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多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
2017-01-12蓝益南
李 健 蓝益南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多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
李 健 蓝益南
手指软组织缺损;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皮瓣;创面修复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因手指创面周围皮肤软组织较少,往往很难以局部皮瓣转移的手术方式修复创面。以往经常应用先并指而后单一皮瓣修复或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这些手术方式修复后二期一般还要经过皮瓣断蒂、分指、植皮、皮瓣修整等多次手术,存在治疗时间长、手术次数多、患者不能早期功能练习及患者痛苦大等缺点[1]。2012年8月—2016年12月,我们收治12例手指多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通过设计游离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供区皆直接一期缝合,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3]患者共12例,均为男性;年龄18~54岁,平均35.3岁。致伤原因:12例患者均为急症外伤,其中电锯伤8例,机器压榨伤3例,车祸伤1例;损伤范围:左手8例,右手4例;指背皮肤缺损10例,指腹皮肤缺损2例;2个手指皮肤缺损11例,3个手指皮肤缺损1例;损伤程度:单纯皮肤缺损9例,合并骨折或肌腱损伤3例。
2 手术设计及方法
2.1 皮瓣设计 12例均采用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大小:2.0cm×2.0cm~5.2cm×4.1cm,平均4.1cm×3.3cm。腓肠内侧动脉在腘窝上方1.2~2cm处直接起源于腘动脉,起始部外径(2.58±0.44)mm,肌外血管长度(2.9±2.1)cm,在腘皱褶远侧0.5~2.8cm平面入肌,主干入肌后沿肌纤维长轴下行,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纵向穿行肌纤维之间,发出多个肌支及1~4个肌皮穿支,肌皮穿支在深筋膜穿出点距后正中线0.5~5.0cm,距腘褶皱6.0~17.5cm。腓肠内侧动脉起始部外径为(2.49±0.46)mm,穿动脉穿深筋膜部位外径为(0.82±0.14)mm,血管蒂长(11.6±2.5)mm,术前常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穿支,根据手指创面缺损情况及穿支点位置在小腿内侧设计2~3个穿支分叶皮瓣。见图1(封三)。
2.2 手术方法 不驱血上气囊止血带,术中先切开皮瓣一侧的深筋膜,并在深筋膜下游离解剖显露穿支动脉。当发现令人满意的穿支后予以保留,游离掀起整个皮瓣,仔细分离穿支周围深筋膜直到腓肠内侧动脉主干,根据受区血管情况,切取下分叶穿支皮瓣,将皮瓣移植至手指皮肤缺损创面,血管蒂通过皮下暗道转移,分别与掌浅弓及掌背静脉做端端吻合,供区创面直接一期缝合。见图2(封三)。
2.3 术后处理 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常规三抗治疗,有效保暖,适当补充血容量,出现血管危象应妥善处理,如有必要可行血管探查。术前若为伸指肌腱损伤,术后腕关节背伸30°及伸掌指关节位支具外固定,若为屈指肌腱损伤,则取术后腕关节屈曲30°位支具外固定。术后1周,待皮瓣血运稳定后,在外固定弹力支具保护下逐步进行手指屈、伸功能锻炼。6周后拆除支具,循序渐进行主、被动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功能锻炼。
3 结果
本组12例多指皮肤缺损应用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进行修复,术后皮瓣成活11例,成活率91.7%,1例皮瓣完全坏死清创后二期行植皮处理后创面愈合。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对皮瓣成活的11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6个月~2年,平均11个月。2例皮瓣略臃肿,于3个月后行皮瓣修整术,其余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术后6个月,4例皮瓣浅感觉与触觉有少许恢复,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为S2[4],7例皮瓣浅痛觉与触觉完全恢复,无皮肤过敏,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为S3,患指运动功能较好。末次随访,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4]综合评价,优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9%。供区小腿切口一期愈合,无功能障碍。典型病例见图1~3(封三)。
4 讨论
机器伤致多个手指皮肤缺损是临床上常见损伤,常伴肌腱及指骨外露,需采用皮瓣修复治疗,但手部临近皮瓣修复面积有限,因此临床应用常受到限制,既往常用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5]。腹部带蒂皮瓣手术简单、较安全,但术后外形臃肿、功能较差,且手术周期较长,一般需行二期断蒂术及多次皮瓣修整,患者痛苦极大。故临床上多选择游离皮瓣修复创面[6-9]。其中以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为首选[10]。但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虽不带深筋膜,并根据术中穿支分布的类型进行皮下脂肪组织的修剪,但为了保证皮瓣的成活,部分皮瓣带有较厚的脂肪组织,外形臃肿,而且往往需要多次手术整形,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11]。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的优点十分明显,首先皮支血管解剖较恒定[12],且可以通过吻合一组血管去修复两个或多个创面,规避了传统术式的诸多缺点及相应的手术风险,其次在保证皮瓣血供稳定的情况下,并不牺牲主干动脉,且因血管蒂足够长,我们可以随意旋转及移位皮瓣。该皮瓣可携带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13-14]。再者,小腿皮瓣的质地相对较薄[15],接近手指,减少了二期的皮瓣修整,最后它对供区损伤较小,皆是一期缝合,不影响功能。但腓肠内侧血管皮支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可切取皮瓣面积有限,该皮瓣还是难以修复如脱套伤等大面积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16],且因穿支个体差异性较大[17],它对显微技术及解剖有着较高的要求,学习曲线较长[18-19]。
[1]朱玉花,王俊波,张全英.腹部带蒂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57-2359.
[2]丰波,武宇赤,张霄雁,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4):360-366.
[3]柴益民,曾炳芳,康庆林,等.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12(5):328-330,399.
[4]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5.
[5]曾志超,李鹏,吉赵勇.应用拇趾腓侧趾背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0,16(3):496-497.
[6]宋铁山,李鸿文,彭云滔,等.应用骨间背侧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1):55-56.
[7]黄剑,郑远圆,李基民,等.游离上臂外侧分叶皮瓣在手部多创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1):25-27.
[8]宋铁山,李鸿文,彭云滔,等.应用骨间背侧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1):55-56.
[9] Kola N,Isaraj S,Xhepa G,et al.Posterior interosseous forearm flap in reconstruction of first web space[J].Ann Burns Fire Disas,2009,22(2):104-106.
[10]赵风,林李,宗宝.超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在手部较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2):69.
[11]寿建国,王诗波,王鹏飞.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7):651-653.
[12]Okamoto H,Sekiya I,Mizutani J,et al.Anatomical basis of the medial sur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in Asians[J].Scand J Plast Reconstr Surg Hand Surg,2007,41(3):125-129.
[13]潘佳栋,王欣,梅劲,等.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2):93-95.
[14]Hallock GG.A sensate lateral sural artery muscle perforator flap[J].Cir.Pla.Iberolatinoam,2006,32(4):293-297.
[15]张连双,任志勇,史迅.吻合感觉神经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6):1681-1683.
[16]孙广峰,聂开瑜,祁建平.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背侧创面的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30(3):378-381.
[17]郑大伟,黎章灿,曹广超.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双叶游离皮瓣修复足部贯通伤[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29(12):1519-1522.
[18]何悦,方早,金淑芳.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缺损的疗效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13(2):134-139.
[19]宋晓萌,张玮,武和明,等.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初步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4,10(5):269-271.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修复重建手外科(丽水 323000)
李健,Tel:13757806205;E-mail:langta28@163.com
(收稿:2017-01-12 修回: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