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家庭中开展“乡土教育”有哪些好处

2017-01-12安扬

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乡土家乡学会

□安扬

在家庭中开展“乡土教育”有哪些好处

□安扬

一、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多亲近故乡的风景和土地,带孩子到一些新奇的地方,可以让孩子学会适应不同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提高身体和心理的耐受力。家长不妨根据环境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让孩子有家乡意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二、让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

在融入家乡环境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特别是外出过程中要走不少的路,即使乘坐交通工具也要耗时很久,这对孩子的意志力是一种锻炼和考验。另外,如果遇到一些突发的天气变化,家长不要心疼孩子、怕孩子受累、得病,而应该借此机会让孩子多些历练,学会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

三、锻炼孩子的办事能力

当面临住旅馆、进饭店、买门票的时候,家长不妨将相关证件和钱交给孩子,鼓励孩子去办理相关事宜。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胆子大、会沟通、有自信,而且可以让孩子有主人翁意识。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怵头与人打交道了,也能潜移默化地学会应变和处理问题,做起事来自然会有条不紊。

四、让孩子见世面

“乡土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不再通过书本去认识世界,而是通过亲近乡土,了解民风,感受民俗来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语言去描述,用行动去尝试,用文字去记录。孩子的眼界开阔了,见识增长了,自然会变得大气、大方、大度,久而久之,思想和谈吐都会有所改变。

五、让孩子认识更多朋友

无论是参观游览,还是回乡省亲,孩子都能在此过程中结识新的玩伴。家长要鼓励孩子介绍自己,走近对方,互相了解,和谐相处。家长可以帮孩子和小伙伴合影,让孩子买小礼物送给对方,鼓励他们互相留QQ、微信等联系方式,让孩子因为这段友情而对乡土有更深的记忆和感情,让这段难得的缘分伴随孩子的成长。

六、让孩子重新认识生活

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家长都会感到烦闷,更何况是孩子呢?家长要时不时创造一些变化,带着孩子“生活在别处”。家长要通过不同内容、形式的“乡土教育”,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变化,从中寻找一些乐趣和意义,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番全新的认识和感受,这样孩子才能从中汲取营养和动力,更加热爱生活。

七、让孩子感受亲情

家长可以带孩子走访一下家族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带孩子翻看一下家谱,讲讲姓氏来源、名字排辈、祖辈迁徙的故事,让孩子体验生命延续、传承的感觉。让孩子跟家族历史与身边的人产生更深、更紧密的连结,进一步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同时,还能通过互动加深孩子对家长的感情,让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更加亲密无间。

八、让孩子更懂得珍惜

不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不会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懂得“悲天悯人,普渡众生”,就不会生发“治国平天下”之大志。孩子只有走近乡土,才能了解乡土、热爱乡土、感恩乡土,才能有责任感,有回报之心。当孩子不再认为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才能激发出孩子的使命感和进取心。

(责编 李君)

猜你喜欢

乡土家乡学会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学会分享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学会分享
夏天的家乡
学会尊重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