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工业设计教学实践模式探讨

2017-01-13翁春萌梁家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链工业体系

翁春萌, 梁家年, 曾 力

(武汉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65)

基于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工业设计教学实践模式探讨

翁春萌, 梁家年, 曾 力

(武汉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65)

围绕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提出设计产业链导向的体系构架,以及教学模式改革需要的保障措施;依托教学体系内部与外部的协同创新,通过体系重塑与平台建设确保建立一个既能完成专业知识迁移,又能保证设计训练强度的科学有效的、弹性的实践教学运作体系,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人才。

设计产业链;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协同创新

一、国内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现状

工业设计伴随着大工业生产诞生,是劳动分工的产物,体现了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特点,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与生产方式的改变、“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升级的需要,工业设计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与转型,需要大量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业设计人才,对工业设计教育也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注重实践、扩展视野,全面提升设计素养以培养面向未来的工业设计师。

目前,全国开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包括产品设计)的高等院校超过500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如下几种教学类型与特点:

——艺术学门类下的设计学类(一级学科),本科生按照大类招生,大二或大三分具体专业学习,实行完全学分制。课程体系更新速度较快。

——以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设计实践课的课程体系为主要培养模式,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专业学习强调实用性,将实际设计项目引入课堂,或者采取设计现场上课的手段,强调专业理论应用与实践。

——建立教师(项目)工作室制,将课堂的理论讲授转变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式。

——通过采风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环节设置,让学生尽可能进入到产学合作单位参与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和设计管理,力求“小题大做”、“虚题实做”甚或“实题实做”,以实践教学全面促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出现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强化“问题”导向进行教学,是传统课程教学体系的补充与拓展,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高度强调实践性的学科,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一直注重与社会需求接轨,大量设置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一环,既能对学科架构进行有效检验与反馈,也是衡量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些方面,国外高校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与视角:如欧洲的设计教育体系深受德国包豪斯教育体系的影响,始终强调实践环节并对其进行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教学与项目教学结合的实践体系;另一方面,注重教学与产品链的结合,体现实战特点,保证教学体系与专业前沿的同步性。再看美国,其设计教育注重市场效应,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美国的设计教育体系灵活度较大,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模型制作的能力、计算机绘图的能力等,有的完全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长期的实习。

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工业设计专门人才,国内不同的院校均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有益实践,但是诞生于大机器生产的工业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设计教育强调从属于大规模制造体系,在柔性制造、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今天,工业设计从大批量生产的一个环节,逐渐凸显重要性,在相当层面的实际操作中,出现设计主导的现象。现有教学中存在工科模式限定过大,纯艺术模式相对宽泛,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模式利于实战却系统性欠缺等问题,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工业设计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与时俱进,寻求更加科学与适配的理论指导,以促进设计实践的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合理运行。

二、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构架

1.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链与“工业设计产业链”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学所依托的实体行业,不仅是一个点、而且是一条链,设计是这个链条中的重要节点,也是传统产业链中(如图1)中增值效应最为显性的一个节点。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这个节点在制造业的大背景中,多具有对特定行业的从属性,如装备制造业、家具业、家电业等等,强调遵循工业化、符合批量生产流程特点的生产逻辑。事实上,围绕这个节点的上游与下游,市场策划、用户研究、产品试制和生产的加工制造环节、品牌设计、零售推广等在内的整个系统,都是工业设计施展的舞台。当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对整个产业链起主导作用或者直接独立于生产,其自身也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即整合从最初的产品立项与策划、设计构想到产品面市,完成价值增值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策划、用户研究、方案设计、技术创新、打样试用、生产制造、品牌营销、批发销售、售后服务与反馈等,是上下游产品(或服务)输送、信息反馈紧密关联的内模式(如图2)。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并延展成为服务设计的产业链体系,能不断集合更多新兴的元素,呈现出体系化的集成与创新态势。这种演变折射出整个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当工业设计从关注产品属性的设计转变为产业链的设计体系,对工业设计教育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仅将视野集中于“设计”本身,对学生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限制与障碍。

图2 工业设计产业链示意图

图1 传统产业链示意图

2. 需要构建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

由此,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应用性、创新型、前瞻性与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可行、系统规范、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与教学实践恰恰应该从如何切入产业链开始思考,着眼于培养具有设计产业链导向,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工业设计的教学必须注重实践,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实践”?与生产实际的哪个环节对接、融合?传统工业设计的教育目标更倾向于培养符合企业需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设计师。制造业的快速升级,工业4.0带来的制造业新趋势需要院校在教学中不断进行调整,弥合对接偏差,培养能立足创意设计本体、横跨整个价值链的设计师,具备完成更多产业链上的迁移与整合的能力,这也符合未来工业设计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如果没有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纳入产业链的视野,极有可能使得教学体系处于不完整、不畅通的割裂状态,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在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的过程中遭遇阵痛。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可归纳为培养“一体——两用”的设计人才:以掌握设计专业技能为主体,同时能够适应设计核心领域以及上下游工作的两用人才。由此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宽阔的认知能力和适应力,解决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进行系统研究、设计和与产业无缝对接的能力。

3.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框架构想

现有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可谓不丰富,工作室制、专业竞赛制、创新学分制、专业考察、采风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设置也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缺少整合和龙头牵引的实践教学体系,统合性不足,往往分别只解决了产业链上某个特定节点的问题,折射出来的人才培养与工业制造实际、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的表象,实践体系未能很好地解决产业链定位与整体价值增值的鸿沟才是要害。基于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一个既能保证专业知识迁移、设计训练强度又能科学有效、弹性的实践教学运作体系(如图3)。

图3 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框架示意图

如前文所述,独立于具体、特定产业的工业设计产业链,自身能形成完整、闭合、可循环的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创意设计阶段(包括产品立项与策划、用户研究、方案设计)、设计实现阶段(包括技术创新、打样试用、生产制造等环节)、产业整合阶段(包括品牌营销、售后服务与反馈等环节),不同阶段均可打造不同的实践环节,能促使学生在学习阶段体会设计上下游之间信息输送、反馈的模式。

在创意设计阶段,引入“专业竞赛工作室”或“原创品牌孵化中心”,将其纳入常规的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强化学生设计表达、形态处理、观察方法等技法的基础训练,提升低年级阶段学生的练兵效果。借助适度、适宜的专业赛事,以明确的目标促进学生设计与创作,在熟能生巧的同时,接受产业的审视、专业的评判,进一步拓展设计视野。而原创品牌孵化中心则借鉴传统手工坊的模式,“Thinking through making”,顺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热潮,为在校生初试独立设计和品牌运营提供机会,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开创性作用,通过机制创新突破各个环节的障碍,有效激活创新的活力、从而完成“作品”创作。

在设计实现阶段,依托传统的校内资源——各类实验、实训中心,模拟设计与生产实际,通过课程训练将教学实践环节深化拓展,促进学生应用设计方法与理论完成“作品”到“产品”的转换;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的潜力,有利于弥补校内实践资源的不足。将企业的实时创新与人才培养相融合,通过搭建平台完成企业与学生的直联互动,让学生直面设计实现过程中可能的生产制造限制,接受更为直观的设计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提升设计素养;为企业实现面向特定优质消费群的高效营销,达到双向互动、双赢的局面。

产业整合阶段,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期间培养其商业逻辑,将创意思维训练、加工制造实现、设计过程控制和商业转化等内容进行融合,完成“产品”到“商品”的推进。通过各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资源支持,让学生走入市场,服务客户;借助这些社会的工业设计力量,来驱动教学融入设计产业链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升级。借助“双创”的发展契机,以“双创基地”链接起丰富的创业、孵化资源,让设计思维深入商业团队、商业管理引入设计力量,拓宽学生的整体视野、重塑学生的创新观念、优化学生的应用工具,丰富学生的产业经验,让学生切实感受从作品创意——产品实现——商业服务的流程,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行为意识和产业对接的专业水平,打造切实可行的创业生态系统。

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依托教学体系内部与外部的协同创新,开展全面对接设计产业链的改革探索,通过体系重塑与平台建设促进学生参与广阔的设计实践之中去,增强学生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三、完成实践教学改革的保障

1.调整工业设计的课程体系

目前工业设计的教育体系基本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从基础到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设计产业链的导向,可以根据产业链环节重新配置课程群,继续整合,进而提高现有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突破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划分,立足于培养适应现代产品开发需要、具备设计服务与创新设计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突出设计产业链的问题导向,强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以解决问题的目标设定课程体系,关注产业链不同节点的关键性问题,以实践教学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推进设计教育发展,形成教育科研发展的良好环境。

2.改良革新考评体系

为顺利实施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革新课程训练和考核手段,面向设计产业链的实际去向,结合课程内容实施过程控制、面向设计产业链进行内容与过程控制、构建全面的评价与考核标准。

以设计产业链的业务流程为导向,进行设计过程控制。将被动的作业完成转变为主动的项目推进,要求学生实施项目管理,进行团队建设、项目预算和时间规划,在特定时段完成规定任务,协同完成整个项目。每一个设计项目都是策划、沟通、组织、创意、执行、推广的全过程演练;即使是单人作业,也要求做好流程规划。这样,学生既能形象理解设计产业工作流程,熟悉项目管理,也学会更好制定、遵守时间与规则。

面向设计产业链进行内容与结果控制。变革现有课程中虚拟表现多,实体展示偏少的做法,每次训练均需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案到实施,从纸面(电子文档)到实物的转换。

构建全面的评价与考核标准,实行互动评价,不唯结果论,实施对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确立多方面的评价指标,参考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评价与考核标准,以感受力、创造力、表达力、推理与设计能力、美学判断力、分析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多学科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力等为主要指标,开展互动评价。以提升学生设计认知、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破除教师在评价中的绝对支配地位,让学生能合理地相互评价、让社会参与评价等,尽可能及早接受产业的评判与引导。

3.加强平台建设

破除专业的界限、打通校园内外的藩篱,立足完善校内实践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拓展社会资源推进设计实践的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通过实践平台的打造与建设,培育双师型教师(教师+设计师)和社会导师,开发一批适合教学、高质量的合作基地与社会机构作为支撑,推动设计产业与设计教育的有效对接,提高设计人才培养的水平。

四、小结

近年来,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迅速,工业设计的创新活动从单一到规模化,再到形成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的产业,结合了设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教育界也一直不断努力构建适应性的设计教学体系,顺应行业重新洗牌、产业链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围绕上述教学目标,调整视角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从“作品”创新出发,全面拓展到设计全产业链,其路径设计、课程训练形式和考核方式都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以期培养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1]董占军.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J].设计艺术, 2004,(4).

[2]据郎咸平有关产业链的观点自绘.

[3]柳冠中. 急需重新理解“工业设计”的“源”与“元”——由“产业链”引发的思考[J].艺术百家, 2009,(1).

责任编辑:郑诗锋

A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Industrial Design Based on Design Industry Chain

WENG Chun-meng, LIANG Jia-nian, ZENG Li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65,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ystem frame based on design industry chain and safeguard measures to pursue the education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industrial desig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mplement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the external of teaching system and construct a scientific, effective and flexible operating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through system reconstitution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so as to train industrial design designers with core competence in the future.

design industry chain; industrial design;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2016-09-15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3222);武汉科技大学“综合改革试点”(2013x005)阶段性成果

翁春萌(1977-),女,浙江宁波人,副教授,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工业设计、设计与文化。

G642

A

1674-344X(2016)11-0100-04

猜你喜欢

产业链工业体系
筑牢产业链安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