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网红”如何炼成
——新华青年漫谈媒体产品创新

2017-01-12陈子夏

中国记者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华社跨界网红

□ 文/陈子夏

主流媒体:“网红”如何炼成
——新华青年漫谈媒体产品创新

□ 文/陈子夏

在这个多元文化、信息爆炸时代,新华社这样的主流媒体,如何改文风才能增强传播力?本文作者是新一届新华社“新锐青年”,她从参与多项“爆红”媒体创新产品的实践,总结出新华社大胆“跨界”,放手交给年轻人去试等方法,值得改文风中的媒体参考。

创新产品 改文风 红色气质 四个全面 跨界

·改文风在路上·

近期,新华社出品的一系列媒体创新产品频频在网络形成刷屏之效,成为“网红”。这些作品用不同于以往的“文风”“画风”,刷新了国家通讯社在受众心中的传统形象。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华人,笔者有幸参与了多项新华社媒体创新产品的主创工作。这些“网红”是如何腾空出世,一炮打响的?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国社”青年如何改文风、转画风,实现产品创新?

一、“跨界”才能玩转“融时代”

在前不久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报道大潮中,新华社打造的《红色追寻——三个年轻人的长征路》系列网络直播,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让长征真正走进了年轻受众的心里。

三个“85后”“90后”年轻人,历时11天,跨越5省区,跋涉7000多公里,用“直播+真人秀”的形式,重走了80年前的长征路。直播在网络上创造了过1亿人次点击观看的佳绩,三位主播也成为备受关注和喜爱的“红色网红”,向网友们传递了正能量。

要让长征这一厚重主题在“娱乐至上”的今天被年轻人真心接受,确实不易。传统的文图系列报道、纪录片早就不新鲜了,要让网络时代的受众买单,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必须是与他们亲密度最高的手机,内容载体也应该是当下最流行的。

这个不难,我们很快锁定了网络直播和真人秀这两种形式。明星直播吃薯条就有几十万点击,《爸爸去哪儿》做亲子游戏也能创造超高收视——要是严肃的国家通讯社来玩这些,够新鲜,能“吸粉”吧?

抓笔杆扛相机搞新闻的新华社,拿起了小手机,做起了真人秀,玩起了长征主题的直播,这样的跨界混搭前所未有:通过“极限挑战”式的体验,对红军长征时的吃穿用行进行还原;通过各路接引人讲述,揭秘长征中不为人知的细节;通过别开生面的方式,祭奠、纪念长征中有名或无名的英烈……

“简直是直播界的一股清流!”在直播互动页面,一位网友这样留言。这股“清流”的背后,是一个由新华社采编人员组成的“全跨界”团队:外事报道“老司机”带队,摄影部“荷赛男神”掌镜拍视频,军分社骨干变身开路先锋打前站,女记者兼职编导、“保姆”、图文直供,男编辑担纲现场导演,后方还有来料加工小队……团队无一人出自直播、真人秀节目行业。除此之外,新华社今年以来出品的《四个全面》动漫MV、《红色气质》微电影等现象级产品也都是由社内采编人员担任主创的跨界之作。

在技术上,这些作品或许称不上“业界第一”,但难得的是一个“特”字。为了达到“特”,新华社的记者编辑们没有受限于单一的文字、图片、视频报道形式,而是勇于、乐于、勤于尝试在不同工种间进行跨越,打通技术上的各个关节,创造出与众不同甚至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单一、传统的报道形式已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刁钻的口味。而媒体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跨界”挑战——一专还不够,咱得做“全能超人”,不断去尝试、去探索。

大学毕业,我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入行。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我喜欢四处“偷师”,在文稿写作、新媒体技术等方面多下功夫。在生活中,我在关注各类媒体终端产品的内容的同时,还会留心观察、思考它们在表达上的差别,并尝试将其中最为新奇的语态和新颖的手法运用到工作中去。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我逐渐跳出了传统采编报道的套路,陆续策划制作出《考古八周刊:海昏侯身世大揭秘》《爆笑欧洲杯系列》等紧贴热点、脑洞大开的轻量级融媒体产品,它们都分别在移动端口收获了百万以上的点击量。

在我看来,跨界不仅是媒体技术上的交融和风格之间的切换,更是从选题到生产全流程的打通。融媒体时代,媒体人除了能吃苦、肯钻研的职业态度,还需要爱幻想、敢尝试的创造精神,同时不断锤炼、更新、进化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界”,进而达到“融合”之境。

二、产品要出彩,想法须大胆

拥有了“跨界”的料理技能,是否就能“融合”出独特的佳肴?我想未必。同一堆原料,流水线厨师做出的或许永远都是那一道菜;但若是交到“不走寻常路”的美食家手里,大概能玩出一万种花样来。

2016年两会期间,领导提出打破传统报道形式、对图片稿件进行创新的指示。两会报道,尤其图片稿件,向来都“四平八稳”,怎样才能改善这一审美疲劳?对着一张张“正儿八经”的两会人物照片,再看看图片说明里他们的发言语录,对于爱脑补的我来说,其实还是挺有画面感的。但是,怎样才能把人物和其话语做一个有机又有趣的结合呢?

我忽然想到了平日里自制的微信表情包——因为不喜欢和别人用一样的,我干脆拿自己和身边好友做素材,在搞笑的人物照片上添加各种应景文字或涂鸦,做成GIF图或静态表情用于聊天“斗图”。

两会,能不能也这样放胆玩一把?

领导对这样的“出格”想法给予了肯定。我当即迅速整理出多名部长、代表、委员在两会期间的照片,根据他们在照片中的行为、表情、动作,以及他们提出的“金句”,设计出相关漫画元素,配以气泡对话框,进行了“放肆而克制”的涂鸦。稿件不仅在网络和移动端口展示,更破天荒播发了图片通稿线路。次日,一组在王毅手上爬螃蟹、让傅莹撑起爱的小伞、为周小川配上卖萌语气符号、给冯小刚“开挖掘机”的真人+卡通图片稿在《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和地方纸媒版面大量亮相。

这组稿件以照片为基体,漫画为亮点,语录文字为内涵,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两会、解读两会,受到读者喜爱。就连“画中人”之一的外长王毅也被“圈粉”。这样的大胆尝试,不仅成功打破了照片稿件与漫画稿件之间的“次元壁”,更实现了网络、移动端口内容到纸媒平台的反向适配。

众所周知,新华社是做严肃新闻的,和娱乐八卦向来不搭界。但是,在年初的“海昏侯”系列报道中,我却捣鼓了一篇画风清奇的“八周刊”。事实上,我只是假借“八卦”之名,用揭秘性的口吻进行了一次相关的考古与历史科普。基于史实和考古资料,以及前方记者采访到的最新信息,我将海昏侯刘贺的生平以及他所处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梳理,摘选出最富趣味性的部分,制作成“一条读懂”型的融合页面。点开链接,伴随着对“江南皮革厂”广告进行戏仿的“海昏侯宝藏”音频,和“27天就下岗,满月酒都不让我喝一口”“病娇系皇族文艺贵公子”等诙谐解说,哪怕是“零起点”的读者,也能轻松了解到海昏侯墓葬的历史背景。

三、“新”VS“旧”

当今,许多人都在说“新媒体”,报纸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似乎已被一些业界人士打入冷宫。然而,这些上个世纪甚至上上个世纪被发明出来并使用的,就真的是“旧媒体”,真的“药丸”了吗?未必。

在我看来,展示载体的“新”与“旧”并非重点,关键还得看产品本身。产品质量好(内容丰富有营养),适配度高(展示平台不受限),试问哪个客户不乐意买账呢?在讲求融合的当下,每一种载体都应发挥其具体的作用,每一种喜好的受众都应能通过自己最“得劲儿”的方式获取信息:爱玩手机的就从方寸屏幕上速读每日新闻,爱看报纸的仍可以在油墨香中知晓天下事——没有人能强制你获取信息的载体手段,终将被遗弃的是那些不适应新时代的表达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是否只有“时尚时尚更时尚”地用各种流行语来进行表达,才叫“新”?媒体产品的“求新”,绝不是被那些不高雅的“流行”牵着鼻子走,而是要从无到有,创造出有格调的新流行,带动别人来追你。

以今年6月发布的《红色气质》微电影为例,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影像、音乐、讲述有机结合,高度浓缩中国共产党95载光辉历程,为受众带来全新视觉体验。而影片最核心的内容,是新华社的老牌产品、独家资源——照片。这些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宝贝,记录了无数珍贵的历史瞬间,它们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岁月故事。而我们只是通过三维、动态等特效,加以讲述、配乐,让这些老照片有了新的活力。

在各个播放终端,观众们几乎一致给这部9分5秒的微电影以好评;电影片名“红色气质”因搜索量一夜骤增,自动生成了百度词条;片中出现的多位新华人,成为备受网友关注和称赞的“网红”;在许多单位的党课上,影片成为了必备的教材……这不就是由我们创造出的,有格调的新流行吗?

往另一边看,现下“标题党”“拿来党”“篡改党”肆虐,欠讲究、不严谨甚至无节操的媒体产品泛滥。这样的“创新”,其实是自以为是的假创新,只因为它们缺乏“守旧”的精神——这“守旧”并非指墨守成规止步不前,而是指“妙手著文章”的优良作风要承袭,“铁肩担道义”的正气铁骨不能丢。

在创作《四个全面》歌词时,我的想法是,要让大家都读得懂,就得把自己放到和普通受众一样的位置上思考。于是,我暂时摆脱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做回多年前那个对政治和国家大事一无所知的小孩儿,用陌生化视角感知、理解“四个全面”的内涵,并写出了一版近似大白话的RAP歌词。

但这样就够了吗?当然不是。

要把高大上的“四个全面”阐释到位,最重要的还是要精准解读,不能曲解。所以,我又必须回到“新华社记者”这个身份上,和领导、前辈、小伙伴们一起,将歌词重新审视一遍,并提出问题:此处用词是不是准确?这两段韵脚搭不搭?哪里的表达还有歧义?这句话是否过于戏谑?

……

看看,既考解读能力是否到位,又考文字功底是否扎实,还考政治素养是否过硬。如果只是嘻嘻哈哈滥接地气,忘了看家本领,可做不好这活儿!

所以,媒体创新不是无源之水,它不能与新闻的本源脱离。只有在坚守新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去解放思想,做出的产品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成为不朽的经典。

四、“多听年轻人的”

“要多听年轻人的想法。”在多次重大主题全媒体产品策划会上,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同志时常这样说。

在《四个全面》第一场策划讨论会上,我首次近距离接触到了许多“重量级”同事。当时只觉各位气场之强大,自己作为菜鸟压根不敢说话,只有闷头倾听。

“到时候按领导的想法做就行了吧?毕竟在场那么多大咖呢,我只是个小兵,打打下手就好。”一边听着前辈们的发言,我一边这样想。

但没有想到,领导说完后,便认真向我们征求起了意见。“把你们自己的真实想法讲出来,不要受我们的限制。”哎呀,剧情发展和我想的不一样呢。

既然这样,我就鼓起勇气发表发表意见吧!咦,他们对我说的东西点头赞许呢!要不我再多说一点吧……就这样,我一边在脑内播着“小剧场”,一边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渐渐地,我和小伙伴们都放开了。我们不仅开始如数家珍地向“50后”“60后”们科普起“死宅”“弹幕”等网络术语,还拿出手机功放“爆款”案例,任凭各种“鬼畜”音效在会议室里回荡……

▲ “八爪鱼记者”:本文作者陈子夏自画像。

而面对这些原本只属于“80后”“90后”甚至“00后”世界的玩意儿,“老同志们”不仅没有反感,还津津有味地细细欣赏起来,更对我们根据案例提出的许多新鲜想法给予了肯定。“应该让年轻人来做”“放开想,不要怕玩太过”“过头了还有我们给你们往回收”……“老同志们”对我们说。

就这样,我和其他几位同龄人一起,从一开始小小的“参会者”成为了担纲作词、动画设计等重任的主创者。除了RAP歌词,我们还以自己为原型设计卡通人物,更把多种网络流行元素糅合在一起,让整个MV卖萌与魔性齐飞,流行舞曲共古典合唱一色。

此“面”一出,立刻在猴年春节前后刮起一阵“神曲”旋风。它不仅让国内网友纷纷表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政治”“一下就明白‘四个全面’是咋回事儿了”,更引来海外主流媒体的扎堆关注。看着自己操刀的“面”得到如此成效,我们这些“小厨”的成就感那叫一个满满。

而在关于《红色气质》设计方案的一次讨论会上,何平同志提到,影片中的互联网元素、年轻人喜欢的形式等等,可以更强化一些。可我却觉得,相对于之前《四个全面》活泼欢脱的“解读”式表达,《红色气质》主体应该是一种凝重、震撼、意境深远的史诗风格,不适合使用过多的网络流行元素。于是我大胆“放炮”,认为这次不需要刻意去迎合网民,“只要做出真正的好东西,就会有人喜欢。”

我的“反对意见”得到了采纳。影片最终并没有过多地“网络化”,却仍让无数人热泪盈眶。甚至,在以中小学生和御宅族为主、对主旋律题材从不感冒的二次元弹幕网站BILIBILI上,影片被近5万人观看,还收获了大量“燃泪”“感动”的弹幕。

“多听年轻人的”——由此,我们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脑洞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实现。《四个全面》唱神曲,《红色气质》拍电影,《红色追寻》搞直播,“两会表情”玩涂鸦……一个个“网红”奇迹就这样被创造,并成为只能被模仿、不能被复制的经典。 (作者单位:新华社江西分社)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新华社跨界网红
跨界
跨界
再创新高
视界
不要上“网红”的当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网红滚滚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ВаНхУ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