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代针灸史研究述要

2017-01-14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针灸学西医针灸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王 琼

·医药学史·

我国近代针灸史研究述要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王琼

在中国近代这个西学东渐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针灸受到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学校制度等多方面的广泛影响,在学术理论、人才培养、医疗机构、著作特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针灸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针灸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研究我国近代针灸史的演变,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近代针灸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针灸发展提供方法和指明方向。

针灸史 近代 学术发展 针灸机构 针灸出版物

一般而言,中国近代被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前夕,共71年,为晚清时期。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成功到新中国成立前,共37年,为中华民国时期[1]。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方医学随之传入,中医在理论与临床两方面均受挫折。一些追求进步的医家,以西医学术见解来沟通和发展中医学术,产生了中西汇通的思想与流派,涌现出不少著名医家和医著,推动了中医学继续向前发展。针灸医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各方面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些年来,医界同仁对我国近代针灸史进行了一些研究,综述如下。

针灸学术方面

1.基础理论

经络理论的“科学化” 近代由于西医大规模进入中国,人们对西医的了解加深,以及各学科“科学化”观点的广泛流行[2],用西医理论阐释针灸原理的书籍明显增多,另外,民国针灸学家还翻译了大量的日本针灸书籍,这些大多是用西医学理阐释针灸的。虽然传统的针灸佳作依然很多,但毕竟大环境要求“科学化”,革新、科学化、用西医学理阐释针灸学成为近代针灸的时代特色。尤其是经络理论。因为中医经典著作对于经络言之凿凿,而在西医解剖中却无法找到对应的结构,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代针灸学界才对“经络学说”进行了西医学理的阐释。

从清代王清任结合解剖,认为经络是气管、卫总管开始,之后有很多医家对“经络”有了各种各样的“科学”解释。俞正燮认为经、络分别为西医络脉和血络;朱沛文将经络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对应;刘钟衡认为经络偏于气化功能等[3]。民国时医家深受日本“经络本质是神经”理论的影响,如杨如侯编著的《灵素生理新论》己将经脉的形质阐释为神经;承淡安早年也有“经络即是神经”的观,认为“用针之目的,在刺激其神经,发挥其行气行血之机能也”[4],“针灸原理,不外流通气血,简言之刺激神经增加血行,所谓一种物理疗法也”[5]。

不管是清代医家注重从血管及循环系统的角度阐释经络,还是民国时期转向更注重从神经生理的角度进行阐释,都没有将“经络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但用西医学解释经络的努力,在中国掀起了针灸学习的热潮。另外,这些医家努力寻求经络理论的西医解释,努力揭示经络学说所蕴涵的真理,这种思路还是值得学习的。这使中国针灸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为后人实现针灸的真正“科学化”提供了借鉴[6]。

腧穴变化 第一, 腧穴定位中加入解剖描述。1915年传入中国的日本《最新实习西法针灸》一书提到:“经穴云者,不过于人身表面假定某某名称,使便于记忆而已,而其最要者,固莫如根本医学之系统解剖学,为近世针灸家必修行也。自古以来学习是术者,大都以论穴道为便,进而解剖学多茫然不辨,故以经穴解剖相提并论焉。[7]”自此,国内针灸医家也将解剖描述注于腧穴之后,如承淡安的《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即如此编写。解剖内容对于针灸理论的学习和腧穴定位依然有着重要意义[8]。第二,明确提出穴性理论。此处所说的“穴性”,特指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仿照中药药性理论中的药物功效,归纳出来的穴位功能或功效,在有的书中也称为“穴义”。“穴性”理论,是民国时期罗兆琚首先明确提出来的[9]。当时为了适应学校教育,编写教材成为当务之急,而本草类教材如果按药效分类则更易于学习研究[10],民国时期对药物功效研究的加强,为“穴性”理论的提出在方法上提供了借鉴。值得提出的是,“穴性”理论也不是凭空出现,近些年,有一些学者如吴其康[11]、陈峰[12]、陈汉平[13]等,考察古文献,认为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文献中都有对“穴性”的散在记载。“穴性”理论得到了当时针灸学界同仁的广泛认同,并且为针灸处方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促使了针灸辨证论治体系的演变[14]。

2.针灸技术的发展

针刺方法 第一,得气与气至概念的演变。对于得气和气至,虽然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解释,但二者始终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这在刘书坤[15]、王朝阳[16]、张玲[17]的论文中都有详细论述。到了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对“得气”概念研究深入,但“气至”则少被提及了。如承淡安在《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先解释“气至针下沉紧”的机理,之后直接说“此即针下得气之原理也”。一方面,他从西医学角度出发,认为“气至”针下沉紧是由于刺着神经,神经起反射性之痉挛收缩,导致肌肉挛缩吸引针具,所以有才有如鱼吞钩饵之象。这种解释,不再使用传统的种种“气”来说理,让人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他还注意到医生感觉到手下有气至的感觉时,病人也有“针下酸重”的感觉。也就是说,他将“得气”概念发展为医生和病人两方面感觉的描述,丰富了前代“得气”概念。但同时对“气至”概念的丢失也是不能弥补的遗憾。这“一得一失”对现代的针灸理论和临床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8]。第二,针刺补泻之演变。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普遍要求“科学化”,所以追求用西医学理来解释针灸理论成为风尚,对于针刺的补泻也同样逃离不了“科学化”的解释。以承淡安为代表的民国针灸医家,用神经学说的抑制与兴奋来指导针刺补泻,形成以强弱刺激分补泻的方法。而赵京生先生[19]的文献研究,发现《内经》中也有类似的操作。可见民国针灸医家师古而不泥古,在探求针刺补泻方法上勇于创新,为针刺手法的量化和客观化开辟了道路。第三,电针疗法出现。自从电学问世以来,国外就有人试图将针刺与电相结合,从1810年法国医生Corus Berlioz提出在针上加电的想法后,有多位医生尝试用针加电的方法治疗一些疾病。这是电针技术的萌芽。随后电针技术传入我国[20]。查阅《近代中医药期刊丛编》发现两篇关于电针的文章,分别是1934年唐世丞发表在《针灸杂志》的《电针学之研究》[21]和中国针灸学社发表在《针灸杂志》的通讯《四川专讯:针灸研究所唐世丞君等发明电针治疗》[22],这可以说是我国电针学之开端,开启了现代电针学研究之门。

针灸施术过程的改进 由于受到西医知识和西医医院的影响,针灸的施术过程开始注重消毒措施。承淡安在此方面有突出贡献。他最早将西方消毒观念引入到针灸施术过程中[23],降低了感染风险,使针灸疗法更安全。 除了自己在施术过程中注重消毒外,他还积极宣传普及消毒知识,他曾在《针灸杂志》的多个栏目中介绍西医消毒知识,如消毒之目的何在、病原菌怎样死灭、细菌死灭的要件是什么、消毒,灭菌和无菌的区别何在、消毒法有几种、理学消毒法与化学消毒法的优点和缺点、试说明光线消毒等。将消毒观念引入针灸施术过程对现代针灸临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临床活动的变革

针灸治疗病名的变化 近代西医知识在国内广泛传播,使国民对西医疾病和病名开始有所了解,为了便于针灸学与西医学的沟通,承淡安首先改变了过去针灸医籍中以中医症名为主的做法,将西医的病名作为主线,分述各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如在《中国针灸学》中,详细介绍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这种以现代医学病名论治的方法对针灸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4]。

针灸学科分科的丰富 在近代中西汇通的大背景下,针灸也开始吸取西医知识,采用西医及现代科技的方法和手段,使传统针灸有了新的发展。近代一些学者提出“针灸之生理作用学说”的论点,发表“电针学之研究”、“针灸生理和病理研究”等文章,这可以说是实验针灸学的萌芽[25],从而丰富了针灸学科的分科[26]。

针灸机构方面

1.人才培养机构的演变

中医人才包括针灸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为师带徒,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代表近代中医教育的方向,逐步取而代之的是学校教育。据林乾良先生考证,我国近代最早的中医学校是1885年陈虬在浙江省瑞安县主办的“利济医学堂”,开启了中医近代学校教育的历史[27]。其后各地中医学校纷纷建立。近些年已有学者对近代的西医及中医学校教育进行了研究。如张友元[28]从宏观上阐述了以公立(国立)的西医学校、私立的西医学校和教会医学校为主体,西医教育为基础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李经纬[29]从总体上介绍了晚清、民国时期国人举办的学校医学教育。邱祥兴[30]简要论述了晚清时期、北洋时期、南京民国政府时期兴办的一系列医学校及其开展的医学教育,同时在南京民国政府时期,也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医学教育开展的状况。朱潮等[31]梳理了从鸦片战争后晚清时期至民国的医学教育发展历程,主要论述了医学教育机构、医学教育体制、中医教育、高校医学教育、根据地医学教育等。张增国[32]则从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背景、概况、主要内容、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仅在《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中出现过的中医类学校名称就有58个之多,还有一些专门的针灸学校,如承淡安创办的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汕头针灸学研究社等等,这是当时培养针灸专业人才,弘扬中国针灸学术的专门学校。这些都证明了近代的中医学校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师带徒,成为培养中医人才、针灸人才的主要方式。

2.医疗机构的变化

中医医院和针灸医院出现 自古以来,中国的医疗单位都是以“医家”而非“医院”的形式出现。中国的医疗与护理程序是以家庭为单位,其治疗过程也是围绕家庭进行的[33]。虽然自秦汉至唐宋,历代均有太医署或太医局之设,金、元、明、清各朝均有太医院之设,为以皇帝为中心的宫廷服务,而这些治疗机构,或为临时设置,或为慈善性质,或仅面向某些特殊人群,并非面向整个社会的专门治疗机构[34]。晚清时期,传教医师的来华,促进了医院诊所在各地的纷然出现。洋医洋药和中国传统医疗空间及其制度形成鲜明的比照。随着国人对医院的逐步接受,当时的政府和医生也开始尝试开办医院。清末中医界人士和中医团体试办了多所中医医院,但多因经济原因不能实现或难以维持。1912年民国成立后,中医界人士开始争取中医的教育权利,与此相伴的策略即是兴办中医医院。因此民国前期较有影响的中医医院都是与学校相伴生的[35]。1915年,上海丁甘仁首先筹设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7年,丁甘仁在广益善堂与社会各界集会,商议成立医院。会上得到有力绅商捐地捐资,建成病房6所,有病床数十张,后来又建成南院,将原来的医院称作北院,成为上海较有规模的中医医院[36]。其他各地中医学校申请立案时多数也把设立医院列人计划之中。当时在政府排斥中医的背景下, 中医界顶着巨大压力, 主要依靠自身力量,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建立一批中医医院。曹丽娟[37]从设立目的、功能、经费来源、中医西医比例四个方面, 对民国时期中医医院进行了研究,证明虽然当时的中医医院的设备和规模远不及西医医院, 但中医医院制度之确立, 是中医学的一个重大创新和巨大进步, 更是其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当时的中医医院多设立针灸科,同时,也出现了专门的针灸医院。如方慎盦创办的馥南金针医院等,这是针灸医学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中医医疗团体的发展 古代的医生多以个人为单位,行医济世,没有形成医学团体。虽然明代徐春甫创办了“宅仁医会”,但它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医学团体,只能说是社团的一种雏形。近代由于西方医学的快速涌入,中医药受到冲击,为了保护和巩固中医药的地位,中医药界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组织起来的重要性,“人不可不学,学不可无会;不学则孤陋寡闻,无会则团体涣散”[38],于是纷纷组织中医药团体。杨杏林[39]等阐述了20世纪初上海中医药团体产生背景与条件、发展阶段和特点及其主要活动及影响。针灸医家作为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团体的重要参与者,这些中医药团体捍卫了针灸的生存地位,促进了针灸学术的交流,也为现代针灸团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针灸出版物的特征变化

1.针灸著作的新特点

杨光[40]将清代的针灸著作数量和特点作了总结和分析,认为现存的清代针灸著作共有86种,其特点为:针灸对急症的治疗有较大发展;太乙神针广为流传;鲜有大部头总结性的著作,以节要型和小型针灸著作居多;针灸歌赋继续流行;开始出现中西合参的针灸著作。虽然是总结清代的整体特点,但也能对研究1840年以后的清末针灸著作特点有所帮助,尤其是“开始出现中西合参的针灸著作”这条特点,正是清末针灸著作跟前代相比的显著变化。而岗卫娟则对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的数量进行了考证[41],并对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42],提出民国时期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的“第三个诸子百家时代”,此时众多的针灸学家在秉承传统针灸学术的同时又吸纳现代西方医学的精华,所著的200多种针灸著作打开了针灸科学化、现代化的大门,为现代针灸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针灸教材的出现和发展

伴随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建立,中医教材的建设需求也就应运而生。1929年7月7日,由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出面,召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等9所学校的教务负责人在上海召开教材编辑委员会会议,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近代中医课程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形成,对近现代的中医教育具有深远影响[43]。

由于中医学校中针灸课程的设置,以及一些专门的针灸学校的建立,使得针灸教材也成为了近代针灸文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影响较大的当为承淡安编写的一些针灸教材。王勇[44]分别从《中国针灸治疗学》的成书背景与版本沿革、基本内容与学术传承、学术特点与价值以及对现代针灸教材和针灸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证明此书为近代影响最大的针灸专著之一。另外他也对当时作为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内部课本的《中国针灸学讲义》进行了简述。虽然尚未发现有学者对近代针灸教材的内容、特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但近代针灸教材的出现,对促进当时针灸人才的培养、针灸学科的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为现代针灸教材的编写提供了蓝本与依据,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后针灸教育的发展。

3.近代中医药期刊中的针灸著作

自从1908年《绍兴医药学报》创办开始,近代相继创办的中医药期刊有463种之多,中医刊物林立是近代中医发展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点。笔者经过对《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中所有文章的题名进行逐一检索,共检出题名中含有针、灸、经、络、刺、穴、砭的文章1233篇(已剔除题名重复的文章以及含有以上字但跟针灸医学无关的文章),主要包括针灸学术探讨,针灸著作的连载,针灸著作的序、跋、读后感,针灸、经络、腧穴等相关著作的出版及发行广告,针灸探源,最新针灸学术研究动态,刺法、灸法文献和临床研究,某些特定穴位的主治功效以及临床应用,国外的针灸研究,结合西医学理论和技术研究针灸,与针灸相关的政策法令,各地针灸学研究机构的活动和团体事务,中医界同仁对针灸医学发展方向以及针灸医学复兴的建议和看法,针灸杂志及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相关消息等等。近代期刊的创办与发展不仅为针灸的学术研究与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为针灸著作的刊发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45],促进了针灸学术的交流与发展。

讨 论

上文列举了我国近代针灸在学术理论、人才培养、著作特点、医疗机构等方面发生的演变,以及目前学者在近代针灸史演变方面所作的研究。通过总结,发现目前对近代针灸各方面的变化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第一,目前的研究仍偏重于对民国针灸文献的研究,而对同处于近代的清末的针灸文献研究较少;对传统的针灸著作研究较多,而对近代中医药期刊中的针灸著作和论文研究得不够全面和深入;对近代针灸教材的内容、特点等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二,出现实验针灸学的萌芽是近代针灸分科中发生的重要变化,但目前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不系统,尤其是对近代电针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研究还不够全面。第三,对近代针具、灸具的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未作全面细致的研究。今后的相关学者或许可以加强以上几方面的研究,使我们对近代中国针灸史的演变研究更全面,证据更确凿,进而更好地帮助我们总结近代针灸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针灸发展提供方法和指明方向。

[1] 张友元.简明中外医学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8.

[2] 万芳,钟赣生.中医药理论技术发展的方法学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35- 350.

[3] 李素云.明清西医东渐背景下经络理论的解读[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论文.2009:29- 53.

[4]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M].苏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53:2,4.

[5] 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M].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37:48.

[6]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论文.2003:8- 14.

[7] 冈本爱雄.最新实习西法针灸[M].顾鸣盛,编译.上海:上海进步书局,1915:3.

[8]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论文.2003:16.

[9] 罗兆琚.实用针灸指要[J].针灸杂志,1934,2(1- 5).

[10] 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2.

[11] 吴其康.论“穴性”[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2):1- 3.

[12] 陈峰.试论《内经》对穴性的认识[J].浙江中医杂志,2003(08):323- 325.

[13] 陈汉平.如何认识腧穴功能——关于“穴性”的议论暨纪念《上海针灸杂志》创办30周年[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67- 768.

[14]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论文,2003:17- 24.

[15] 刘书坤.针刺得气及其演变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7- 34.

[16] 王朝阳,薛敏,刘清国,等.从《难经》看《内经》《难经》对针刺“得气”“气至”认识的不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4(3):28- 29.

[17] 张玲,申松希,朱世鹏,等.“得气”含义及客观化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3(10):1049- 1051.

[18]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论文,2003:37- 39.

[19] 赵京生.论《内经》补泻针法的立意及其演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0(06):35- 36.

[20] 温木生.电针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

[21] 段逸山.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第四辑第29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3- 55.

[22] 段逸山.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第四辑第28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16.

[23] 盛亦如,吴云波.中医教育思想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28- 334.

[24] 魏稼,高希言.各家针灸学说[M].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9- 170.

[25] 李忠义.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6] 张缙.针灸大成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35- 1036.

[27] 林乾良.我国近代早期的中医学校[J].中华远史,1980(2):90.

[28] 张友元.简明中外医学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2- 214.

[29] 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300- 311.

[30] 邱祥兴.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7- 23.

[31] 朱潮.中外医学教育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58- 133.

[32] 张增国.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史的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9- 109.

[33] 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12.

[34]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16.

[35] 郑洪,中西医知识冲突下的近代中医医院[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0(11):202- 217.

[36]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医摇篮[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157- 158.

[37] 曹丽娟.民国时期中医医院类型研究[J].中华医史杂志,2006,36(1:)18- 22.

[38] 务印书馆编译所.上海指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9:233.

[39] 杨杏林,陆明,陈沛沛,等.20世纪前页的上海中医药团体[J].中华医史杂志,2012,42(2):84- 88.

[40] 杨光,王德深.清代针灸学著作的种类和特点[J].中国针灸,1990(5):40- 43.

[41] 岗卫娟.民国时期中国针灸医籍数量考[J].中华医史杂志,2013,43(5):303- 307.

[42] 岗卫娟.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研究现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48- 151.

[43] 周鸿艳,李志平,李和伟.近代中医教育的反废止努力——以课程教材建设为例[J].中医药信息,2010,27(4):131- 132.

[44] 王勇.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4,12- 48.

[45] 和中浚.图说中医学史[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8.

ResearchAdvancesintheHistoryofModernAcupuncture

WANG Qiong1

(Shanghai Literature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20,China)

Chinese modern times is a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filled with western influences , Influenced widely bywestern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systems, the medicine of acupuncture chaged a lot in academic theory,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eature of works. These changes made a significant impact in acupuncture, which transformed acupuncture 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rn times. We can summariz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guiding the medicine of acupuncture to a correct path of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cupuncture;modern timesacademic developments;acupuncture institutions;acupuncture publication;Changes

R2-09

A

1006-4737(2017)06-0057-05

2016- 11- 28)

猜你喜欢

针灸学西医针灸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课堂学习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