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色彩的探寻与实践分析

2017-01-13黄红涛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色彩

黄红涛

摘要: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题材形式,色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画十分重视色彩,最初的中国绘画被称为“丹青”。黑、白、灰是中国山水画的三种基础色,水墨和丹青是中国绘画色彩体系中的两大要素。中国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及其审美观念是影响中国山水画色彩观的主要文化因素。山水画是时代的、民族的乃至整个世界的。是具有再认识价值的绘画。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色彩;西方色彩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6-0101-03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题材形式,于魏晋南北朝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因为山水画所画事物多为群山绿水,要表现四季变换时山水的不同姿态,那么色彩在山水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巧妙的运用不同的色彩点染,才能使山水画中的时令、时辰及整个景物表现的那种情调气氛准确呈现出来。本文的主要旨趣即在于探循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并对其进行实践分析。

一、中国山水画的色彩探循

(一)中国山水画设色的历史探循

中国画十分重视色彩,起初的中国绘画被称为“丹青”。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最早的设色山水画,它的出现代表着青绿山水的问世,为后代的青绿山水画派开了一个先河。一般而言,中国山水画有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两种表现形式,青绿山水在唐宋以前一直占中国山水画的主导地位,后由于五行五色中国古典色彩观的介入,以及水墨画的墨也被视为彩色墨分五色来运用,所以从宋元起文人水墨山水画兴起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而青绿山水则渐渐衰亡。

山水画从魏晋南北朝的人物画中分离出来,于唐代时已完全成熟。唐代的山水画有三种较明显的特征,其一是以李思循和他儿子李昭道的比较细腻,以青绿设色为主的风格;再者是吴道子比较稀疏的山水形式;最后还有王维的较写意而笔墨淡雅的水墨风格意境。李将军的画根据具体事物来画,用墨勾勒物体的细节,用色则是先用墨打底再在此基础上上色。这样做的效果是使得画面厚重,这种水墨和色彩相结合的方法也为山水画意境的表现提供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吴道子有“吴带当风”的美誉,其画作疏方自如而有度。王维的山水画则属于“水墨晕章”一派,以单纯的水墨绘画为主要风格。

宋元山水画的表现技巧进一步提升,有皴、点、染、擦等表现形式。北宋初期是青绿山水画的黄金时期,王希孟和赵伯驹是这一时期的两个绘画大师,他们是山水设色的两位代表人物,二者使得青绿山水画达到成熟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青绿山水的代表作是《千里江山图》和《江山秋色图》,这两幅画继承传统设色,在此基础上还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之处,反映了青绿山水的盛世景象。《千里江山图》章法十分缜密,以“高远”“深远”“平远”的多重视角,全景式展现了江河山水的磅礴气势,重峦起伏、水汲浩渺、绵延千里,孤村野舍,水榭亭桥,人物舟船,瀑布飞流,时见草木树木,时见点点人物,无不精到各具情态。全画稀疏有致,富有节奏韵律感,繁杂而又和谐统一。到了元代,因为复古思潮的影响,画坛多是一些颇具古意的画作。这一时期,浅绛作为一种新的设色绘画风格出现。浅绛设色的出现给山水绘画体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推动了山水绘画色彩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富春山居图》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水墨山水画在唐代的兴起之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画家将绘画与中国文人独有的内在精神品质的追求、人生情致及笔墨韵味紧密结合,使得画坛开始推崇以清幽、雅致、疏简为韵味的文人水墨画,此后,文人水墨山水画成为数百年来中国画的主导。明清的山水画越来越偏向清淡自然的画风,这一时期的画作多追求色彩淡雅、意境悠远的艺术趣味。

(二)中国山水画的黑、白、灰三种基础色

中国山水画的基础色是黑、白、灰:黑色是墨色,白色是纸的白色即绘画过程中的留白,灰色则是较淡的水墨呈现出的灰色,是介于黑与白之间的过渡色。黑、白、灰作为基础色,是因为中国画多白纸用墨画成,黑、白、灰同时被称为“消色”,可以和其他任何颜色搭配而不影响其他颜色之间的功能对比,反而增强了其他色彩的表现力。黑色,是大自然的本色之一,中国水墨画所用材料便是研制出来的墨。黑色在山水画中作为一个底色,经常要和白色或其他颜色搭配,在这种色彩的对比中,黑色能够使整个画面基调鲜明,给人一种深邃的意境。例如,黑色和黄色搭配,则黄色更加橙亮和明艳。所以,在山水绘画创作过程中,黑色多用于绘画的底部,以期增强其他色彩其他颜色的基调和色彩的表现力度。而中国画向来是写意的,作画者手法都是似有似无、虚实相间,多虚处见实,实中有虚,是一种只求神似不求完整全面细致的刻画外物的,所以墨色在白纸间随意点染而成画,这样墨黑色不仅仅只是一种颜色,更是作画者心境的一种呈现。白色,即纸张的白色,多为作画时纸张留白部分呈现出的白色,而不是用了白色颜料。留自在山水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留白是山水间天高地阔的天空,能给人_种遐想的空间,它使整幅画显得灵动、轻盈、飘逸。若满纸的墨色或其他颜色,那么这幅画给人_种压抑、笨重、呆板的感觉,只能是一幅失败的画作。灰色是黑白两色之间的过渡色,在黑与白之间起一个调和的作用,对画作虚实之间的拿捏起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山水画中,绝大部分颜色以灰色为主,它是表达似有似无的最好的颜色,它不凝滞也不虚无,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最好的度,它能表达山间的云,它能表达河水的颜色,拉远人们眼中距离,而使画面深邃而幽静。

(三)影响山水色彩观的文化因素

初期的山水画都是青绿山水,这并非是有强烈的用色意识,而是依据谢赫的“随类赋彩”的传统色彩理论而得来的色彩观。“随类赋彩”即依据事物固有的颜色来用色,所以传统青绿山水画多以石绿、石青以及黑、白色为主。

影响中国山水画色彩观的文化因素主要是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三家哲学思想及其审美观念。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十分强调“天人合一”,是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山水画则是多种色彩的巧妙搭配而构成一幅意境深远和谐优美的画卷,老庄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山水画很大程度上是受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水墨山水画则充分表现了对简约朴素的思想境界的追求。道家的色彩观偏向简洁、单纯、明快,用墨黑和白色代表五彩缤纷的世界,为后来兴起的文人水墨山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画的本质在于通过对外在现实景象的描摹来表现玄远的内在本体精神,借有形去书写无形,所以中国画的重点并非追求客观事物的逼真性。因为不求逼真,只求神似,所以画家用其独特眼光去描绘现实事物的色彩时,选用了与真实色彩相去甚远的墨色,这样以利于体现玄的精神。

二、中国山水画的实践分析

色彩在中国山水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墨和丹青则是中国绘画色彩体系中的两大构成要素。中国山水画分用色和用墨两种:一种是用色五彩缤纷的丹青绘画,有大青绿和小青绿之分;另一种是风格淡雅的水墨画,用水来调墨的墨色区分色。后来还有新的形式,就是勾勒形式勾出外形的工笔绘画,工笔绘画多是先勾勒出外形,再用几笔交叉染出色彩层次。

从整个绘画史的历史来看,中国绘画和西方画有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绘画材料的使用还是画画手法、技巧及用色等。中国画作多写意,传统绘画以皴染为主,色彩其次,色彩多是表现局部。西方画师则写实,他们的画是用颜料层层涂染叠加而成的,他们十分强调色彩的使用。西方的绘画色彩的发展始终和科学的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体现出科学性的世界观,不同于一直和中国的传统哲学密不可分的中国的山书画艺术的发展。19世纪后期的印象派绘画更是将设色的使用发展到极致。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美术史发生巨大变革,中国画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开始由传统到现代转变。这一时期的中国山水画无论艺术观念上还是绘画技巧上都发生转变,画家面对西方绘画艺术冲击,他们没有强烈的反对,也不曾盲目的鄙视,而是在恰当变革的基础上,探索与时代相适应的中国山水画的创新形式。西方艺术观念的引入使得我们对传统的绘画艺术进行反思,探析传统山水画色彩的不足之处以及西方绘画的优点,从而借鉴西方绘画的写生方法,也适当吸收现代艺术构成因素,促进现代山水画的更进一步的发展。但现代山水画的色彩观并非是对西方艺术色彩观的全盘吸收,它同时也继承中国传统花鸟画的设色方式,以此达到中国传统与现代西方的完美结合。

总之,我们要坚守并且发扬光大中国山水画的传统色彩。同时我们应以前瞻性的审美眼光,对社会文化心理、时代精神作以深层次观照,借鉴西方绘画的思想观念和技巧,将传统与现代浑然一体地融进中国山水画中。如此,山水画才会不断的向上发展,中国山水画才会是我们时代的、我们民族的,更是整个世界的。

猜你喜欢

山水画中国色彩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神奇的色彩(上)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