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内针应用于中风病康复的作用机制浅析

2017-01-13,,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中风病经络偏瘫

,, ,

皮内针起源于《内经》,《灵枢·官针》云“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皮内针法即是在这种“浮刺”“毛刺”“半刺”针法上发展而来,是指将一种特制的小型针具埋藏于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针法。且因其具有针刺疼痛小、作用时间长、不妨碍病人活动、操作较简单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1]。近年来有学者将皮内针引入中风病康复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疗效[2]。皮内针与传统针刺在刺激深度和刺激时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拟对皮内针应用于中风病康复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日后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1 中医理论层面的作用机制

1.1 经络皮部理论 皮内针疗法以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素问·皮部论》言:“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本源于经络系统,内与经络之气血相通,既依赖经络气血的濡养,也是机体卫外的屏障,故皮内针可通过刺激皮部而发挥舒经通络、理气活血的作用。中风病位在脑,而脑通过经络联系四肢,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循行头面,而手三阴经又通过其经别上达头面,因此十二经脉气血均与脑相关。中风的病因不外虚实两种,即“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或“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经络中有湿痰死血也。”(《医方考》)归纳起来,即气、血本虚与风、火、痰、瘀等标实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脑络及四肢经络失养或壅滞,进而导致中风后偏瘫。《素问·皮部论》曰:“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由于皮部隶属于经络系统,皮内针疗法可通过局部刺激对全身经络、气血起到疏通、营养的作用,促进中风后偏瘫的恢复。

1.2 针刺的深浅 《素问·刺要论》云:“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有至理,无过其道。”《灵枢·寿夭刚柔》云:“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搏者内热。”这说明针刺深浅不同其效应亦不相同。皮内针相对毫针长度较短,仅作用于皮肤浅层,故属于浅刺的范畴。由于卫气具有慓疾滑利的特点,不受脉道的约束,在经络支横别出,布散于皮肤腠理,如《灵枢》所言:“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也。”故皮内针疗法以刺卫作用为主。“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医旨续余》)“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也。”(《医学入门》)对于中风病病人而言,皮内针可通过激发卫气,使全身皮肤、肌肉得到濡养,并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皮下浅刺法用于缓解中风后偏瘫的肢体痉挛状态,其临床疗效、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常规针刺组[3]。还有学者对中风病中经络中的气血血瘀证病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同样显示皮下浅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在对中风后遗症-风痰阻络证病人的治疗方面,多针浅刺法配合虫藤饮可更加明显地减少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上下肢肌力[5]。

1.3 留针时间长短 针刺的疗效与留针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早在《素问·离合真邪论》就提到有“静以久留”的刺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亦提出:“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强调了久留针的重要性。留针的最佳时间与个人、疾病、病情和证候等因素有关,《灵枢·终始》:“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针灸大成》亦云:“病滞则久留针”,认为久病者多邪气深陷,应久留针以除之。中风病病人多为久病入络之人,病位深、病情重、病程久,故更适宜选择久留针的针法。有研究显示,留针24 h组在提高中风后偏瘫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留针0.5 h组(P<0.05)[6]。还有学者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针刺不同留针时间对疗效影响的文献,其中与中风相关的五篇文献均提示留针时间越长,疗效越好[7]。皮内针埋藏于穴位后可维持1 d~3 d,期间可以配合病人的活动积累针刺刺激量,保持针刺的持续作用,延长作用效应,故在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2 现代医学层面的作用机制

2.1 神经解剖学角度 皮内针的作用位点在皮肤,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其厚度因解剖部位、性别和年龄不同而异,表皮层平均厚度为0.2 mm,其下的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末梢与痛觉、触觉、温度觉等感觉相关,运动神经来自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皮肤的神经与大脑及内脏相关联,且同样呈节段性支配。当针刺到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时,这种刺激可以通过感觉神经末梢传入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将信息整合后再把神经冲动下传到相应的效应器,引起相应运动。针刺能够增强或激活脑卒中病人的大脑运动皮质区,且已有大量文献报道[8-11],其中浅刺所能发挥的效应亦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皮部刺激也能够相对特异的激活脑部功能区[12],且同一穴位深、浅刺脑功能出现近似的变化[13]。

2.2 神经生理学角度 神经冲动依靠神经纤维上顺序发生的电化学变化进行传导,而腧穴相对身体其他部位具有更特异的电化学特征,通过针刺穴位能使神经细胞膜两侧产生电位差,而传导这种电流的物质基础除神经纤维外,有研究认为还与疏松结缔组织有关[14-15]。疏松结缔组织具有细胞种类多,纤维较少,排列稀疏的特点,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和器官的外层和间隙,通过其庞大的动态液晶体系统,使细胞内外环境相互关联,并将身体各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皮内针作用于皮下后,局部的疏松结缔组织受到刺激,导致其空间构型发生改变,产生压电效应,释放生物电,且因其具有极好的导电性能,能够高效率地将电信号传导到身体各部的网络系统,从而发挥局部和全身的调理作用。

2.3 神经康复学角度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脑损伤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16]。针刺可以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继发性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等方式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17-19]。大脑的这种可塑性是中风病人恢复功能活动的基础,因为随意性运动的建立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一整体反射环路的连锁反应,需要各种神经细胞和各级神经元参与。故遵循偏瘫恢复的普遍规律,在病人肢体活动不利的不同阶段,利用针刺对神经传导通路的刺激,调整并改善神经反射环路中的病理状态,诱发出随意运动,并在皮内针的长效刺激作用下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最终促进偏瘫的恢复[20]。

2.4 血液循环角度 中风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流异常,或缺血或出血,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已有多项研究资料表明,中风病病人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其血液往往呈“浓、黏、凝、聚”的状态[21],且这种状态程度越重,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越差[22]。真皮及皮下组织中有大量的血管网,从属于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有研究显示浅刺针法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TCD的相关指标,且疗效优于常规针法组[23]。在留针时间方面,有学者对251例缺血性中风病人采用不同留针时间针刺的治疗,结果显示留针60 min组在改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方面作用最为明显,然后依次为40 min组和20 min组[24]。由此可见,皮内针不仅可以发挥常规针刺对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善作用,还在特定的疾病或病情下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3 结 语

皮内针疗法用于中风病康复有着良好的中医学思想基础,在皮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浅刺激发卫气,疏通气血,温煦肌肉周身,并在久留针的方式下发挥长效刺激,维持治疗效果。在现代医学层面,皮内针治疗中风病偏瘫也有相关理论支撑,进一步阐释了皮内针疗法的科学内涵。随着当前“无痛医疗”“多元化医疗”的倡行与普及,皮内针因其独特的优势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在需要长时间治疗的中风病康复方面尤其受到重视。本研究从中西医角度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但更深层面的研究尚需要临床或实验室实验加以佐证,值得相关学者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 丁习益.皮内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414-416.

[2] 丁潇.皮内埋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7(1):192-194.

[3] 黄东挺,卢琰琰,吴旻,等.皮部浅刺对5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康复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3):291-293.

[4] 范郁山,赵彩娇,曾绍球,等.皮下浅刺针法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证8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7):49-50.

[5] 宋理萍,余伯亮,陈秋明.多针浅刺法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风痰阻络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293-1294.

[6] 李海舟,谢凯,周立峰,等.头针不同留针时间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360-362.

[7] 韩明娟,赵宏,景向红,等.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疗效影响的文献分析[J].中医杂志,2017,58(4):334-339.

[8] 付彩红,李匡时,邹忆怀.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影响的fMRI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6,33(5):260-264.

[9] Bai L,Cui F,Zou Y,et al.Acupuncture de Qi in stable somatosensory stroke patients:relations with effective brain network for motor recovery[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2013(3):197-238.

[10] 何扬子,王丽娜,黄力,等.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食指运动激活脑功能区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5):357-361.

[11] SinSoo Jeun,JeongSeok Kim,BumSoo Kim,et al.Acupuncture stimulation for motor cortex activities: a 3T fMRI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05,33(4):573-578.

[12] 吴俊贤,黄泳,赖新生,等.常规针刺与皮部浅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比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8):1625-1628.

[13] 李定忠,李秀章.经穴皮部挑治与深刺的fMRI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8):491-492.

[14] Ahn AC,Wu J,Badger GJ,et al.Electrical impedance along connective tissue planes associated with acupuncture meridians[J].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05,5(1):1-9.

[15] Langevin HM,Bouffard NA,Badger GJ,et al.Subcutaneous tissue fibroblast cytoskeletal remodeling induced by acupuncture: evidence for a mechanotransduction-based mechanism[J].J Cell Physiol,2006,207(3):767-774.

[16] 朱镛连.脑卒中康复与神经康复机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3):129-132.

[17] 甘云波,黄光英,张明敏.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世界针灸杂志,2007,30(3):28-30.

[18] 张菶,孙晓伟,邹伟,等.针刺对脑卒中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6,33(6):112-115.

[19] 范郁山,罗燕.浅刺水沟、内关穴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2):45-48.

[20] Lim SM,Yoo J,Lee E,et al.Acupuncture for spasticity after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5,2015(3):870398.

[21] 陈敦雁,阙厦丹.120例脑卒中患者血脂、血流变的观察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4935-4936.

[22] 郭建英.血流变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5-66.

[23] 乐小燕.浅刺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7,30(3):42-44.

[24] 何扬子,韩冰,郑仕富,等.不同留针时间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7,32(5):338-341.

猜你喜欢

中风病经络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金元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证治概述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漫画
一分为三辨证方法在出血性中风病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