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
2017-01-11董道武
文│董道武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
文│董道武
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来说,学习初中物理是为了熟练掌握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相关的知识,认识和了解相关的物理现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学以致用。而对于教师来说,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最重要的环节是把握课堂教学,而这必然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融入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有目的性地创设或者引入一些生动具体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他们身体发育、心智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都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学习新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思考中、实践中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
选用生活情景导入新课。比如说讲到“液化”这节课的时候,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水在有锅盖的锅里沸腾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很多小水珠从锅盖上滴下?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来学习“液化”。
制造悬念,巧设疑点。比如在讲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项羽力大无穷,能举千斤,但是当让他坐在一张椅子上,两脚离地,还能把自己举起来吗?这些有趣的问题极易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选用古诗词、谚语导入新课。比如说在讲到“光的直线传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解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在讲到“相对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现象。
另外,教师还可以用实验来导入新课。比如说在讲“大气压强”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个实验,在空杯子里倒满水后,把一张纸盖在杯口,再把杯子倒置过来,教师让学生猜测,然后松开手,学生可以观察到水不会流出来这一现象,以此来导入“大气压强”的学习。
巧用多媒体,助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生的思维大多数还是形象思维,而物理学科当中有很多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学生对很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难以理解。这个时候教师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合理采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技术让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和现象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来。比如说学习“机械能”的时候,学生可能不能从字面上完全理解,但是让学生观看一泻千里的瀑布的画面,再结合机械能概念的讲解,学生就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发挥出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且要提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让课件的内容不仅丰富,而且重点突出,更加直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激发探究欲望,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学习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说在探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一过程当中,可以设置“有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互相碰撞,激活思维,并引发相关的联想,达到探究的目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注重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层次性、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摘到桃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说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目,从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借助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借助演示实验,使得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使用演示实验法时,要注意动作操作规范,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用心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
分组合作,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分组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生的思维大多数都是形象思维,对于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而物理课的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在实验课当中,教师就可以选择分组合作,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在学生熟悉实验器材后,引导学生按小组设计实验计划,对某一物理现象进行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环节当中,并对各个小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点评,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分组合作教学法不仅让学生们能够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学生物理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教师要正确地把握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课程的需要和学生自身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主动性,进而促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马甸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