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2017-01-14王朝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
关键词:搭桥术体外循环出血量

王朝晖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王朝晖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 观察组则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43±2.73)h, 术中出血量为(603.23±81.47)ml, 住院时间为(25.63±8.26)d, 拔管时间为(21.39±4.65)h;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93±1.87)h, 术中出血量为(349.39±29.77)ml, 住院时间为(9.89±2.03)d, 拔管时间为(5.97±1.21)h;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 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其致病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 造成血管腔受阻或狭窄,导致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 从而诱发心脏病[1]。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心律失常或心绞痛等症状, 病情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猝死或心肌梗死。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故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2]。本文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 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27例, 男73例;年龄最大81岁, 最小45岁, 平均年龄(61.33±7.33)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 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病史。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例,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最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71%, 最小44%, 平均LVEF(46.11±9.43)%;心功能分级:Ⅱ级43例、Ⅲ级33例、Ⅳ级24例;术前经造影检测发现, 伴有左主干病变者7例, 伴有2支血管病变者35例,伴有3支血管病变者58例;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伴有高血压疾病93例, 伴有糖尿病3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即采取体外循环转流, 在实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保证患者心脏停搏[3]。观察组则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接着切开患者的胸骨正中部位, 将心脏充分暴露, 将左乳内动脉断开之前, 先静脉注射小剂量肝素0.0015 g/kg, 并将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控制在300~400 s[4], 然后暴露左前降支, 选取心肌固定器固定靶血管, 并选用冠状动脉分流栓进行局部止血, 加上注射器打水便可保证术野清晰[5]。之后, 缝合好左前降支和左乳内动脉后, 可开始缝合后降支、对角支、钝缘支、后外侧支、右冠状动脉, 最后缝合升主动脉和大隐静脉[6]。另外, 选用鱼精蛋白来中和肝素, 安放好心包纵膈引流管之后便可止血关胸[7]。术后应使用硝酸甘油,如患者伴有高血压疾病则应选用丙泊酚和硝普钠, 以达到暂时镇静的效果, 最后带气管插管转移至心脏外科监护室[8]。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短暂性缺血性改变、围术期心肌梗死、术中室颤、呼吸功能不全、术后脑卒中)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有5例发生术中短暂性缺血性改变, 1例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 3例发生术中室颤, 2例发生呼吸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术后脑卒中, 1例发生术中室颤,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43±2.73)h, 术中出血量为(603.23±81.47)ml, 住院时间为(25.63±8.26)d, 拔管时间为(21.39±4.65 )h;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93±1.87)h,术中出血量为(349.39±29.77)ml, 住院时间为(9.89±2.03)d,拔管时间为(5.97±1.21)h;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又称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其是全球公认的一种最为有效的冠心病治疗办法[9]。冠状动脉搭桥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其主要是通过更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减轻患者心绞痛、改善患者心肌供血、降低患者死亡率的目的, 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既可以在心脏安静的情况下进行, 即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也可以在心脏运行的情况下进行, 也就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体外循环情况下, 人体处在控制性休克状态, 极易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从而损伤患者的组织与器官, 致使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功受损, 从而造成心律失常、心肌顿抑等症状, 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如脑卒中、心肌坏死等[10]。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不足, 其可以保证机体生理状态的正常运行,而且因为术中只需使用少量的肝素, 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可以有效的减轻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另外, 由于其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经济负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43±2.73)h, 术中出血量为(603.23±81.47)ml,住院时间为(25.63±8.26)d, 拔管时间为(21.39±4.65 )h;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93±1.87)h, 术中出血量为(349.39±29.77)ml, 住院时间为(9.89±2.03)d, 拔管时间为(5.97±1.21)h;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方法, 其治疗效果远远优于传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综上所述,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 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马红艳, 胡大清.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未同期行左心室成形术的疗效分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 21(2):207-211.

[2] 王 雷.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8):1032-1033.

[3] 匡明星.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9):47-48.

[4] 秦元杰.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 2(2):138-139.

[5] 冯立锋, 殷传军 .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1(19):3845-3846.

[6] 宋跃.308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 22(1):72-74.

[7] 朴雄, 李星云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32):250-251.

[8] 杨殿滨, 吉占全, 徐化静, 等.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6):66-67.

[9] 刘胜中, 谭今, 向波, 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 13(1):19-25.

[10] 张臻, 刘磊, 郑雄, 等.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5):18-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21

2017-07-07]

121000 锦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

猜你喜欢

搭桥术体外循环出血量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心血管外科的发展需要更安全的体外循环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