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原研哉的“白”设计理念为例,浅谈设计的美学力量

2017-01-13杨希楠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美学物质力量

杨希楠

摘要:文章以解读原研哉的“白”设计理念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运用“白”设计理念的几个典型设计品牌案例进行环比分析,研究“白”中所蕴含的设计情感。以及基于此设计情感表达而形成的设计的美学力量。

关键词:设计;白;美学力量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6-0032-03

一、设计美学

(一)从认识美到理解设计美

什么样的物质形态才具有美感,具有怎样美感的物质形态才能产生独特的美学力量。研究这种标准需要结合一定的时代语境,需要获得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和时代的认同感才能判定。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交错进发的今天,文化与艺术审美的大融合又为美学带来新的定义。

美学,源于人们对美的主观认识。我们认为一件事物是美的,那么它就具有某种程度的美的价值。认识美的能力是先天与后天相结合产生的,这就要求作为设计师、作为美的缔造者,应具有某些必备的特殊素质;例如“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视角”“善变的心境”“广阔的视界”以及感性与理性的随时切换。同时,在对创意思维的艺术表达上,还应加强视觉传达的造型训练;艺术表达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年轻设计师往往忽视了对这方面的练习。

设计美学研究的是物质生产之下的美的问题,它将物质生活艺术化,将设计概念哲学化。即是说,“设计美学必须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由抽象上升为具体,从不同的层次上揭示物质生活中美和审美的规律,以便能推动设计观念的发展与更新。”

“从本质意义上说,它就是一门研究如何使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化和宜人化的新兴学科。”设计美学是建筑在科学与艺术之上的“交叉学科”,它的对象是一切物质生活。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它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研究设计美学就一定要从这些方面出发;基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最终回馈给生活。

作为应用美学,设计艺术的美学无疑是时尚并且实用的。这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最终将作为一种“形而下”的物质实体表现出来,这种物质实体必须兼具美观与实用两大特性。设计也就因此消解了艺术审美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才有了今天“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时代浪潮,它是时代进步的产物;设计带来的设计美学风潮必将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

(二)设计的美学力量

如果说,设计美学是“形而上”的,那么设计的美学力量就是“形而下”的设计表现。它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影响,它的存在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品质化的生活美学,使生活艺术化。例如,我们能够意识到不同的服装面料会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即不同的美具有不同的“力量”。美学通过物质的媒介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并潜在的改变着人们的“气”和“态”(“气”是指“气质”;“态”是指“状态”和“心态”),最终影响着人类的认知;可以说,这是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认识的良性循环。美学力量正如一只无形的大手,改变着、推动着人类文明素质的进步。

二、原研哉的“自”设计理念

原研哉说“设计是对差异的控制”。这种控制是十分主动的,它操控着差异的量值,并使其获得某种意义上的美感,从而达到设计的最终目的:更有效的传达。

以此为前提,原研哉提出了一项绝佳的设计理念:白。他说:“‘白不仅是一种颜色,‘白必须被称为一种设计理念。”“颜色仅是‘白的一个单独方面。只要它避开颜色,并因此更强烈地唤醒物质性,它就是一种材料,它如一种空的空间或边缘,孕育着时间和空间。它甚至含有‘无和‘绝对零这样cz抽象概念。”

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白色称之于“白”,只是赋予了“白”一种色彩属性;那么,它不作为色彩表达的那一部分是什么呢?文章认为,当白不再是白本身,它就承担了更广泛的东西;它成为一种属性,一种物质存在的状态。这里甚至包含着禅宗哲学,即一种难以捉摸的“空”和“寂”的状态;它是相较而言的。当我们设定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空间,且这个特定时间或空间有物质存在,那么这些物质的总和就形成一种具有生命感的混沌的“灰色”;在此范围以外的其他部分,即可称之为“白”。

白是一种脱离了颜色的颜色。早期的唐三彩釉色原有赭、绿、蓝、白、黑五色,在称法的确立上我们也将黑和白剔除,认为它们并不算颜色;这也就是唐三彩为什么叫“唐三彩”而不叫“唐五彩”的原因。在光学中,白是所有光的集成;在实际色彩中,白是所有颜色的缺失(图1)。当我们在谈论“白”这个概念的时候,跳入脑海里却是“空”这个字;原研哉要表达的或许也正是这种“无即是有”的状态。“白”设计理念主张让一切归零,这是人类意识的一项不变客体,是支撑着美的源头;是美学之基,能量之源。“无即是有”“少即是多”总结的恰到好处,作为从无到有的源头,它是最单纯、最洁净的那一口。

“白”设计理念终究还是需要落实到对产品的实际创制中。它虽然主张规避色彩,以最自然、最原始的样貌见诸于世,但是并非完全摒弃设计考量;纯粹设计讲求的是对设计对象极透彻的了解,所以极简是一种底气。朝日新闻社出版的杂志“一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好的体现了原研哉对“白”的表达(图2),每期杂志封面都是不同的白色材质的物品,在说明每期主题的同时更强调了杂志自始至终贯彻的纯粹理念。不同的白色物品拥有不同的材质,特写处理表现了物品独有的温度与质感。这些“白”带给读者一种可触知的印象,仿佛看到即是触摸。

用绝对白去思考,用相对白去表达。在现实生活中,“白”是相较而言的;物质世界中不存在绝对的白,纯粹意义上的白只停留在我们的意识之中,是绝对概念化的东西。在此,我们要搞清楚两个不同的概念:相对白和绝对白。例如一张白色打印纸,大家认为它就是白色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相对于其他物色,它是白的;要知道“白”在真实世界中是被绝对污染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只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去表达某种理想化的东西;其实物象都是无意义的,它只作为某种物理形态存在,提供意义的是人。

三、“白”设计理念所表现的设计美学力量

作为设计理念的“白”,已经有形无形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它从最初的作为一种态度存在,逐渐变成一种现象。要想对其进行更有深度的、更具说服力的解析,就需要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直观表现“白”作为一种非典型性设计理念所展现出的美学价值和美学力量。

(一)无印良品“无。亦所有”的产品设计理念

作为“无,即是有”的典型代表,无印良品的产品无—不在追求着极简主义美学。没有繁复的工艺,丢弃高饱和度的色调,就连店内的背景音乐都散发着青灯古佛一般的禅意。当你置身其中,似乎就能忘却哀乐怒喜,回归人性本真。无印良品这样的品牌所代表的,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审美浪潮中特立独行的一支,它代表一种偏离众人的独有美学:佗寂(わびさび/wabi sabi)。佗寂是一种思想、美学和世界观,强调残缺的美,接受自然生死循环的无常。佗寂也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种讲求俭朴、收敛与贫乏的意象。佗,代表安于简陋,追求无修饰,直指本源;寂,指代一种沧桑美,是一种即使外表斑驳或暗淡,也无法阻挡的一种美。

那么,无印良品的佗寂美学又与“白”设计理念有什么联系呢?文章认为,佗寂美学下的产品正是“白”理念的物化,它所承载的美学风格诠释了“白”的主题思想的某一个方面。在最开始,“无设计”曾是MuJI的口号,这种“无”所表现出的类似于“白”的状态并非基于省略,而是终极的设计。至此,白已经脱离了形而上的存在,它是通过某种设计理念而映射在实物之上的东西,这个阶段的白包含了大量的、复杂的情感体验和精心周到的设计,带给人们妙不可言的禅的意味。

MuJI是使人感到极度的舒适与自在的,也是将“无,亦所有”理念贯彻的最为极致的。“无印良品追求的不是‘这个最好,而是‘这样就好。因为‘这样就好蕴含了节制、理性、让步。”从中不难窥见出“白”的意味,因为“这样就好”是不完美的,而这种不完美却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像白酒的酒曲,它蕴藏着某种巨大变革,具有无限的能量。我们喝可乐很容易就会腻,喝水却永远都不够。水的白可逆、有活力且容纳一切,它存在着却总让人感受不到,这就是佗寂美学的力量,MUJI设计理念的视觉表现也正是原研哉“白”设计理念的视觉化表达。

这样一种“禁欲主义”设计风格近年来越发被大众审美接受,极简不再是小众人的极简,高冷文艺也有了无数声势浩大的拥护者;不管他们之中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白”的意义,单看对这样一种美学概念的认可度,便足以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设计美学浪潮。

MUJI随身杯和布制购物袋,都刚刚好体现了品牌设计理念中“白”的部分。但事实上,这种理念从无印良品几乎所有的产品中都能窥见—二。随身杯的内胆和透明杯体之间保留着几毫米的厚度空间,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置入图片或者相片;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放,保留杯子原始的纯色(图3)。布制购物袋被设计成“无色”和“无设计”的样子出售,没有丝毫修饰,完全素面朝天(图4)。

货架旁有个放置各种印章和彩笔的小桌,它的存在同样是在告诉顾客:我也可以DIY哦。一些人会认为,只完成了80%的产品用于销售是欠考虑的,这限制了部分受众人群,然而MUJI丝毫不在意这些,因为“这样就好”正是品牌存在的价值。“最好”的标准是不存在的,MuJI给了它的消费群体最含蓄的善意,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提供了无限可能;可以将这种可能性搁置一旁使其肆意生长,或者用它去满足自己的好点子。这种白的理念看似保守、固步自封,并且与潮流时尚不沾边;事实上,这却是一扇敞开的大门,包容着、消解着并且常变常新。

(二)马可“无用”品牌的设计理念

与无印良品理念近似的还有国内服装概念品牌:无用。马可的大胆颠覆令我敬佩,她认为无用之根本是不抱有任何功利心和目的性,“就像在旅行中,我其实从来不会带着某种刻意的目的去寻找什么东西,只是任凭欲望去感知。”

“无用”是敞开的,它并非真正的无用,它的无目的性赋予其更多价值。在这里,白的美学力量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升华。抛开马可的设计无用论不谈,就服装本身来讲,摒弃装饰、超码做旧、粗犷的剪裁已是完完全全的“相对白”的设计表达;她用“相对白”表达了“绝对白”的概念,物的无用恰恰说明精神上的有用。“白”是一切物质总和的灰度的反极,“无用”也正是对以强调设计感和装饰感的正统服装美学的宣战(图5、6)。

正如马可所说的:“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有用的物件,买个有用的东西,是否有用甚至已经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会有价值的事,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在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我喜欢无用,才能赋予它新的价值。价值从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

猜你喜欢

美学物质力量
印花派对
麦唛力量 (一)
纯白美学
孤独的力量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