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道德经》的基本理路和现代价值

2017-01-12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万物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23)

再论《道德经》的基本理路和现代价值

方坚铭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老子及其思想在西方引起了广泛的传播和关注,可以说,其影响力远胜过《论语》。对《道德经》的基本情况、基本思路和现代价值予以一定的阐述,以利于研读者进一步探赜索隐。以帛书老子为基本依据,从《道经》首章和《德经》首章入手窥探其思路,即以道为体,以德为用;大道的运行规律,具有辩证、反复的特点;“人法道”可获得“玄德”,并在对基本思路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文化,阐述了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道德经》;帛书老子;基本思路;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经典在欧美日的流行,在美国有《六祖坛经》,二战后禅宗兴起,影响深远,不过这个禅宗是由日本传入的,是我国禅宗的二手货;在德国有《道德经》的流行,据说仅次于《圣经》,哲学大家海尔格尔显然深受老子的启迪;在日本则《论语》、《孙子兵法》、王阳明《传习录》等书一直长盛不衰,昔日蒋介石就曾于日本随处见青年苦读《传习录》而心灵为之震撼,终生服膺阳明学。讲到《孙子兵法》,都说研究最深的是日本,用的最好的是美国,美国的二次海湾战争被公认为是《孙子兵法》在当代的成功运用。反观我国,经典的传承情况还是堪忧的,多数年轻人对重大元典还是比较隔膜,大学生的接受也有限得很,现代社会上读的较多是《弟子规》《三字经》等,盛行的是“包本读经”,负面消息不断。显然我们要大力加强元典的传承和学习,这要走很长的路。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浙江工业大学也建立了“书香工程”,鼓励大学生深入阅读经典,可以说远见卓识,抓住了根本。如能设立国学元典专栏,推荐十来本国学元典,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都要精读几册,并提高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来抓这个问题,那么就会真正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十年之后,就会有成效。

在这些重要的国学元典之中,《道德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一部对不少大学生而言既熟悉而又陌生的经典。熟悉是指大学生在中学时期在教材里常见到“道”、“无为而治”等词汇,陌生是指不少人根本没有通读过,尤其是对《道德经》的基本思路无从把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帛书老子为基本依据,从《道经》首章和《德经》首章入手窥探其思路,对《道德经》的基本思路进行梳理和阐述,以利于研读者进一步探赜索隐,并对《道德经》的现代价值予以一定的阐述。

一、西方的回响

老子是一个奇人。其人奇,其书更奇。自16世纪《道德经》传入西方后,老子及其思想引起了西方人的关注和认同,可以说,其影响力远胜过《论语》。

老子的《道德经》传入德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影响力甚为深远。从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后,《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位思想。当他第一次看到中国《河图洛书》拉丁文译本以后,惊呼“这是一个宇宙最高的奥秘”,当即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辩证法”。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的伏羲黄老学说,才是真正的辩证法之父。

莱布尼兹对辩证法的论述深刻地影响着伊曼努尔·康德,使康德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成为辩证法的奠基人和阐发者。而黑格尔师承康德,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将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哲学逻辑合理,充满生气。黑格尔研究每一个命题,都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阳)反(阴)合(中)的三维形式,创立了三段式解读法。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把老子的“道”视为人们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人中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热。他们发现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都具有积极作用。

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中国人提倡的礼让、和气、智慧、乐观的人生之道远非西方文化所能及,因此西方文化要学习中国的道德哲学。而西欧的民众尤其是青年,纷纷组织团体来研究老子思想,追求道家的境界。1919年,德国诗人柯拉邦德写了一篇《听着,德国人》,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人”。老子的思想由此在西欧影响广泛。当时有位名叫魏时珍的中国学生到欧洲留学,发现大学的教授十分热衷于与他探讨中国文化。一位姓陈的中国学生在欧洲旅行时,发现在一所乡村中学里,老师向学生讲授“无为而治”的道理,并盛赞老子学说比孔子学说深奥。当时老子成为欧洲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之一,不少家庭都收藏有一本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思想深受德国青年崇拜,当时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战前德国青年在山林中散步时怀中大半带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现在的青年人却带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几百年来,《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由此可见老子及其思想在西方受欢迎的程度*以上材料参见《外译名著榜〈道德经〉居第二》,《环球时报》,2014年8月19日。。

司马迁说“老子深矣远矣”。在中国传统文化衰败的时代,《老子》却在西方大受欢迎,不仅进入精英层面,还进入民间社会,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中国人向来是“墙外开花墙里香”,现在《老子》《易经》《六祖坛经》等在西方持续大热,我们年轻人更应该“预流”*陈寅恪先生妙用佛教术语,提出“预流”之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6页。,投入这经典重辉的大潮流中去,为先秦元典在现代社会创造性转化的大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如果仍旧如以前一样跟这些伟大经典隔膜,那么就是有愧先人了。

二、老子其人其书

关于老子的生平和《老子》的作者,成书时间,历来说法不一。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其实老子本非楚人,是周王朝贵族后裔。李炳海:《孔子赴周学礼、老子由周入楚考辨——兼论孔老之间的交往及传说》,《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59页。,姓李,名耳,字聃,曾在周洛阳任守藏室之史。据《礼记·曾子问》所载,孔子还曾问礼于老子,故约与孔子同时。“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列传》)

在考证老子的时候,对王子朝奔楚事件可予关注。《左氏春秋》载,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围绕周景王继承人的确立,在王子朝和以单穆公、刘文庄为代表的当权派发生了一场长达18年之久的王室大动乱,史称王子朝之乱。而孔子生活于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之间,于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阎若璩:《四书释地续》(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清经解》卷二十一)的考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老子辨》,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5-62页。,孔子34岁,入成周向时任“守藏室之史”的老子问礼,留下了“犹龙之叹”。经四年战争,前516年,子朝兵败,率召氏、毛氏、尹氏、南宫氏等旧宗族(自然也有百工),带着王室所有典籍,逃奔到楚国。这是东周文化最大的一次迁移。当时楚国在王子朝奔楚之前,还被华夏族以蛮夷视之,周人和周典籍大量移入楚国,从此楚国代替东周王国,与宋鲁同为文化中心。时任守藏室之史的老子随着周太史等一起奔楚。老子离开周都之后,是经过楚国关隘而隐居于苦县。最后莫知所终[1]。有学者认为,王子朝当有请教老子之事,其意隐含于《老子》一书中,为潜在的对话者之一。

据后世学者考证,《老子》一书并非老子自著而成于后学之手。其书晚于《论语》,约在战国前期由道家后学纂辑、加工而成。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未至战国初期。

今存《老子》共八十一章,上篇三十七章,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称《德经》,故《老子》又称《道德经》。但1973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却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不分章,文字与今本大体相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子研究的核心,是老子年代及其真伪的问题。梁启超断《老子》在孔子之后,产生于战国之末。在疑古辨伪的主流学术风气影响下,多主张老子晚出于孔子。钱穆梳理老子“道”“名”两大观念的嬗变线索,以为老子晚于庄子。罗根泽、冯友兰、顾颉刚等亦然之。胡适、唐兰等著名学者仍坚持《老子》早于孔子的观念。

今本老子即使成书较早,至少经过战国时人的增益修改。至其著者,则迄今无定论。较通行的《老子》版本是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三国时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以及唐初傅奕的《道德经古本篇》。河上公本以清静无为、修身养神的观点解释《老子》,流传于民间,为道教徒重视。王弼本注重于辨析名理,阐发“有无之辨”,主要流传于士阶层。这两个版本都是研究老子者的必读书。

至1973年马王堆出土两种帛书写本,其出于战国末秦汉间的说法不攻自破,《老子》作为先秦古籍的地位也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1993年,从据称是“战国时代中期偏晚”下葬的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楚简《老子》,即所谓郭店《老子》 ,其内容与今本《老子》如此相同,几乎无差异。不过,甲、乙、丙三本合起来了也不过2000多一点的字,只有今本的大约40%。

帛书老子甲乙本和郭店楚简老子甲乙丙本的出现,为老子研究奠定了新格局,使后起的研究避不开这些出土文献,因为这些文献保存了老子思想的原貌。

三国时王弼的《老子注》是历史上最通行的版本,在今日仍有巨大的价值。此书已由楼宇烈校释,列入新编诸子集成本中[2]。该书以比较古老的《老子》文本为底本,注文同时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并代表三国魏晋玄学思想,因此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注释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楼宇烈先生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本,参校数十种重要版本及相关征引著作,是目前唯一,也是最精审的有关王弼注《老子道德经》的校勘注释本。

三、基本理路探赜

根据李炳海的考证,老子本非楚人,是周王朝贵族后裔[1],在洛阳做官,任“守藏室之史”,后随王子朝奔楚,受到楚语的影响。所以老子五千言,既是王官之学的异变,也可以说集南北文化之大成。李水海研究《老子》楚语情况,写有《老子道德经楚语考论册》[3]。

《老子》五千言,文约而义丰,其文谈玄论道,意蕴深邃,具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哪怕到了现代社会,物理学、哲学思想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老子思想仍不停地为人们演绎,具有“水涨船高”(董楚平先生提出)、可以进行无限阐释的特征,在世界哲学之林里独树一帜,“我独异于众,而贵食母”。历史证明,比起那些不断地为时代淘汰的哲学、思想,老子思想可以无愧地置于人类思想的第一梯队。

关于老子思想,有三大重要问题,值得研究:

问题一,老子为何要写道德经,是什么问题在驱使他?或者说,该书的中心论题是什么?

问题二,道、德、玄德、无为而无不为、知雄守雌、柔弱胜刚强等概念如何界定和理解?

问题三,《老子》为何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大热?现代价值是什么?

当然,对这些问题不是几篇文章能解决的,有关老子的论著已经类篇累牍,堆积如山,如果我们想古为今用,就要紧紧地围绕这些问题去探索老子思想,否则难免隔靴搔痒、雾里看花。

(一)“道”居其学说的中心位置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道”在老子中出现七十多次。

道,可道,非恒道。(首章)

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十六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 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二十四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衣被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知主。(三十章)

从这些章句中,可以看出的道生万物、道先天地生,是混成的,道是万物的终极依据、道之为物具有惟恍惟惚的特征,道的运作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具有不可言说的特征,不可名而强名之,就人和道的关系而言,人必须效法“自然”的道。“道”居其学说的中心位置,可知老子“尊道”的思路。

“道”的提出,标志着先秦时代先哲的抽象思维能力已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论合乎现代宇宙大爆炸学说;而“惟恍惟惚”、有无相生的道论也合乎最新量子力学、量子光学、弦论之说。因此,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水涨船高型”的思想(董楚平先生首先提出),也是其之所以在德国等国家持续大热的原因。

(二)从《道经》首章和《德经》首章入手窥探其思路

显然,“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万物的终极依据,也是人的终极依据。而何以要“尊道”,自然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即安立人的生命,使其合乎道体,其策略就是“人法道”。循此思路,即可在道——人之间找到老子学说的基本思路。

《道经》首章和《德经》首章极其重要,成为我们分析的文本依据。以《道经》第一章为分析对象,对王弼本和帛书甲本首章进行比较。

帛书甲本[4]: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王弼本[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本比起王弼本,更接近老子思想原貌。现代人欲探究老子思想,必须借助于帛书本。因此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

帛书本“恒”字,世传本为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如何理解“恒道”,是关键。“恒道”,是老子指称那不可对象化的“道”的名词。“恒道”的一层意思,是指“道”具有永恒(héng)持久的特征,还有一层意思,恒:读gèng,全遍之意,“恒道”指大全周遍之道[5]。可见,“恒道”具有永恒持久、大全周遍的两大特征,具有不可对象化的特征。

首章主要讲了道的不可对象化、不可命名化,即不“可道”、不“可名”,凡“可道”“可名”的都不是“恒道”“恒名”。无论是“可道”,还是“可名”,都是“人类”(而非其他物种)自身要面对的事情。道有其恒常的运作规律,作为万物之始,是“无名”,无可命名的、不可对象化的存在;作为万物之母,是“有名”,人类不得已而命名之,“强名之曰道”。人类之中如智者老子一旦体认到“道”的存在,即陷入了对道的“可道”、不可道和“可名”、不可名的矛盾之中。老子发现,体认“道”的方法就是“观”,“观”根据心态分两种,一种是“恒无欲”,无心而与道会,可以观其最初的细小微妙之处,一种是“恒有欲”,用意而以思辨析之,可以观其边际、端倪。“无名”与“有名”两者同出于“道”,不同的名称而所称谓的对象则是一个,真是深远而又深远(玄:深远不可分别之义。又玄字形本身有缠绕不清之意),是众多微妙的门户。

从首章,我们体会到老子之“道”的阐释之难。

道一:恒道。本原,宇宙源头,不可对象化。

道二:老子的可道之“恒道”。

道三:历代解老者理解的道。

道四:今人之论述。

无论是道三、道四,都要紧紧地围绕道二展开论述,并如禅宗“因指见月”一般,指向道一,否则就是离题万里、自立新说了。

《德经》帛书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或作“不”)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生万物,万物各得道之一偏则有“德”,“德”者,得也,“德”为“物”的特殊性质。“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管子·心术上》)。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德”乃道在万物中的显现,是万物之本性。人为特殊的“物”,也有“德”,因其有为、无为而分为下德、上德。

“德”是物之“得以生者”,事物得以存在的依据。人之德有局限性,乃法道,“不德”——不求为“德”,无心而为,不滞于所得,不滞于滞,才能无“限”。此即“无为无不为”,无为,即无目的无意图而为,而最终合目的合意图,是谓“无不为”。

“上德”不滞于其“得”“失”,无论处在“得”还是“失”的状态,皆能“燕处超然”,“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从而实现了“无”限。“下德”执滞于“得”“失”,企图通过占有、积累而达到或接近于无限,实则永不可及。前者无为,知止,所以“知止之止恒足矣”,后者有为,不知止,莫知餍足。前者可谓良善型的人,后者可谓情欲型的人*印度圣典《薄伽梵歌》(Bhagavad-Gita)第18章谈到情欲型(罗阇之业)的和良善型(萨埵之业)的人的表征,可予对照。转引自王志成《论〈老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浙江学刊》,1998年第2期,第31-34页。。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描述“道”和“玄德”的关键词句,那么,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呢,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番语义考证。刘清平经过考察认为,先秦时期,“为”被看成是“有目的有意图”与“创造制作活动”的内在统一。老子的“道恒无为而无不为”,指“自然”之“道”其实是在无意图而合意图、无目的而合目的之中生化养育了宇宙天地的万千事物*刘清平:《无为而无不为——论老子哲学的深度悖论》,载叶朗主编《哲学门》(第2卷第1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34页。。

从这章来看,老子对上德、上仁,都是肯定的,结果都是“无以为”,区别只是前者无为,有者有为。这本身也说明老子并没有“绝仁弃义”之说。世传本第19章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而郭店竹简本作“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可见早期儒道并非严重对立。“上德”开启了道家正脉传承。“上仁”合乎儒家正脉传承,自孔孟至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无不是追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三)在道德框架中运用“无为”的策略

通过对《道经》和《德经》首章的分析,应该可以发现老子的基本思路。道为体,德为用。对道的体认越是真切,能效法之,德之行也能“几于道”。

道为大全、周遍、独一、无限、不可对象化。

德为偏、特殊、多、有限、可对象化。

处在道天地人大格局中的人类,如何解决现实的困惑、心灵的困扰,即有限的人生如何免除物累,如何进入无限之域?唯有“法道”,才能突破人类的局限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帛书二十五章)

基本策略:既然“道恒无为而不为”,所以我们人也要“无为而无不为”。人作为有限的存在物,要突破实存的有限和“向往”无限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得其环中,应变无穷”(庄子),“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太史公司马谈《论六家之旨要》,载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第3289页。。能这样做,即获得“玄德”、“孔德”。通过“无为”而“无不为”,使有限之德成为无限之“玄德”,这是老子的一大发明,也是他修养论的核心。“玄德”居“道”“德”之间,在有限的意义上“同于德”,在无“限”的意义上“同于道”*参见兰喜并《老子读解·自序》,第7页。。

人格形象:具有玄德、孔德、上德、恒德、广德的圣人。所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其原则和做法是以减法为主:治人事天莫若“啬”;三宝是慈、俭、不为先;“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提倡少足知足、少私寡欲、见素抱朴。

(四)大道的运行规律和“玄德”的获得

大全周遍之道,具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即“反者道之动,弱(弱化,削弱)者道之用”,道本身处于平衡的状态,一旦不平衡了,即“反(返)”回平衡态,道之动就是“反”,其用就是“弱”,即弱化、削弱那些不平衡的东西以返回平衡态。

“反者道之动”指道具有道具有循环运动的特点。道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形成自身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力量产生之后,推动着万物始于道又复归于道,以达到平衡态,所谓“反者道之动”,这是一种循环运动的规律,即“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反映老子循环运动观的主要概念是“反”“复”“归”“周行”等,《老子道德经》第25章和第16章有集中的说明[6]。

“弱者道之用”,讲天道的作用就是“损有馀以益不足”,从而维持万物之间的和谐、平衡。因此,道的反、弱作用是万物自组织、自平衡的体现。

人法道,通过对“反复”“削弱”之道的观察和效法,由个体“德”的有限性进入“道”的无“限”性,而获得得玄德、孔德、恒德。其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

其一,守柔贵雌。万物既然是循环运动的,柔弱和刚强对立双方是相反相成又互相依存、转化的,而从发展趋势来看,柔弱胜刚强。老子思想在世界思想上是独特的,表现在无为、贵柔、尚雌、崇阴、法水、主静、归于婴儿。尚雌:“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多次用“母”、“雌”、“牝”、“谷”、“阴”等表现女性性别的词语来借指“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十章)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 老子博古通今,在考察历史演变和自然现象,尤其是受到水的启发(有多章论水,以水喻道),得出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这成为其思想的重大特色。而著名的太极拳一贯被认为是道家拳种,宗奉老子思想,至今影响不衰,成为诠释“柔弱胜刚强”思想的身体实践范本,可反复实证,可见老子思想之卓异处。老子之世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易”都在,其思想受三易影响,跟周易乾上坤下、阳刚胜阴柔的基本思想有所区别。

其二,“知雄守雌”的思维模式和“尚和”观念。老子并非只讲雌守不讲雄发,“知雄”要以“守雌”为背景,二者是互补的。同样,要“知白守辱”、“知子守母”。这显然是古代易学的思维模式,第41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必须和合才能全面,如此才能“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所以老子思想在解决矛盾时,不主张矛盾双方对抗、斗争,而是要求和谐、调解,保持事物的相对平衡状态。

四、现代价值探究

老子的思想哪怕到了今天,仍旧有巨大的价值,此为举世所公认。我们可以试着讨论其思想价值:

(一)反战思想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三十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袭为上。……故杀人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至战国时代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也是坚决反战。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老子、孟子等先哲奠定了华夏和平主义的思想基础。在现代局部战争不断的国际环境里,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二)反恐思路

现代极端势力勃兴以来,反恐成为多数国家的重要任务。如何反恐,为何会越反越多?这是摆在不少国家领导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恐怖行动”来源于“怨”,如何消除“怨”是根本所在。老子思想是一门“道法自然”的道学说,也是尚柔、尚和的学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终日号而不嗄,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老子认为:“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契约),而不以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彻是周代的赋税制度)。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七十九章)经过和解、协调“怨”,虽然能够暂时和解,但是还是有“馀怨”,有伤痕。最好的办法就是存同求异,自贵而不贱人,所以要学“有德司契”,“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从根源上消解“怨”之所由生。不要学“无德司彻”,“彻,司人之过也”,不苛责他人。如果只是以“司彻”的方式来反恐,只怕会积怨越多,因此要采取“司契”的方式,在遵守契约的基础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达到最终消解“怨”的后果。

(三)生态文化思想

以理性——科技为手段发展起来的工业文明带来了负效应,对环境污染的破坏扩展到全球。老子以非人格化的“道”为天地万物之母,把人看做“四大”之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作“王”)亦大。域中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无论是人,还是天地万物,皆来源于“道”,本应和谐共处。谁知近现代人类自己当做自然的主人,把天地万物视作奴役的对象,违背了“道”的要求,破坏了人类的共同家园,导致人类生存的严重危机。依据老子的道化生的思想,本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本应以效法地、天、道、自然为内在的要求。西方人现在流行的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理论,是解决环境危机问题的新范式,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然仍是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重估,不如老子生态思想之彻底,老子要求的是人在地、天、道的格局里,要“效法”地、天、道,不可僭越之。效法的本质就是依其事物本来的样子,就是做到“自然”“无为”,而不是“有为”“有为”是违背事物本来状态的“为”,可称为“妄作”,表现为对自然万物的占有、征服,欲望的扩展。“有为”往往根源于对“身”的执着,身体的自我认同过于强烈所以产生无尽的欲望;“无为”则放弃了对身的执着,以道为中心,所以可以宠辱两忘,知足常乐,“宠辱若缨,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十三章)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吸纳老子的智慧,建立“道中心主义”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摆正人类与自然、人类与道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人类最高形态的生态文明*浙江大学王志成先生首先提出“道中心主义”。王志成:《论〈老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浙江学刊》, 1998年第2期。。

(四)传统太极拳和养生延寿术的指导

欧美人士对印度瑜伽和中国太极拳的兴趣日益浓厚,因为二者都是极其卓异的身体实践和心性修养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太极拳有着独尊的地位,其他各种文化都无法与之并肩。杜波《〈道德经〉与太极拳》指出:“《道德经》中所主张的‘守柔’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太极拳主张的‘柔’与‘慢’,两者有着极深的渊源”*杜波:《〈道德经〉与太极拳》,《少林与太极》,2010年第4期,第27-28页。。1925年,杨澄甫先师的弟子陈微明在其《太极拳术》中,有《太极合老说》一篇,引用《老子》12条语录解释太极拳。著名太极拳家郑曼青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也摘录了老子的经文。从历史溯源来看,太极拳一直受老子思想的指导,有古拳谱中说“老君设教,宓子真传”,宓子,即宓喜、尹喜。太极拳经尹喜、唐李道子、陈抟、火龙真人、张三丰等历代祖师逐渐发展而成[7]。如老子云“虚其心,实其腹”,而太极拳从始至终都要求虚心、实腹;老子讲“至虚极,守静笃”,而练太极拳也讲求动中求静。由此可见,太极拳出于道家,处处合于道。太极拳既是一门高深的武术,也是中国最有名的养生延寿术。而求其根本,自不能脱离老子思想。《老子》里面大量的养生延寿的论述,如“摶气至柔,能婴儿乎”(十章),是呼吸术,“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是庄子“心斋”、“坐忘”技术的前导。

(五)人生事业的指导和心理幸福的指南

老子的思想,在事业方面,要求不争、恬退、不居功、贵柔、尚和、功成身退、随遇而安等,为利欲熏心者以警醒,为冒进激进者以劝诫,有利于在错综复杂的权力格局中保全自身,自古如范蠡之避勾践之害而江湖归去,张良之避刘邦之害而辟谷食气,被当做是道家避祸全身的典范。至于持盈保泰,先予后取,以静制动,洞察人生的格言妙语,无不对人起着醍醐灌顶的作用。在修身方面,要求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知足常乐。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三十三章:“知足者,富也”。老子注重减法,主张通过“损”达到无为,以获得玄德,由有限的生命进入无限之域,与道合一。常人思路是增加幸福原则,“益以兴利”,老子的思路是减少痛苦原则,即“损以远害”,“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要求去甚、去泰、去奢,主张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所有的这些主张都是为了去掉一偏之见,归于大全之道。“其情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情”是相感而动、应物自然,所以是最真实自然的,也是信实而必然的。当人的心理达到情真、有信的程度,莫大的幸福也就产生了。幸福是内在的心理满足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老子的思想是一贴清凉剂,予东西方人士以不可或缺的精神指导。

[1] 李炳海.孔子赴周学礼、老子由周入楚考辨——兼论孔老之间的交往及传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12(3):55-62.

[2] [魏]王弼,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24,1.

[3] 李水海. 老子道德经楚语考论册[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302.

[4]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221-228.

[5] 兰井喜.老子读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5:5-6.

[6] 高秀昌. 论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J].中州学刊,1997(4):88-93.

[7] 赵斌.杨氏太极拳真传[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01:212-217.

Abstract: Laozi and his thoughts has been widespread and gained attention in the West, with somehow much greater influence th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is article briefly elaborates on the “moral”, the basic ideas and modern values of Tao Te Ching, for the readers to delve further into the secret facts of the book. Based on the silk book Lao Tzu, the article pries into his ideas through the first chapter of “Taoist scripture” and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Sutra of virtue”. that is, to honor Tao as the law, and to follow the Tao with Te (virtue) in real practice. the operation of law can always be dialectical and repetitive,; People following the “Tao” can achieve Te, the virtu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basic idea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modern value of the thoughts of Lao Tzu, comnining the culture of the time.

Keywords:TaoTeChing; silk book Laozi; basic ideas; modern value

(责任编辑:王惠芳)

The basic ideas and modern value ofTaoTeChing

FANG Jianm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I0-05

A

1006-4303(2017)03-0325-08

2017-06-06

方坚铭(1972—),男,浙江温州人,教授,博士,从事古代文史、地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万物
万物皆可折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万物生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敬业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