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017-01-12李进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李进

摘要:本文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状况,提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是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度推行的教学改革模式。国际上,现代学徒制于1993年英国首次将其纳入国家人才资源开发计划,之后,德国形成“双元制”,澳大利亚形成“新学徒制”教学模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经多年发展,现代学徒制为西方经济高速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1世纪初,我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改革,出台《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 [2014]9 号)指导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本文就国际上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以及我国高职理工科专业发展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进行总结。

一 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

1.古代学徒制

古代学徒制是国内和国际古代各行各业均已出现,比如我国传统行业中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据英国的大百科全书记载该技能教学方式: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它是手工业行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1]。古代学徒制技能技术的传承,首先往往是以家族为单元,以父子基础关系的学徒制,父亲将自己职业上的技能及秘诀无所保留的传授给儿子。之后,随着工业生产力的提升,手工业发展,社会需求增大等原因,父子关系学徒制转而向契约式师徒学徒制转变。

2.现代学徒制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古代学徒制已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从而逐渐崩溃,教学方式进而呈现出以现代学徒制为特征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方式。1993年英国[2]首先实施现代学徒制计划(MA)包括基础现代学徒制(FMA)和高级现代学徒制(AMA)。该计划为16到24岁的英国青年提供了工作内容及能力为目标本位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该计划与英国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VET体系相结合,为英国培养了大量的中高级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工人。1996年澳大利亚[3]提出现代学徒制计划“新学徒制”教学模式。“新学徒制”以将澳大利亚的学徒制和受训生制相结合,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相结合,以培训协议建立企业与受训者的契约关系,以国家层面的“培训包”为技能指导标准,培养青年的目标职业能力,并建立全国性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二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4]。建立现代学徒制,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与技能的技术工人。要以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与内容出发,结果国家及行业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去剖析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与目标。

2. 人才培养内容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内容上,要强调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培养,招生即招工,以实际岗位任务为引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与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学生工作涉及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的要求以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优化教学体系和内容。建立并完善校内外现代学徒制实训室及实验实训内容,组织老师及企业技术人员编制实验实训课程指导教材,并在真实工作环境与条件下进行真实模拟实训。

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技术技能而忽视职业道德,应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加强学生良好的实验科研道德、吃苦耐劳、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社会责任心和诚信意识、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等优良品德的教育与形成,确保学生能够融入企业中,并实现人生价值。

3.人才培养方式

基于“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理念[5],现代学徒协议企业,需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建立校企人才培养指导小组,构建现代学徒联合招生招工制度,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确保校企学生培养主导地位,确立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与权益。

三 总结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增加中高技能型技术工人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制造业腾飞,经济与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方式上全面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技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宏志.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6,6:8-10.

[2] 黄享苟,陈卓,郭自灿.新世纪以来学徒制研究综述[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 杜广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8-91.

[4] 关颖.高职能力本位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

[5] 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08).

基金项目: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项目(GZY16C36):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K–1502);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项目(JG–201506)。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