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视阈下辽宁经济发展现存问题及对策
2017-01-12董永军
董永军
(辽宁省国税局,沈阳 110016)
税收视阈下辽宁经济发展现存问题及对策
董永军
(辽宁省国税局,沈阳 110016)
“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发展“前高后低”,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税收视角,运用辽宁和可比省份近10年来的经济税收数据,进行纵、横比较和分析,揭示出辽宁经济运行中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行人才兴业战略、发展民营经济、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等六项振兴辽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税收视阈 辽宁经济 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震荡加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一些趋势性变化,使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税收视角,运用近十年来的相关经济税收数据,分析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揭示辽宁经济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十三五”时期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十二五”税收映射辽宁经济发展
(一)辽宁“十二五”税收概况
“十二五”时期,辽宁省(口径为14市国地税,下同)共完成税收收入22484.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近2倍,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税收收入总规模排名第7位,比“十一五”时期增长98.4%,增速排名第26位;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8%,比“十一五”时期下降0.2个百分点。
辽宁整个“十二五”时期税收收入的增速落在了全国的后面,“前高后低”的发展趋势更加不容乐观。2011年-2015年,辽宁各年度分别完成税收收入3927.6亿元、4818.2亿元、4974.4亿元、4769.2亿元和3995.5亿元,环比增速分别为18.5%、22.7%、3.2%、-4.1%和-16.2%,年均增速只有3.8%,仅高于山西的2.7%,位列全国倒数第二位,低于全国平均增速8.1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下降17.3个百分点。到2015年,年税收收入规模从保持多年的全国第7位已经下滑至第10位。
(二)税收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税收的增减变化可以最直接地反映出经济的变化趋势。从“十一五”末期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影响,我国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难以为继,经济增速逐年回落,辽宁GDP增速也从2010年的14.2%逐年降至2015年的3.0%,同一时期辽宁税收增速则从30.4%逐年降至-16.2%,税收与经济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图1 2006年-2015年辽宁税收收入变化情况
图2 2006年-2015年辽宁税收与GDP增速对比
从税收弹性系数看,辽宁2007年-2012年税收弹性系数均大于1,税收增速快于GDP增速;而2013年以后,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甚至为负数,税收增速明显慢于GDP增速,甚至出现了背离。从税收与经济理论上的关系看,二者发展变化趋势在长期内是趋同的,但当经济发展处于质量较高的上升期时,税收的增长会快于经济的增长;当经济发展处于质量较低的下降期时,税收的增长会慢于经济的增长。辽宁税收从“十一五”时期的超经济增长,到当前的滞后局面,恰恰印证了这个规律。2013年起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导致税源结构变化,传统的粗放、低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税收扩张已不可持续。同时,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聚经济发展动能,国家主动推行减税免税政策,也是导致新常态下税收明显慢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宏观税负看,近十年辽宁税负基本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从2006年的15.5%逐年上升至2012年最高的19.4%,又逐年下降至2015年最低的13.9%,和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也是一致的。
(三)从税收看经济结构有所优化
“十二五”时期辽宁一产、二产、三产的增加值分别从2010年的1631.1亿元、9976.8亿元、684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84亿元、13382.6亿元、12976.8亿元,其中二产增加值的比重由54.1%下降至46.6%,三产比重由37.1%增长到45.1%,一产比重略有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十二五”时期辽宁三次产业的税收分别从2010年的4.9亿元、1946.6亿元和1362.3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3.4亿元、2207.1亿元和1785亿元。其中二产税收比重从58.7%下降到55.2%,三产税收比重从41.1%增长到44.7%。“十二五”时期二产税收总量比“十一五”时期增长78.0%,而三产增长126.8%。在二产中,采矿业税收增幅逐年递减,从2010年的58.8%下降到2015年的-52%,年均下降22.2个百分点;制造业税收虽然受宏观经济低迷影响,增速出现回落甚至负增长,但近两年逐渐企稳,成为二产税收的中流砥柱,2015年制造业税收占二产税收的78.5%;建筑业在2012年达到39.2%的十年内最高增速后逐年递减。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比重最大且比较稳定,平均为31%,但其发展速度逐年递减;金融业在这五年间是三产中增长最快的行业,税收占比从9.9%提高到19.2%,居于三产中的第二位;房地产业受宏观调控及经济低迷双重影响,增速逐年递减,比重不断下降至2015年为19.2%。
表1 2006年-2015年辽宁GDP与税收收入对比情况表
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税收与经济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二产在经济结构中比重逐渐回落,但制造业仍居重要地位,三产比重正在稳步提高,其中金融业呈现异军突起态势,直观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的优化进程。
表2 五省装备制造业税收情况对比
表3 五省第三产业税收情况对比
二、辽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低端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一直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并曾享有“辽老大”的美誉。但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老工业基地在经济上早已被超越,昔日的优势产业也丧失了竞争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升级步伐缓慢,低端产业仍占主体,高端产业比重偏低。
以近几年经济和税收发展较快并且正在超越辽宁的福建、湖北、四川三省以及山东这个一直稳定地排在辽宁前面的北方沿海省份作为比较对象发现,福建、山东、湖北的制造业占二产税收的比重均比辽宁高,其中山东的制造业税收规模最大,超过辽宁80%,福建、湖北也已接近辽宁的规模。从装备制造业税收占二产税收的比重看,湖北、四川均高于辽宁,福建紧随辽宁之后。从近几年装备制造业税收增速看,福建、四川明显快于辽宁,湖北紧随辽宁之后。从第三产业税收比重看,四川、福建高于辽宁,湖北紧随辽宁之后。从第三产业税收增速看,四省全部明显快于辽宁。从第三产业的代表行业——现代服务业的税收排名上看,辽宁排在最后一位。
作为辽宁引以为傲的制造业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发展速度上,优势都在逐渐丧失,而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被甩在了后面。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一定要有稳定优质的第二产业作为基础,辽宁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尽人意,归根结底还是第二产业大而不强,后劲不足。对比的四省区位条件和辽宁相比没有太多优势,有的甚至在西部偏远地区,但他们的发展已经走在了辽宁的前面。
(二)民营经济发展缓慢
“十二五”时期,辽宁税收从所有制类型上看,呈现出公有制经济税收比重下降,民营经济税收内部两极分化,外资经济税收占比稳中有升的态势。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税收占比分别从2010年的14.3%和1.2%,下降到2015年的11.7%和0.6%。民营经济中股份公司和个体经营税收占比从2010年的41.1%和4.3%,上升到2015年的46.2% 和5.5%;民营经济中的私营企业税收占比从2010年的12.4%,下降到2015年的9.1%;外资经济的税收占比从2010年的23.2%,上升到2015年的24.2%。从“十二五”时期各类型企业年均增速看,个体经营、股份公司和外资企业税收实现了正增长,分别为8.9%、6.3%和4.7%;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税收出现下降,分别为:-10.7%、-2.3%和-0.1%。从五年间各类型企业登记户数的年均增速看,股份公司33.4%、私营企业17.9%、个体经营15.8%、外资企业13.0%、国有企业4.5%和集体企业2.0%。
税收数据反映出“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呈现出“国退民进”的结构优化趋势,在民营经济中,具有现代管理机制的股份公司发展更优,从事个体经营的小微企业更具灵活性,在政策的扶持下得到较快发展,而作为民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私营企业尽管数量上占优,但发展质量明显不高。长期以来,辽宁国有企业比重较大,民营经济一直被视为“补充”。尽管当前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兑现时,审核评级过程过于繁琐,审批检查手续繁多等问题仍很突出。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体经济下行的态势下,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愈加凸显。2015年,在沈阳市对全市经济发展状况调研中,65%的企业表示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着融资难题。据了解,辽宁省绝大多数企业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实现融资,由于中小企业资信等级不高、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普遍存在金融机构贷款困难,靠民间借贷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十二五”时期,从行政区划看,辽宁税收超过千亿元的有大连市和沈阳市,分别为1515.1亿元和1027.8亿元;超过三百亿元的只有营口市,为306.7亿元;超过二百亿元的有鞍山和盘锦,分别为225.8亿元和223.0亿元;超过百亿元的有锦州、抚顺、辽阳、葫芦岛、丹东、本溪、朝阳,分别为198.9亿元、187.8亿元、166.3亿元、140.4亿元、127.0亿元、112.6亿元、103.4亿元;百亿元以下的有铁岭和阜新,分别为95.0亿元和65.7亿元。年均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3.8%的有沈阳、葫芦岛、营口、阜新、丹东,分别是9.5%、6.7%、4.2%、4.2%、3.9%,慢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大连、锦州、盘锦、辽阳,分别是3.4%、3.3%、3.2%、0.6%,而抚顺、鞍山、本溪、铁岭、朝阳不仅慢于全省均速,并且出现负增长,增速分别是-0.8%、-2.6%、-2.6%、-3.8%、-4.3%。从辽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三大区域看,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地区“十二五”时期税收分别完成2511.1亿元、2187.8亿元和264.2亿元。三大区域中年均增速最快的是沈阳经济区的4.4%;沿海经济带第二,为3.7%;而辽西北地区出现负增长,为-2.0%。
从税收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辽宁区域发展呈现“两强多弱”和“东南强西北弱”的格局。沈阳经济区发展势头相对较好,沿海经济带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而三大区域发展规划中由朝阳、阜新、铁岭组成的辽西北地区发展明显滞后,发展速度全省最慢,收入规模全省最低。其他两个区域发展虽然强于辽西北,但从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内部看,也未呈现“百舸争流”的趋势,区域的发展更多地还是体现在沈阳、大连两个核心城市上。
(四)大型企业税收贡献不足
按照2011年工信部、国家统计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5年辽宁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分别完成税收1560.3亿元、633.0亿元和1802.2亿元,税收比重分别为39.1%、15.8%和45.1%。其中大型企业税收主要来自第二产业,其比重达到80.0%;中型企业中二产和三产税收比重分别为36.3%和63.5%;小微企业中二产和三产税收比重分别为40.4%和59.5%。
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中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的税收比重分别是51.7%、16.5%和31.8%;私营企业中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的税收比重分别是4.5%、13.5%和81.9%;外资企业(含港澳台)中大型、中型和小微企业的税收比重分别是44.8%、19.4%和35.7%。税收数据反映出辽宁小微企业税收贡献最大,大型企业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经济发展缺乏支柱企业的支撑;国有企业实力偏弱,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私营企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几乎全部是中小型企业,外资企业中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先进性。
(五)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缺失
尽管辽宁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每万人中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校大学生数量都排在全国前列,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用人机制不活、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较慢和人员待遇较低等原因,辽宁出现了人力资源结构失衡、人才外流,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一是人才与经济结构不相匹配,大量人才流向省外。目前,辽宁文科人才较多,企业家与工程师少;基础性学科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生产管理型人才多,经营、营销类人才少;传统产业人才相对较多,高新技术人才少。长期以来,老工业基地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导致老工业基地人才总量不少,但所需人才奇缺。在过去二十几年时间里,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缓慢,使辽宁错过了家电、电子通讯等轻型制造业发展的机会,资本非但没有扩张和增加,甚至大量地陷入困境,也使产业工人失去了与之结合的条件,人才的折旧损耗非常惊人。
二是大量人才外流,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人才的不足导致一些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一些科研成果远“嫁”他乡。中科院在辽宁有沈阳金属所、沈阳自动化所、大连化物所等顶级科研院所。过去几年,这些科研机构虽然有600多项科技成果在辽宁转化,但总体转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在《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上,东北没有一座城市进入前十,在权威机构评选的100家创新型企业中,东北没有一家能够上榜。可见,实现人尽其才,加强软环境建设,使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迫在眉睫。
三、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人才兴业战略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中,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目前辽宁短缺的人才有四大类:一是有创造性的党政领导干部;二是企业家;三是大技工和“能人”;四是国际人才。要尽快扭转这些不利局面,需要政府、企业、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制定一个人才兴省、人才兴业的长远战略。
政府要制定培育人才的制度,创造发挥人才能力的环境。引入市场选择机制,制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薪酬制度和聘用制度;建设高效规范现代化的人才市场,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信息对称,促进人才结构的自发调整;实施差异薪酬制度。提高短缺人才的待遇,克服人才薪酬待遇的大锅饭现象。
企业要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企业家和技术工人。从国内外招聘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引进具有现代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人员和蓝领工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多渠道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发挥辽宁高等院校集中的优势,加强“产学研”联合,努力在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中培育自主开发能力;调整人才结构,定期普查、搜集数据,编制人才需求动态目录,测算人才需求;调整教育机构的区域设置和课程安排,重点发展一批社会急需的学科专业;优化高、中等专业院校和职业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培养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当前辽宁民营经济存在总量偏小、新兴产业比重低、企业创新能力弱、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我们应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机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以“全民创业”为重点,促进经济总量扩张。研究制定推动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提升完善企业孵化能力,降低或免除基地进驻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各创业基地和创业服务机构加大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市场开发、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各类服务的力度。
以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重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示范工程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开展科技创新成果与创新型企业对接工作,强化创新驱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强化项目拉动;加强“专精特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引导创新型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做大企业规模。
以“直接融资”为重点,抓好资金保障。开展票据、私募债、扶持债券的融资培训工作,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能力;组织发债企业征集工作,建立直接融资项目库;加强与证券公司、评级机构、中债增进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信托等多渠道融资;政府应增加对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投入,增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能力;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帮助中小企业增加信用资本。
(三)走高端装备制造业之路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工业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辽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辽宁装备工业原有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已迫在眉睫,积极的深层次的战略转型已成为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发挥门类较为齐全、基础较为雄厚、低成本控制优势等因素构成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首先,辽宁装备制造业应实行减法战略,收缩技术含量较低且利润稀薄的行业和产品,集中精力于高端制造领域,打造特色行业和产品。其次,要提升产品质量,树立优质品牌。打造集品质、服务、信誉于一身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最后,辽宁装备制造业要向服务化转型。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完整的包括产品、服务、支持平台和知识的解决方案。不断融合产品和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四)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的“新结构主义”认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有着不同的最优产业结构,处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在产业升级中并不必然要照搬比自己所处阶段更高的发达经济体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辽宁制定了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的划分除了根据地理空间位置,也可以根据城市职能类型,进而根据城市职能的不同来制定发展规划,更容易找到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办法。比如将辽宁省14个城市可以划分为综合型、重工业型、轻工业型和资源型4种。综合型城市包括沈阳、大连、锦州、朝阳和铁岭;重工业型城市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葫芦岛;轻工业型城市包括丹东、营口;资源型城市为阜新与盘锦。
各地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真正立足本地实际,发挥地区优势。比如,辽西北地区的人力资源有一定的优势,劳动力较为丰富,但是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水平偏低,财政力量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那么辽西北地区在区域规划方面就要应以生态环保为基础,逐步承接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扩大加工制造业的开发领域,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沈阳、大连的经济较为发达,但其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面临挑战,所以区域规划的重点应放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发展高端制造业及服务业。沿海城市要重视海洋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要未雨绸缪,做好经济转型;重工业城市要做好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当然区域的划分并不是目的,更不是经济发展的壁垒,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各个区域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才是促进全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策。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基调,也是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具体落实上,各地市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精准定位、突出优势、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五)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目前,诚信意识缺失、信用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瓶颈之一。信用问题既包括“拖欠货款、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也包括“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和“价格欺诈”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既有相关部门执法不严、部分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和企业追求短期行为的因素,也有“体制障碍”、“监督不力”、“企业盈利不佳”、“政策多变”和“政府干预”的原因。
根据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企业资信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于工商、海关、法院、技术监督、财政、税务、外经贸、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还有一部分信息和数据直接来自于企业。因此,政府应统一协调,由人民银行负责牵头,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制度,使各部门信息共享。政府自身更要首先树立信用意识,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执法部门要公正、廉明,保证执法的公正、公平、公开,以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为社会诚信的表率,促进征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1〕王德君.张敏振兴东北与人才兴业战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金仁淑.振兴东北经济亟待突破“人才瓶颈”[J].财经问题研究,2005(3).
〔3〕邱红,马利彪.吉林省人才资源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4(8).
〔4〕徐传谌,王志刚.加快制度创新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素市场[J].东北亚论坛,2005(9).
〔5〕马小南.“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新格局[J].学习论坛,2016(7).
〔6〕程伟艳.加快辽宁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分析[J].沈阳干部学刊,2016(2).
〔7〕程宏,李宁.辽宁装备制造业战略转型机制研究[J].科技风,2016(4).
〔8〕姜博,初楠臣,王玉迪,张文琦.辽宁城市核心要素集聚与分化的空间差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6).
〔9〕赵鑫,石振香.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学术交流,2009(6).
〔10〕章亚琴.经济转型与互联网金融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1).
【责任编辑 陆成林】
F812
A
1672-9544(2016)12-0057-06
2016-08-20
董永军,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研究方向为税收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