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蝶呤不同方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2017-01-12彭慧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36期
关键词:肌注甲氨蝶呤包块

彭慧柳

(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80)

甲氨蝶呤不同方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彭慧柳

(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80)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不同治疗方法应用在输卵管妊娠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输卵管妊娠患者9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分次肌注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单次肌注治疗,比较2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9.36%,住院时间(14.21±2.16)d,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22.47±4.56)d;对照组治愈率87.23%,住院时间(14.08±2.09)d,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23.04±4.51)d。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β-HCG(84.17±22.34)IU/mL,盆腔包块直径(1.37±0.46)cm;对照组治疗后血β-HCG(82.94±22.65)IU/mL,盆腔包块直径(1.41±0.51)cm;2组间血β-HCG水平及盆腔包块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皮疹、肛门坠胀和口腔溃疡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用米非司酮应用在输卵管妊娠患者中具有协同效果,疗效肯定,单次肌注甲氨蝶呤方案应用更为便捷,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甲氨蝶呤;卵管妊娠;毒副反应

异位妊娠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指各种因素造成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异位妊娠容易出现破裂引发患者腹腔大出血,造成出血性休克,也是造成妊娠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本病病因较为复杂,宫腔的侵入性操作、盆腔炎等均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到90%以上[1]。近年来伴随超声技术的准确性提升和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早期检测技术普及,为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临床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但是输卵管内膜相对较薄,管腔较小,管壁的肌层也更为薄弱,容易引发输卵管破裂导致腹腔大出血,风险性极高,因此临床上寻求更为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观察了甲氨蝶呤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及临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4例,均确诊为异位妊娠且未发生破裂或者流产,妊娠包块直径低于5 cm,未出现明显的出血,血β-HCG≤5 000 IU/mL,患者均为自愿接受保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本试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开展实施。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其中观察组年龄20~34(26.38±1.67)岁,妊娠1~3(1.76±0.35)次,包块直径1.4~4.9(3.21±1.34)cm;对照组年龄21~34(26.84±1.71)岁,妊娠1~3(1.81±0.32)次,包块直径1.5~4.8(3.19±1.38)cm。2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新华联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20000629,批号:1501268,规格:25 mg/片)25 mg/次,12 h 1次,服药前后禁食禁水2 h,连续服用3 d;同时给予甲氨蝶呤(广州诺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2462,药品批号:141211,规格:5 mg/支)0.4 mg/(kg·d)肌肉注射,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12 h 1次,服药前后禁食禁水2 h,连续服用3 d;同时给予甲氨蝶呤1 mg/kg单次肌肉注射。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治愈情况,治愈标准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β-HCG浓度降至正常,输卵管包块缩小,孕囊直径缩小超过50%或者消失;失败标准为接受治疗后腹痛加剧,腹腔出血或者出血增加,需要改为手术治疗,血β-HCG浓度未降低或者增加,输卵管包块未见缩小或者增大,孕囊伴有心管搏动。记录2组住院时间、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记录2组血β-HCG浓度变化情况和盆腔包块变化情况。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皮疹、肛门坠胀、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2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和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比较 2组治愈率及住院时间和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和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比较

2.2 2组血β-HCG和盆腔包块大小比较 2组治疗前后血β-HCG浓度和盆腔包块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3 讨 论

输卵管妊娠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认为以下一些因素和输卵管妊娠相关:①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炎症会造成管腔的狭窄和纤毛的缺损,输卵管同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输卵管扭曲等造成了受精卵运行的受阻碍,在输卵管内着床,特别是盆腔炎由于产后、流产或者宫腔的手术等造成女性抵抗能力降低,致病菌会沿着生殖道的黏膜发生上行感染,或者经损伤的淋巴管上行感染引发。②人工流产术后感染、或者流产不全再次进行清宫手术等因素。有宫腔手术病史的患者输卵管妊娠发生率为10%~20%,同时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输卵管通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管壁的扭曲等影响到受精卵运行造成本病发生。③口服避孕药物。特别是含有大量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物,一旦出现避孕失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会增加10倍。④部分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生输卵管妊娠发病率较高,主要是避孕环放置的时间过长诱发了盆腔炎或者输卵管炎症,或者宫内节育器引发输卵管痉挛,孕卵无法达到宫腔[2-3]。传统的治疗输卵管妊娠主要是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切除手术是标准治疗方案,但是手术的时间相对较长,术中出血多容易出现术后粘连,无法保留生育功能,伴随着输卵管妊娠发病的年轻化,输卵管切除手术已经不再适合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患者。近年来药物保守治疗方法在临床广泛使用,可以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同时能够保证治疗的成功率,实现了最低程度外科干预治疗,让患者免受手术带来的痛苦,保留了患者患侧输卵管和卵巢组织,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日后宫内妊娠的概率,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满足年轻女性生育需求[4]。但是药物治疗在应用时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严重者也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使用也存在一定的质疑。

表2 2组血β-HCG和盆腔包块大小比较

表3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β-HCG主要是胎盘绒毛膜组织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分泌的,属于妊娠特异性的标记物,β-HCG能够让卵巢黄体转成妊娠黄体,分泌孕酮,防止受精卵着床受到排斥,正常的妊娠5~7 d可以被检出,伴随孕周增加浓度倍增,发育正常的绒毛会分泌更多的β-HCG,滴度水平上升极为迅速,一般8~10周达到高峰,因此可以准确反应治疗的效果。米非司酮是合成的类固醇,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药物,具备了较强的抗孕激素活性[5],能够阻断孕酮生理活性,让蜕膜间质发生水肿与坏死,促进了绒毛与蜕膜细胞动力学出现改变,抑制了滋养细胞增殖,蜕膜变性,在短期内降低了血清β-HCG浓度。甲氨蝶呤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属于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是叶酸类似物,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在细胞S期,是叶酸的还原酶抑制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让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具备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抑制肿瘤细胞DNA生物合成,作用在滋养细胞抑制其活性,最终让胚胎组织无法正常的生长停止发育,进而出现缺血坏死并脱落。有报道显涬,滋养细胞对于甲氨蝶呤十分敏感,应用后短期会让滋养细胞内的叶酸失去活性,抑制滋养细胞生长,长期作用对于滋养细胞造成不可恢复损伤,最终使细胞死亡,滋养细胞处在增殖活跃状态的S期,因此甲氨蝶呤在这一阶段作用最为敏感[6-7]。我院使用甲氨蝶呤为全身用药模式,简单易行,药物首先进入到血液循环,然后到达病变的部位,但是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系统溃疡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等症状[8],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主要是甲氨蝶呤在不同患者体内吸收、分布与生物转化存在个体性差异,不同患者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过高与作用的时间过长引发了机体的不良反应[9]。本研究发现两种方法效果相当,单次肌肉注射同样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且不良发应均可以自行消退,表明单次肌肉注射的方法相对安全可靠。白素芳等[10]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A、B、C 3组,A组给予分次肌注甲氨蝶呤,B组给予单次肌注甲氨蝶呤,C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囊穿刺注药杀胚手术,结果发现3组治疗后血β-HCG浓度均显著降低,包块直径逐渐缩小,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疗效相当,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而单次肌注和手术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分次注射,与本研究结果有出入,可能与观察指标相关。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联用米非司酮应用在输卵管妊娠患者中具有协同效果,疗效肯定,而单次肌注甲氨蝶呤方案应用更为便捷,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 罗琳娜.甲氨蝶呤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与单次肌注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2,24(1):161-162

[2] 贺爱军.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8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8):633-635

[3] 左时珍,陈永芳.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4):7-9

[4] 裴海英,张大微,吴钦兰.MTX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2):168-172

[5] 宣艳红.中药桃红活血汤联合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0,16(22):3514-3515

[6] 朱秀霞,施慧菁,赵宇.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片应用于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309-3311

[7] 王俊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49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77

[8] 王利芬.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142例[J].环球中医药,2013,6(4):284-285

[9] 蓝月莲,王军华,高堂仁.甲氨蝶呤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与单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对比[J].中国药业,2011,20(21):74-75

[10] 白素芳,刘云婷,张伟芬.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2):1661-1663

10.3969/j.issn.1008-8849.2016.36.033

R714.22

B

1008-8849(2016)36-4080-03

2016-03-20

猜你喜欢

肌注甲氨蝶呤包块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