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最重要的16件事(上)

2017-01-12思之

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引领者归属感经历

□思之

小学最重要的16件事(上)

□思之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制定目标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他们会去寻找各种方法,从而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快乐。

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而在孩子这段成长的时光里,除了学习,还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呢?

1.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环境。

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安全感的满足与归属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被接纳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欢迎的、被接纳的、被认可的,这样就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有归属感。

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其次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

2.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

为什么是非学校群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而非学校群体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是有区别的。假设一个孩子的成绩并不出色,但他的团队合作能力非常强,那孩子在这个非学校群体里会得到认可。

而拥有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也可以避免让孩子在单一评价环境里长大,孩子需要知道,自己闪光的地方和与众不同的特点。

3.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很清楚父母的期待值,因而很多话不愿意说给父母听。

所以就需要有一个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说说他们的心里话,尤其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好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

这样的环境可能不是家庭的环境,因为孩子们很在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

4.有自己的精神导师。

孩子在6到12岁的这个年龄阶段,特别是10岁以后,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引领者。

引领者能够陪伴孩子长大,和孩子一起探讨未来,探询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该如何做,等等,能够给孩子建议或提示。这个导师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老师,还可以是家庭里的一个成员,也可以是专业人士。

5.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慢慢建立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给予回应,也可以经常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他做某一种决定的原因,甚至和他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6.有不断探索自己的经历。

我们这一生都在探寻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

我们会看到,幸福感强的人,不会去追求内心不渴望、但别人却强加于自己的东西。

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人想要的,通常是这个社会想要我们去要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让自己很迷茫,特别是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迷失方向而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对于父母来说,要怎么做呢?最好的一个方式是多问“为什么”,通过不断提问与思考,满足孩子不断探索自己的需求。

人最大的幸福,来自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实现它。

7.有完成阅读“厚”书的经历。

关于“阅读”,孩子从小积累,到了五六年级,特别是六年级以上的年级,他们需要有这样一种阅读经历,自己要完成对一本“厚”书的阅读。

一是标志着自己的阅读能力已经达到可以整整阅读完一本大部头的书;

二是标志着自己的大脑体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更好的有效的学习,即可以静下来学习;

三是可以把阅读变成一个长时间的工作了。

因此,让孩子有长周期的阅读经历,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

8.有制定目标、计划并实现的经历。

从孩子9岁左右开始,放手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计划,并且去实现它。孩子需要有这个经历。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制定目标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他们会去寻找各种方法,从而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快乐。

而完成目标计划的过程,也可以让父母观察到孩子的状态:他是否了解自己,从而能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成长。

(责编 陈喆)

猜你喜欢

引领者归属感经历
中国力争成为生物多样性引领者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梦心龙/5G黄金引领者
孩子,该当家庭的引领者了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