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之父吴承恩
2017-01-11严庆谷
严庆谷
《西游记》这部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吴承恩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不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还搜集了各种民间传说、话本、戏曲以及民俗文化等诸多元素,才造就了这个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机智勇敢,充满英雄主义情怀的孙悟空形象。因此,吴承恩可谓孙悟空之父,在孙悟空身上可以看到许多他的影子。
吴承恩天资聪颖,博览群书,青年时代的他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心专注于科考,渴望金榜题名,踏上仕途,为国效力。怎奈命运多舛,官场失意,使其心灰意冷,愤世嫉俗。到了暮年,他开始致力于《西游记》的创作,以此来排解久积于胸中之郁愤。例如:《西游记》中出现的“洞天福地”花果山水帘洞,就是他憧憬的世外桃源;再如《闹地府》《大闹御马监》《大闹天宫》等著名段落,就好比是他对腐朽封建制度的呐喊与抗争。
嘉靖三十五年,吴承恩曾出任河南新野县知县,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也有一定影响。当地盛行玩猴的民俗活动,养猴人将小猴驯服后,穿街走巷卖艺糊口。随着养猴人发出不同的指令,小猴时而戴上面具,时而拿起道具,装扮成某个角色,做出各种滑稽的表情,来取悦围观的路人,极受欢迎。据记载,这种民俗活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近代出土的汉代砖瓦上能看到许多与此相关的图案。吴承恩在任期间,对当地的民俗文化颇感兴趣,尤其是被街头的耍猴表演所吸引,经常会驻足观看,赞叹这些小猴子的机灵聪明。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艺术创造的源泉。正因为在新野县的生活经历,使吴承恩更多地了解了这种有趣的民俗文化,并成为他创作《西游记》的重要素材。
之前,在谈孙悟空ID之争的章节中也曾提到,孙悟空应该是一个多元混合的产物,这种推测还是比较合理的。吴承恩为了塑造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运用移花接木之术,或者将多人复合成一人,是很有可能的。
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元代剧作家杨景贤写的杂剧《西游记》,剧中孙悟空有一段自报家门的台词:“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根据这段台词,可以知道孙悟空并非天地孕育的石猴,而是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四叫通天大圣,齐天大圣是他的长兄。这一说法,在数年前福建省顺昌县宝山双圣庙中,发现了孙悟空兄弟的合葬墓后,得以证实。此庙建于元代,坐东南,朝西北,十分低矮简朴,庙内为“双圣”的合葬墓,两块墓碑并排竖立。左边的墓碑上用楷书字体刻着“齐天大圣神位”,右边的墓碑上是“通天大圣神位”的字样。按照中国古代传统“左尊右卑”的礼法来判断的话,左边墓碑上的齐天大圣是哥哥,右边墓碑上的通天大圣是弟弟孙悟空。另外,左边墓碑上方还刻有“宝峰”二字,并且雕刻的纹样比较华丽,而右边的墓碑相对就显得十分朴素。长兄为大,通过墓碑上的信息,基本可以确定孙悟空就是通天大圣。
那么,吴承恩在《西游记》的小说中为何不用通天大圣,而是采用了齐天大圣的名号呢?想必是作者为了强调孙悟空的个性,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夸张处理,他认为齐天大圣的名号叫起来更加响亮,并将其兄弟姊妹五人的神通合并在一人身上,才符合这个智勇双全的美猴王——孙悟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