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觉醒》能否“破冰”远航?
2017-01-11晓溪
晓溪
继连续三年中英联合制作的《极致百老汇》之后,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首次尝试了音乐剧的整剧制作,于今年下半年推出了音乐剧《春之觉醒》。剧院参与音乐剧制作在国际上并非罕事,但在国内尚属首次。对于由剧场作为主体制作这样一部作品,该剧的制作人、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坦言,是因为上海文化广场的发展走入一个“瓶颈期”,虽然剧院花大力气推介国内原创音乐剧,每年一次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展演”感召了不少国内优秀的原创,也逐步打响了知名度,但是相对于文化广场红红火火的国外音乐剧演出来说,国内原创还是有些不温不火。试水由剧场投入制作,不但是希望能推动行业的发展,也是藉此寻找文化广场今后的发展方向。
虽然是购买的版权,但这一版《春之觉醒》的舞美和百老汇及其他国家版本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从完全写实的制景,到虚实结合的布景,将舞台设计成一个冰封世界中的破旧的剧院,随着演出的行进慢慢解冻,来直接完成“春之觉醒”的概念。而这样一次创作或者说创作模式是否能“破冰觉醒”,成为国内原创音乐剧的新形态呢?
东方式表达是否做好了?
这次的《春之觉醒》除了导演是曾任三届《极致百老汇》音乐总监的比约恩·多布拉外,其他舞蹈、灯光、布景、服装、道具、化妆等全部为中方创作者。执行制作俞心悦说,虽然外方导演很尊重中方的创意构想,但双方之间的争执辩论仍然是家常便饭,如何让外籍导演理解中国人的想法和思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相比此前的一些中文版音乐剧,甚至是文化广场自己推出的《极致百老汇》,《春之觉醒》让中方创作者有了非常大的自主创作的空间,也让这个版本和其他版本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主创来说,在不能去改变文本、歌曲和歌词的情况下,去寻找“适合中国人的表现方式”也是一个难点。诗意、写意、含蓄这样中式的表达贯穿了这一版《春之觉醒》的创作探索中——在演出之前,许多知道原版表现方式的观众其实又好奇又“担心”这部描写了禁忌话题的剧到底怎么演,但制作团体用了东方式的含蓄来弱化这些场面,比如剧中男女主角偷食禁果的一幕,男女主角先隔着衣服有身体的触碰,然后天幕缓缓降下一个形似婴儿“蜡烛包”的帷幕,男女主角走入其中,演到这里中国观众大都理解发生了什么,而在百老汇的版本中,男女主角则是直接在舞台上裸裎相对。
主演之一的丁臻滢也谈到了演绎上东西方表达的差异带来的困难,她说:“《春之觉醒》的歌曲很抒发感情,但有许多直接通过演唱来表达的情绪我们真的很难去做到,因为它和我们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很不同,所以这次编舞特意为我们安排了许多动作,通过肢体来激发我们的情绪。”
上海戏剧学院教师丁盛认为,虽然主创在形式上做了许多东方式的处理,但是剧中的文化气质背景、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仍然和当下中国不太贴合,还需要进一步在戏剧性、节奏等方面努力进行“落地”,找到与当下中国观众的连接点。
唱英文还是唱中文?
到底是唱英文还是唱中文?对这个国外音乐剧引进制作上的问题,业内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春之觉醒》同样面临这个困扰,最终它采用的是中文对白、英文演唱的方式。费元洪表示,之所以选择唱英文还是因为转换太难。他说:“《春之觉醒》的歌词只传达情感,大多不承担叙事的功能,歌词中有许多意象的表达,因此很难译,与其翻得不好不如直接用英语来演唱。”
国外对于音乐剧的文本,尤其是歌词有着非常严苛的版权保护,翻译的歌词要获得对方的认可,翻译的歌词文本一来一回地互译、斟词酌句地修改,来回的沟通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当涉及到文化背景需要改动一些内容时,这样的修改就更花时间了。
英文演唱还是带来了表演与演唱不衔接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强戏剧性、加快表演节奏来浓重情绪。导演马俊丰说:“我觉得不是中英文放在一起的关系,像《春之觉醒》还是适合用英语来唱的。我觉得这个戏还是戏剧性不足的问题。戏剧的部分显得很干涩,一到叙事表演的部分,情绪就往下掉,这方面可以再提升。另外表演和景可以再结合得紧密一些,目前上半场的舞美变化比较少,可以考虑通过舞美去加强戏剧性。”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汪洁仍然建议,即便再花时间,还是用一种语言的好。她说:“英文演唱,虽然有字幕,但是对不熟悉剧情的观众来说,还是会影响理解,特别是碰到很写意的歌词时。我们的演员在外文演唱的语感上毕竟和母语演员有差距,观感可能就又打折扣了。所以哪怕翻译过程中损失了一些意思,还是唱中文更好。”
学生演员是否用好了?
《春之觉醒》由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音乐学院联合出品。上海音乐学院不但出钱而且出力,为剧组提供排练场地等,更主要的是学校的参与让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剧中的绝大多数演员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其中大多数是在校生。
音乐剧创作者、制作人张志林说:“《春之觉醒》最好的地方是尝试去打通教学和实践之间的道路。作为制作者来说,我们很想用学生演员,但是我们仍然担心他们的经验和时间。当下的演出市场生态中,制作体没办法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产学合作、教学对接实践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希望学校或者文化教育机构能继续提供相关支持,让实践更有保障。而汪洁表示,演艺行业的实践非常重要。她说:“目前国内的艺术专业院校的实践机会还比较少,在国外,院校的老师都有对其工作实践的要求,老师必须活跃在专业领域,这样才能保证老师能带来第一手的经验,教学和行业也不容易脱节。”
导演何念则建议音乐剧要自己造星。他说,当下剧场演出,影视明星仍然是最有号召力的,但明星参与也意味着作品被明星“捆绑”,一旦离开了他们,作品也就失去了光环。他建议,在新兴的音乐剧领域,制作者一定要有意识地去打造包装出自己的音乐剧明星,这样的明星与音乐剧生长在一起,紧密相连,才能增强音乐剧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