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次上前线 战地传名篇
——记新华社著名记者华山

2017-01-12周保华

中国记者 2016年12期
关键词:战地记者战地前线

□ 文/周保华

四次上前线 战地传名篇
——记新华社著名记者华山

□ 文/周保华

·优秀新华人·

编者按2016年11月7日是新华社成立85周年纪念日。本刊从2016年第11期起开设专栏,陆续推介一些在党的新闻工作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名编辑、名记者。本期推介的是华山同志。

华山(1920年-1985年),我国著名战地记者。先后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冀热辽日报》《东北日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做记者或特派记者。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和中越边境反击战作战部队采访,写出大量优秀战地通讯,其中许多名篇成为真实记录时代的新闻精品,他也成为中国战地记者的杰出代表。著有《远航集》《华山战地通讯选》《朝鲜战场日记》《华山文集》等。

新华社记者 华山

华山,原名杨华宁,1920年1月17日出生于广西南宁,1934年秋到上海读高中时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打响,华山参加了张爱萍领导的游击队。根据党组织的安排,1938年2月他到达陕北,于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被保送到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木刻,1939年5月,进入《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华山从19岁作为《新华日报》(华北版)特派记者奔赴太行山抗日前线起,到59岁再赴中越边境采访止,在跨度长达40年的时间里,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中越边境反击战的采访。华山如此丰富的战地记者经历,在中国新闻史上实属罕见。

第一次上前线

华山在太行山根据地的5年时间里,已是享誉整个太行山的一名特派记者。这期间他在报纸上发表了50多帧木刻和60多篇文字报道。在长时间跟随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采访的日子里,华山同指战员一道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出生入死,亲眼目睹了陈赓指挥主力团痛歼日寇的英雄场面。他悟出战地记者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宣传胜利:“只有胜利消息,能够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人民抗战的自豪感。”[1]华山的战地通讯始终充满胜利的信心,犹如冲锋的号角,前进的旗帜,鼓舞和激励着人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1944年4月,华山奉命回延安学习。这期间他根据积累的大量素材,写出了记述抗日战士跟敌人斗智斗勇的《窑洞阵地战》《碉堡线上》等新闻名篇,还创作了小说《鸡毛信》,被翻译成十几国文字广为流传。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后几近家喻户晓,曾获莫斯科电影节银奖,该片至今仍是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影片之一。

第二次上前线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后,华山参加中央军委东进纵队来到承德,在《冀热辽日报》做特派记者。此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围绕肃清伪满汉奸恶霸、土地改革等方面写出不少稿件,其中最为著名的要首推通讯《承德撤退》。华山在《承德撤退》中写出了我军的信心,人民的信心。他在文章中发出慷慨激昂的誓言:我们还要回来的!同时运用生动而具体的事实,讲述了人心向背,人民的承德必定永远属于人民,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1946年秋,华山随部队从承德撤退到内蒙古大草原,这时延安新华总社任命他为新华社特派记者赶赴东北前线。他在东北的两年多时间里足迹踏遍东北大地。他常常是跟战士们一起没日没夜地行军、作战。1947年冬天,他与作战部队一道从松花江到辽河,在严酷的环境下,顶风冒雪穿插于敌人后方,亲身体验了南满北满部队会师的欢乐,写出了战地通讯的名篇《踏破辽河千里雪》。

东北解放战争期间是华山战地通讯的高产期。1947年和1948年,他共发表了50多篇战地通讯。在他的笔下,有解放军前线部队不畏敌人、不怕牺牲的英雄群像,有江封地冻雪卷风中战士英勇杀敌的画面,有普通战士在战斗中成长为爆破英雄、打地堡能手的感人故事,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战术攻城拔寨的壮观场景,有全歼国民党王牌军的战斗写真,还有对被俘国民党高级军官的专访,以及揭露国民党大打内战造成恋人天各一方、催人泪下的南国情书……

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之后,华山发表了《英雄的十月》,这是他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辽沈战役期间,他亲临前线目睹了东北战局在一个十月里发生的巨变,于是他满怀激情一挥而就,写出《英雄的十月》这一不朽的光辉篇章。

第三次上前线

东北全境解放后,华山随百万大军入关,投入平津战役的报道。北平和平解放后,他准备继续随军南下,这时新华总社下令把他留在总社,要求他立即转向工业采访,用事实回答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把新中国建设好。1950年秋天,他正在着手采写一组重大工业题材通讯之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他又穿上军装,重返前线,三进三出,先后在朝鲜战场采访达15个月之久。

华山作为当时名扬军内外的著名战地记者,他赴朝鲜采访是带着特殊任务的。他后来回忆说,我到朝鲜没有发战报的任务,主要是到第一线部队去摸清情况,题目就是在美军装备优势、炮火优势、空中优势之下,我们靠什么战胜敌人的?[2]

带着这个全国乃至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1950年12月26日华山离开北京,踏上了奔赴前线的征途。华山在朝鲜战场上找到了答案:“美军是打装备,我们是打士气。我们以步兵和轻武器战胜高度技术装备的拥有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的敌人,依靠的是战士们的政治觉悟,依靠战士们对祖国对世界人民的责任心。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这就是志愿军无战不胜的力量泉源。”[3]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浓墨重彩地歌颂志愿军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歌颂那些最可爱的人的那种不怕流血牺牲克敌制胜的英雄风采,写出了《歼灭性的打击》《清川江畔》《万里纵横到处家》《炮兵连的光荣枪》和《阵地春节散记》等一系列战地通讯。

第四次上前线

华山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上前线,距离上一次从朝鲜前线归来整整过去了27年。1979年中越边境反击战打响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奔赴前线采访的激情:“正是左江柚子花香时节,我迎着千棵万棵红棉,驱车驶向龙州水口关的重重山影,到打高平的广西边防部队访问了一个月。我想看看革命战争年代那一股子精神。”[4]

在中越边境采访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与当年的“抗战兵”“解放兵”和“志愿兵”,今日的首长们纵情畅谈,还与红旗下生红旗下长的一代新人亲切交流,收集到了大量的反映战斗中解放军指战员英勇杀敌可歌可泣的事迹,也寻找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那股子精神。他在通讯《战士嘱托的报告》中写道:“这一仗有两点都是很突出的。一是我们的战士都很勇敢,普遍的勇敢。红旗下长大的新一代人就是有文化,有觉悟,有一股子不怕牺牲的勇往直前精神。二是打得好的地方都是干部带头以身作则亲临前线打出来的。”在结尾,他饱含激情地写下一段震撼人心的话语:“如同左江映着千棵万棵红棉,新一代人打出来了。边防战士有责任让祖国放心,正在接过三大作风的红旗,又多么希望看到一个三大作风大发扬的现代化祖国啊!”这是战士的嘱托,更是老战士华山的心声。他一生中最后的战地通讯《战士嘱托的报告》,获得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荣誉奖。

在华山看来,战地报道做到既真实又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关键是要练好采访和写作两个基本功。磨练好两个基本功,贯穿了他40多年的记者生涯。在前线战斗部队,华山与战士们一起在炮火中承受洗礼,一起期待着黎明胜利的消息。在第一线他掌握了大量真实、生动的素材。为了全面、立体地反映一次战役或一次战斗,他除了采访主力部队外,还要特意去采访搞情报的,打掩护的,打配合的,打钳制的,使读者在他的战地通讯中身临其境,感受强烈。华山认为,记者就是要用最简练的笔法,把新闻事实准确无误地描述出来,并写出最生动的形象。[5]华山还是运用群众语言写作战地通讯的大家,他的许多名篇佳作中都充满了说来上口,听来入耳,表现力强,又极富感染力的群众语言。

作为长期随军的战地记者,华山是一个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有心人。收集各种地图是华山的一大爱好,也是他准确写作军事报道的必要参考。华山还注意在采访中向被采访对象学习军事知识。华山采写的战地通讯往往是从整个战局出发,融入丰富多彩的第一手材料和背景,既写出了战役的全貌,又揭示了敌我双方的态势和战斗过程,向读者展现出部队指战员的英雄风采,显示出我军必胜、敌人必败的历史发展趋势,从而形成了华山军事报道的鲜明特色。

▲ 华山1941年8月在太行山。

1957年春天,华山离开了新华社记者岗位。当时中国作家协会想办一张《文学报》,特调华山去作协工作。可后来领导又决定《文学报》不办了。此时反右斗争开始了,他只好留在了作协。华山几次准备重返新华社记者岗位,却因不断的政治运动而受阻,但他始终把自己视为新闻记者。他说:“每当有人问我是什么职务时,我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一名记者,我最低的职务是记者,最高的职务也是记者’!”[6]他先后在三门峡和林县生活了15年时间,患上肝硬化,但他仍用记者的视角和笔触,写出了多篇报道,以豪迈的气概,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

1980年,华山终于回到挚爱一生的记者岗位,担任《人民日报》驻广东记者。此时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他的最大心愿是回太行山看看。此行他发表了散文《山里核桃》,以优美的文笔记述了当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军民之间和干群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关系。1984年国庆节过后,华山病倒了,困扰他多年的肝病转为肝癌。他在胸隔膜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凭着口述录音,由他女儿点点滴滴地整理,写出了《青青海罗杉》的长篇散文。华山在病床上还以惊人的毅力,争分夺秒地口授了近3万字的《我当记者》的回忆文章。

1985年9月23日,杰出的战地记者华山病逝。根据他的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乡的清漳河里,那一带是他早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地方;另一部分骨灰埋在太行山脚下的太行新闻纪念碑旁,他与抗日战争中牺牲在这里的46位战友同眠在一起。华山的记者之路从太行山出发,最后又回归到巍巍的太行群山,他完成了作为新闻记者这个崇高职业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新华社辽宁分社)

【注释】

[1]华山.华山文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418.

[2]华山.华山文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436.

[3]华山.总社记者华山同志给我军记者的一封信.新华社档案馆

[4]华山.战士嘱托的报告//华山战地通讯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121.

[5]华山.华山文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423.

[6]华山.华山文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11.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战地记者战地前线
高科技战争中的“四大金刚”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战地女豪杰
战地记者重塑英国陆军
“战地玫瑰”养成记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图形前线
跟踪导练(四)4
八路军战地记者的日记本
战地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