创设升补大气方药,对大气学说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中西汇通的学术大背景下,很多医家对中医理论进行重新审视[35],比如罗定昌觉得传统医术对脏腑语焉不详,尤其是在肾脏。后他根据《内经》对肾“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论述,结合肾经的走行,得出“外肾,睾丸也,内肾,肾也,即丹田也,命门也。”(《男女均有肾脏说》)的结论。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受“西学东渐”影响,对《黄帝内经》的研究颇具时代气息,不仅论著数量多,研究深度、广度超出前代,而且研究方法与风格亦与前人迥然不同。中西论争的结果,使《黄帝内经》学术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较科学的诠释,中西医汇通开启了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萌芽。

[1] 刘小兵.关于民国中医药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1):59- 62.

[2] 廖果.东西方医学的反思与前瞻[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249.

[3] 邓宏勇,许吉,张洋,等.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0):21- 23.

[4] 吴郁琴.公共卫生视野下的国家政治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时期江西省为中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 张洋,施毅,许吉,等.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述略[J].中医药文化,2013(2):18- 21.

[6] 王晓鹤.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43.

[7] 王慧.民国时期中西医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209- 212.

[8] 杨艳卓,陈丽云,胡蓉.民国医家秦伯未学术思想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7):670- 672.

[9] 张士卿.秦伯未对《内经》的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3):1- 2.

[10] 李岩.北京四大名医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38.

[11] 胡本祥,黄友梅,俞成芬.黄以周治《内经》[J].中华医史杂志,2002(1):30- 32.

[12] 陈玉鹏,严世芸,夏菁.民国时期福建医家旅沪经历对闽医学的影响[J].中医药文化,2014(1):26- 30.

[13] 张暖.《黄帝内经太素补注》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2):6- 7.

[14] 周凤梧.中国医学源流概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16.

[15] 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9.

[16] 傅维康.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508.

[17] 邓铁涛,程芝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0.

[18] 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35.

[19] 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

[20] 吴鸿洲.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5.

[21]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841.

[22] 车离.中国医学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1.

[23] 陆翔,戴慎.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学术著作概述[J].中医文献杂志,2007(4):51- 54.

[24] 农汉才,李莎莎,孟凡红.民国中医教材现存概况及其学术贡献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2014(5):47- 50.

[25] 邓铁涛.中医近代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4.

[26] 陆翔,戴慎.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学术著作概述[J].中医文献杂志,2007(4):51- 54.

[27] 周国琪.近百年《内经》学术体系研究之历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2):117- 119.

[28] 邓铁涛.中医近代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1.

[29] 陆翔,朱长刚.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著作时代特征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8(1):70- 72.

[30] 王致谱.名医恽铁樵的治学之路及医事活动[J].中医药文化,2006(1):44- 48.

[31] 邓铁涛.中医近代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9.

[32]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95.

[33] 邸若虹,熊俊,袁久林,等.民国名医包识生论精神魂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18):1- 2.

[34] 陈吉全,于庆卫.张锡纯大气理论探讨[J].光明中医,2013(8):1545- 1546.

[35] 邓铁涛.中医近代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1.

AnAchievementReviewofHuangDiNeiJingduringtheRepublicofChina

ZHAO Xin-hua, BAO Ji-zhang

(Basic Medicine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1.Yueyang Hosipito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By literature studying, this essay is discuss four views from social culture background on academic development ofHuangDiNeiJing, scholars,representative works, relative teaching textbooks and monograph in order to give reorganization and comments on research reviews onHuangDiNeiJing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fluenced by "Learning form Western Culture ", the studying of this period is featured by times, for not only large amount of monograph with wide ranges and depth compared with former dynasties, but also different methods and style of researches compared with former scholars.

the Republic of China;HuangDiNeiJing; development background; research monograph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8177425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编号:15ZS037):上海市中医药大学第三批骨干教师激励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重点项目资助(编号:14401970800);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项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通讯作者

R221.09

A

1006-4737(2017)06-0065-04

2017- 07- 11)

猜你喜欢

内经黄帝内经中医药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