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在,不远嫁

2017-01-12卢素玉

家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蕾本地人棉被

□卢素玉

父母在,不远嫁

□卢素玉

父母在,不远嫁,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于堂前。

父母中年得女,对我格外疼爱。我到了恋爱的年龄,有热心人给我介绍对象,母亲第一句话总是问:“男方是本地人吗?”母亲似乎把未来女婿是本地人当成我找男朋友的硬性条件,甚至母亲还希望男方的家离自己的家近一点,最好不要超过三站路。我曾笑着对闺蜜说:“妈妈最担心的是万一有一天我远嫁到外地不回来了,她可要伤心了,其实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现在交通发达,我无论嫁到哪儿,想回来就回来,谁还能阻挡住我?”

经过一番恋爱长跑我终于找到了归宿,也如母亲的心愿嫁给了一个本地的男孩,我的家离母亲的家不过隔着一条街,算是“一碗面的距离”——从父母家把一碗面端过来,回到自己的家,面上仍冒着热气。

与父母这样的距离有时也让我苦恼。刚结婚时父母不时造访,趁我们不在时帮着晒晒棉被、做做卫生,我心里却不舒服,觉得母亲还把自己当小孩;下班途经父母住的小区,同事们会打趣问道“又去蹭饭啊”,令人颇感尴尬;天冷了我赶时髦穿得楚楚“冻”人,母亲会拿着羽绒服守在我上班必经的路口,硬是逼着我穿上羽绒服才放心地离开。于是我有些羡慕那些远嫁的女孩,她们可以不再受父母的束缚,享受着幸福自由的婚姻生活。

一次我和小蕾一起去南京出差,小蕾利用出差间隙顺便去看望了她在苏州的父母。在苏州长途汽车站,等候多时的两位老人抢着为我们拿行李,小蕾心疼她的父母,转而对我说:“真羡慕你,没有远嫁,父母就在你身边。”到了小蕾家母亲摆上一桌丰盛的饭菜,吃完后小蕾就要帮着洗碗,她父亲说:“你好好休息,待会儿还要赶路呢!”出差回来的路上,小蕾哽咽地说:“我结婚快十年了,一共回老家还没有五次。我平时生病了都不敢告诉家里人,一是怕他们担心,二是告诉他们也没有用,远水解不了近渴呀!我和老公工作都忙,我只能把儿子送进托儿所,每天早上六点多就把儿子叫醒,给他穿衣服、喂奶、把尿,忙得团团转,如果不是远嫁,父母肯定能帮我照看孩子。现如今好不容易回一次老家,我想尽尽孝,可时间匆匆,我连帮父母分担家务活的机会都没有,你的家离父母家那么近,真的好幸福,好让人羡慕。”

同事的话让我感触颇深,当初母亲不希望我远嫁,其实是怕我受苦受累,她始终不放心我在异地生活。虽说离父母太近生活多了一点不自由,可再让我重新选择,我也不会选择远嫁。

结婚这些年享尽了父母在身边的种种好处。自己需要什么总到母亲那里去拿:冬天没有棉被,母亲知道了会打电话过来,让我去她那里拿;夏天母亲也会打电话过来让我去她那里拿绿豆汤;只要到父母家就习惯“扫荡”一番,母亲做的椅垫、晒的萝卜干、酿的米酒、煨的排骨汤都被我拿回了家。自己要是生个病,父母保准比我还着急,又送水又喂药,搞得自己觉得病不快点好就对不住二老。这些年多亏父母帮我照看孩子,就凭我和老公,真不知道能否把儿子拉扯大。

父母在,不远嫁,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于堂前,沐浴在母爱之下,享春晖之光,每天陪父母说说话、唠唠嗑,每天都能吃到父母做的饭菜,每天都能看见父母慈爱的笑容,这是儿女常情、天伦之乐,也是我这个平凡的女子想要的生活。

(责编 李亚男)

猜你喜欢

小蕾本地人棉被
半条棉被
本地人
本地人
牛奶奶晒棉被
本地人,外地人
奇怪的跟踪者
棉被里的爱
On “Lěi” 蕾
一床棉被
皱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