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媒体:智能技术与人类思维艺术的结合

2017-01-12周晓鹏

中国记者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浪机器人艺术

□ 文/周晓鹏

未来媒体:智能技术与人类思维艺术的结合

□ 文/周晓鹏

2015年,新浪对于媒体的发展做了展望和预言。这一年,我们发现有些预测性观点,比如VR、直播、数据与个性化等,已经在现实中得以演绎。当然,这一年,我们也发现真正具有颠覆性体验的新技术应用还未出现。也许它们在突破的前夜正在憋着大招。

未来到底会是怎样?应该如何预测?如何着手?也许,追溯本源,看看变化后的原力,我们会有能力看到更远的未来。这力量的河流也许终将把我们带向新的事业与峰峦。

也许有人说,这种力量是高速宽带,有人说这种力量是全息数据,有人说这种力量是多维媒介。这些只不过是表面现象。更向本源探索,也许,这变革的力量来自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媒体的再塑造:超越数字化

1000年前,人类学会了驯化动物,18世纪,人类学会了驯化机器,19世纪,人类学会了驯化电力,20世纪人类开始驯化数据。21世纪,人类开始让数据驯化数据。

我们尚未了解这次新技术革命的速度和广度,但我们知道人类拥有的运算能力与处理能力已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在提升,在应用。

可以看到各种新兴突破性技术集中体现在诸多领域: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无人驾驶工具、3D打印、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能源储存、量子计算等等。尽管很多创新成果还在初级阶段,但在物理、数字和生物行业的推动下,新的创新涌现点仿佛就将发生在眼前。

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现有的商业模式在被颠覆,我们习惯的产业体系正在被瓦解。这场重塑正在以悄然的姿态火热地开始。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是数字化到数据化的转变。我们看到,过去,互联网媒体公司是通过数据化内容的集成,实现了对传媒生态的重塑。这场起源于信息时代的更替,与其说是介质之争,不如说是效率之争。纸张被数字化,在网络空间建立无限数字存储与索引。当过去习惯用一个小时阅读一份30版的用户冲进这个数字化的世界,他的兴奋度不言而喻。

而在未来的时代,数字化在超强计算与储存的推动下,将实现向数据化的改变。

二、能成为记者的机器人与“元新闻记者”

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虚拟助手、翻译软件,人工智能随处可见。这是一场端到端的打通,既包括硬件的感知,又包括底层的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操作软件。

这场超越数字化的新革命,不断将我们的行为、自身数字化,同时又不断应用这些数据来实现更智能的硬件、应用与服务。算法在不断构建新的体系学习这些数据,这些机器自身的学习让机器实现自我编程,机器从基本原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过去一年不断听到“机器人写作”的故事。据笔者所知,“叙述科学”(narrative science)是由西北大学智能信息实验室两位主任创建的一家机器人记者公司,曾经尝试通过计算机算法来分析体育赛事、财务报告和政府研究的统计数据,为报纸杂志提供文章。现在公司里,几位真人作者已经成为“元新闻记者”,负责设计模板、框架以及算法嵌入数据的角度。他们的创始人预测,未来90%的新闻报道将由机器人写手产生。

也就是说,如果是一篇类八股文的新闻,一篇总分总式的堆砌信息式报道,特别是在商业领域,也许机器人在算法的构建与学习下,可以完成更快更好的写作。

三、媒体的使命与生命

然而,这是否就是如同某些人鼓吹的一般:机器将取代记者,记者们面临失业? 在媒体领域,我想,我们坚信技术的力量,但也应该坚信人的价值。

谷歌资深研究科学家Dr.Corrado曾指出: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手段,不是魔法。机器学习的秘密不在于录入的数据,而在于人的创意和计算资源本身的创造性。就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本身而言,人的价值依然具有决定意义。

写作机器人或许可以完成一些标准化的写作内容,在数据呈现、报告报道领域将大有作为;但如果要完成具有创造性的报道,也许机器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完善自己对于世界的感知与算法。毕竟,机器人写作是在数据基础上的理性创造,而新闻的发生是人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故事。

周晓鹏新浪网总编辑

2016年的第100届美国普利策奖中,美联社对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的系列报道,最终获得最有分量的公共服务奖。美联社四位女记者Margie Mason, Robin McDowell, Martha Mendoza 以及Esther Htusan通过长达一年半的追踪,报道了印尼、泰国捕鱼业使用苦役劳工为全世界的餐桌提供海鲜,美联社的这组报道里,有一篇名为《22年为奴》的长篇人物报道,讲的是一位缅甸渔工被奴役22年的故事。他在1993年被哄骗到印尼,当2016年重新踏上缅甸家乡的土地时,他已经从一个18岁的年轻人变成40多岁的中年人。

我们知道,这个报道的起源,来自于2014年部分报道的刊发之后,记者mcdowell和htusan为了做更多求证,她们跑到距离印尼首都约1900英里的班吉纳,在途中发现了被锁在笼子里的劳工,她们决定深入报道。记者对他们和其他一些港口上被奴役的劳工进行了采访。在夜色的掩护下,记者停在一艘渔船里,拍摄这些劳工叙述自己的困境。

从班吉纳开始,美联社团队使用卫星技术来跟踪一艘载有海鲜和被奴役劳工驶往泰国的船,获取了货物的卸载和运输冷藏状况。通过采访、观察运输记录,记者们跟踪并摸清了海鲜从捕捞、加工,一直到运至美国后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包括沃尔玛和连锁餐厅)的路径和链条。

在这场报道中,大量卫星技术、数据分析、无线通信技术、即时录影被不断采用。而这次长达一年多的搜集、调查、报道,最终揭露了印尼、泰国数千名工人遭受奴役的悲惨遭遇,并促使2000余名工人获救、回家。

以人的感知和思索去呈现我们生活的世界,这正体现媒体的使命所在。这是媒体这个行业存在的价值。也是媒体区别于媒介的所在。

而通过更多对信息流本身的设计,在这个信息丰富的时代,去吸引更多人关注与思考,能让更多人看到和看懂。从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天下,这是媒体的使命。

而一个媒体的生命,离不开最扎实的三件事,用户规模、用户质量、有效变现。

四、未来媒体是技术,也是艺术

未来,媒体公司是技术公司,但也是思维艺术、表达艺术的公司。

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是绘画、不是电影、不是音乐,但就像绘画、电影、音乐下所隐藏的思维、情感与创造力。起源发心,选中视角,组合手段,形成表达,力图震撼。媒体作品的开始,是媒体技术与思维艺术的起点,媒体作品的完结,是人内心震撼的开始。比如新浪今年推出的一组报道,叫《这一代人的怕与爱》,选定了15个大学生家庭,通过对他们口述历史的记录,讲他们对于自己父辈几十年前经历过的场景是怎么看的、怎么理解的;他们父辈是怎么表述的;他们的感想是什么。这样的内容,我们通过交互H5、短视频、原生音频的形式,以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大家。在未来的媒体报道中,要有技术手段,但更应该考虑我们表达的艺术形式、思维的模式。

这样的媒体,既是技术的凝结,也是艺术的体现;这样的信息流组织与设计,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报道需要技术,也需要艺术。报道质量是技术的体现,也是艺术的外化。

在传媒领域,我们应该热爱技术,然而我们不应一味冲向技术,而弱化人的价值。任何一味单边否定,都是一种迷信。

我们相信,未来媒体,是智能技术与人类思维艺术的成熟结合。

我有几位人工智能科学家朋友,他们作为量化交易算法、图形图像交互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最近感兴趣的学科是“混沌”。在人工智能的感知与学习中,如何去学习并获得类人的情感,是他们感兴趣的重点,因为人类到今天之所以还是地球的主宰,是因为人基于情感的认识框架,是技术的起点,也是艺术所在。也许当我们可以给机器人植入某种情感性的视角与思考后,机器人媒体写作可以开始一种类人的艺术化方式。而今天,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智能机器上的探索,更是如何使用机器与技术,实现浸入式媒体体验。

五、开启浸媒时代报道模式

如果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之下,我们会发现,纸张、即时视频、全景图像、微信微博、无人机拍摄,给我们一种全新组织信息的方式,而带着技术组合与拓展能力的媒体从业者,以媒体艺术去利用这些介质重新组合、设计与表达,我们将展现一种更具浸入式的报道,与其说是观看,不如说是沉浸;与其说是作为旁观者观看,不如说是在更强的刺激与体验下,直接思考。

浸入式的媒体体验不等于VR。它不仅仅是一种感官感受或者一种表达形式。浸媒时代,媒体对用户的价值是提供信息增量、视角增量和体验增量。因此,浸媒时代,提供沉浸式的资讯内容,提供沉浸式的互动方式,提供沉浸式的思维模式,提供沉浸式的产品体验等等,都是未来媒体面临的课题。比如报纸,我们都觉得这种形态可能过时了,但其实我们会发现,报纸是沉浸式体验最好的媒介形式。你可以深入地去读一本杂志,但是你很难在这个杂志的网站上有如此时长的消费。而当报纸加上AR的时候,我相信它的生命力依旧旺盛。因此我们说,过时的不是媒体,而是人。

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下,数字化信息流被全新组合和呈现,我们看到这种新的可能性不断出现。而今天的种种介质,都只是这个浸媒体生态圈的开始,也许在未来,水下机器人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体报道设备,它不仅仅带我们去探索无尽海底,更在媒体人的艺术报道之下,作为一个视角材料的提供者,帮我们在已有掌握的人类碳足迹对环境的破坏里,受到新的冲击,从而引发我们对行动的思考与选择。

此时,作为站在开端的人,最好的选择是放下已知。就像有一次,当朋友圈疯狂转发无人机报道是重现上帝视角,我一位投资人朋友悠然写下,“这不是上帝的视角,因为谁也不知道上帝的视角是什么”。

在放下已知之后去认识未知,在这个浸媒体时代的开端。

针对于在浸媒时代,如何为用户提供信息增量、视角增量和体验增量,新浪不仅开始思考,也开始尝试。以前,门户满足的是实时聚合,然而现在实时播报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增量和体验增量。

新浪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泛资讯直播生态。新浪网、微博、一直播,不仅各自具备独立的直播生产和传播体系,而且还能实现平台互通,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目前每天在三个平台上进行的直播接近30万。

在这个过程中,新浪是个媒体公司,也是个技术公司。新浪直播已经启动“赋能计划”。新浪将会成为直播的技术能力提供方,新浪新闻客户端、微博、一直播可以满足合作伙伴发起实时直播的能力,新浪天眼直播平台还可以满足专业网络直播的任何前后端需求。接下来,新浪直播将启动“123”首批战略合作计划,确定100个媒体、200个机构、300个个人作为首批直播战略合作方,将在社会、财经、科技、娱乐、时尚、健身等领域围绕这个战略计划进行重点资源投放,打造各品类垂直直播IP内容。

除了直播之外,新浪未来还将在原声音频、话题、全视频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发力,打造全方位的浸媒体体验。

愿我们找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之美,让我们的思维得到更畅快的流动,让我们和更多人分享如何看到与看懂。(作者是新浪网总编辑)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新浪机器人艺术
猴子虽小
纸的艺术
新浪读书排行榜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爆笑街头艺术
新浪与分众合并案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