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仲景攻邪法治痰饮

2017-01-14曾启宇李金田

中医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痰饮小青龙汤水气

曾启宇,张 毅,李金田,李 娟,刘 涛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学术探讨·

论张仲景攻邪法治痰饮

曾启宇,张 毅,李金田,李 娟,刘 涛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归纳并探讨了汗、吐、下三法在《伤寒杂病论》痰饮病中的应用。对张仲景遣方用药规律做整理分析,探明了痰饮病治疗之精髓在于给邪以出路,即通过发汗、通利二便、涌吐痰涎之法,促进水液代谢,消除痰饮,饮邪祛则疾病向愈,为临床治疗痰饮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仲景;痰饮病;汗法;吐法;下法

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痰饮”病名,并详细论述了其类别、证候及治法方药,开创了痰饮病辨证论治的先河。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仲景所论水、湿、饮实为一物,均属广义痰饮。本文所探讨的即为广义痰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运化输布障碍,水湿集聚于机体局部脏腑经络,发为痰饮病。《金匮要略》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水气病脉证并治篇、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均论治水液代谢失常、饮邪流注所致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高者,因而越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汗法、吐法、下法是张仲景治疗痰饮病的基本法,本文着重探讨其在痰饮病中的应用。

1 痰饮病因及致病特点

1.1 成 因

《黄帝内经》最早指出饮水过度易致痰饮,即“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诸病源候论·诸饮候》言:“诸饮者,三焦不调,而因饮水多,停积而成痰饮。”《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曰:“饮即水也,入胃而脾湿不足以输之,斯留为饮。”饮水过多,水湿不运,代谢失常,上犯于肺发为心悸、气短、喘满;停聚中焦,脾胃运化无力,水液积聚,不能正常宣发、熏肤、充身、泽毛,则“谷气下流”。故而饮水过多、脾虚运化无力可认为是导致痰饮生成的直接原因。

1.2 致病特点

痰饮致病具有流动性和全身性。流于何处,积于何处,病生何处。《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将痰饮分为4类:水走肠间,谓之痰饮;饮流肋下,谓之悬饮;饮归四肢,谓之溢饮;饮停胸膈,谓之支饮。痰饮随气血津液流注全身,随机体代谢在体内走窜内扰,伏留于脏腑经络而作祟,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改变,故人体所生疾病皆多与痰饮相关。

2 治痰饮三法

饮邪在表、在上者,发汗解肌,宣通腠理,使饮邪外散,称为汗法;饮邪在里、在下者,利水而下,泻水逐饮,荡涤肠胃,称为下法;饮邪积聚胸中,其位高者,因而越之,称为吐法。

2.1 汗法治痰饮

“邪在表者皆可汗。”[1]《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提出:病溢饮者,大、小青龙汤发汗治之。《伤寒论》第41条言:“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指出:“风水,一身悉肿,脉浮,越婢汤主之。”“水之为病,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见“湿家身烦疼,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伤寒论》第74条言:“水逆者,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痰饮流注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者,有表证,当以辛温之品发汗以开腠理,散表之水气;宣肺气,通水道,开鬼门以助汗出。代表方剂大、小青龙汤。溢饮之阳热实证,治以大青龙汤;溢饮之虚寒证,治以小青龙汤。《伤寒论》第39条言:“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大青龙汤发之。”身不痛但重、脉缓,为饮邪所致;伤寒、脉浮见于表证;乍有轻时因痰饮具有流动性、进退有时。大青龙汤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以祛饮邪,杏仁宣肺,生姜散皮水。咳而微喘,为水在上焦,上者发之,小青龙是也[2]。小青龙汤外散表邪、内消水饮,方中麻黄配桂枝发汗、开腠理、散里饮,细辛、干姜、半夏温肺化饮,芍药利水、滋阴、疏肝气。庞安曾言:“善治痰者,不治痰先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此小青龙组方之妙也。诸有水者,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如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为少阴病发汗之方,麻黄、细辛发表祛水,散表之寒水。五苓散治疗水气不疏,方中借辛温之桂枝,小发汗,逐水气,解表里。汗法适用于痰饮之邪聚于肌表,或风邪外束,腠理难开,使用发汗之法使邪从表出。使用汗法,当顾护阳气和津液,不可发汗太过,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为佳。

2.2 吐法治痰饮

邪在上者均可吐[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最早提出“其位高者,因而越之”,代表方剂瓜蒂散。《伤寒论》第324条言:“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此为里有寒饮停聚胃中,借瓜蒂散之力顺势吐之,助胃中痰饮以越之。《黄帝内经》曰:“湿气在上,以苦吐之。”方中瓜蒂味苦,赤小豆味酸,酸苦涌泄;香豉汁助涌吐。三药合用,以吐胸中壅塞之痰饮。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言:“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此暑湿病为水湿挟暑气所致,水去则暑无所依,痛不治自解也。瓜蒂,涌吐之要药,主下水,兼袪身面四肢水气[3]。

宋本《伤寒论·辨可吐第十九》中记载:“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此可吐之,利则止。”此为痰涎壅阻上焦,聚于胸中,吐后利止,故属高位之痰饮,治以吐法。仲景使用吐法的病机为痰实之邪停滞胸膈,气机不利,病在上焦,有上越之势,此均可顺其势而吐之以驱邪外出。

2.3 下法治痰饮

“邪在下者皆可下”[1],通腑泻浊,饮从下走之。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木防己汤主之。”“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心下续坚满,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水与血俱结在血室,大黄甘遂汤主之。”《伤寒论》亦记载:“水结在胸胁,大陷胸汤主之。”“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木防己行膈间水饮,去水力甚,大剂量使用可通利二便,配以石膏解热、稀痰[4],使痰饮从二便泻出。厚朴大黄汤用于实证,厚朴、枳实消食水胀满,大黄荡涤胃肠。甘遂半夏汤下气利水,泻心下留饮。十枣汤攻下逐水,正如柯琴所言“心下痞满,是水在中焦,中满者泻之,十枣汤是也”。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水,破坚逐邪,泻肺中痰饮。大陷胸汤中甘遂、大黄荡涤胃上胸胁之水。大黄甘遂汤中甘遂攻水,大黄攻血。己椒苈黄丸中防己、椒目、葶苈子均利尿逐水,配伍大黄,前、后分消,二便通,水饮逐。此类方剂水气客于大肠,使用泻法荡涤胃肠,通利二便,从而达到祛除痰饮、治愈疾病的目的。

3 小 结

痰饮之治,于张仲景痰饮各方中可归纳为攻邪三法:即汗法,如大小青龙汤、越婢汤、麻黄附子汤、麻黄加术汤等;吐法,如瓜蒂散;下法,如木防己汤、厚朴麻黄汤、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己椒苈黄丸、大陷胸汤等。后世医家继承并发扬了仲景治痰饮之法,如金元四大家张从正,善用攻法,并言“余论汗吐下三法,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其深知“攻邪”的实质是“逐痰饮”,因而能大胆遣方,灵活用药,救人无数。其攻邪三法是基于《伤寒杂病论》诸法的发展与补充,展现了《伤寒杂病论》更为灵活的临床运用。

张仲景治疗痰饮提倡因势利导,强调给邪出路,从而拓宽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思路。笔者认为:凡饮邪流注肌表者,均可使用汗法,如麻桂剂,开腠理,散水邪。凡病挟痰饮在上者,如头晕目眩、胸中痰实、心中烦满、痰厥口襟、宿食痰涎在上、人事不省等,皆可使用吐法[5],如后世医家所创三圣散、常山散等,涌吐痰涎,畅达气机,宣通上下。凡痰饮夹六邪在里者,如痰与血结之瘀血、与寒邪、热邪所结之结胸、与食结之腹满寒疝等,均可使用下法,如承气汤、陷胸汤等。三法应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用量和后期调护,以防损伤人体正气。

[1]张从正.子和医集[M].邓铁涛编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2-77.

[2]柯琴.伤寒来苏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9-50.

[3]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83.

[4]鲍艳举,花保金,侯炜.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48-250.

[5]张子和.儒门事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2.

(编辑 陶 珠)

1001-6910(2017)02-0003-03

R222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2.02

2016-10-31;

2016-12-27

猜你喜欢

痰饮小青龙汤水气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浅析“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与肾性水肿相关性探讨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