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与分期针刺治疗
2017-01-11刘敬天津中医药大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300193天津市鞍山西道312号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134
刘敬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 300193 天津市鞍山西道312号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134
姚 辉 天津市北辰医院 300400
石学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
·针灸经络·
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与分期针刺治疗
刘敬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 300193 天津市鞍山西道312号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134
姚 辉 天津市北辰医院 300400
石学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
糖尿病;辨证论治;针刺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病程迁延日久,脏腑受损,气血津液失衡,病及奇恒之府及诸窍,导致诸多并发症的产生。目前针刺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本文就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方面做一总结探讨。
1 病因病机
①禀赋虚弱。《灵枢》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肾主生殖,主藏精。先天禀赋不足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②饮食失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③情志失调。《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气机郁滞,日久化火,灼伤气阴而发为本病。④劳欲过度。夫妻房劳过甚,或生活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耗伤肾精,虚火内生,火热上灼肺胃之阴而发本病。⑤过服温燥之品。过食辛热温燥之品,耗伤阴津,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2 辨证论治
众医家对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观点不一,一般主张按三焦、五脏、气血津液、六经、八纲、痰湿火热毒瘀等方面论治糖尿病[1]。笔者认为,消渴病与肺、脾胃、肝、肾、三焦密切相关。糖尿病早期患者脾胃虚弱,食积尚未化火;中期三焦郁热,肺、脾胃、肝肾郁热化火;晚期气阴两虚,阴损及阳,并发症期以脏腑功能紊乱、百症由生为特点。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甜味。肝主疏泄,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肝郁气滞血瘀可贯穿糖尿病的各个时期,伴随着病情发展,瘀滞越来越严重,故消渴病及其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肝脏密切相关。《景岳全书》述:“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三焦气机失调,燥热拂郁。热、瘀、痰、湿作为消渴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变证百出。故针刺经脉和经穴多集中在和水谷代谢、气机有关的脏腑有联系的经脉,如胃经、脾经、肝经、膀胱经、肾经、任脉、大肠经、三焦经等。
3 糖尿病分期针刺治疗
3.1 糖尿病早期 ①中土壅滞,脾胃受损。糖尿病早期为糖耐量异常阶段,血糖代谢紊乱与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将食入水谷化为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维系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长期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则损伤脾胃。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实证,症状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处方用穴:中脘、下脘、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天枢、关元。食滞加梁门、天枢;便秘加天枢、腹结;痰饮加膻中、丰隆;泛酸干呕加建里、公孙。操作:中脘、下脘、内关用泻法;脾俞、胃俞、关元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下合穴,“合治内腑”,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理气,兼降逆止呕。关元、天枢分属小肠、大肠之募穴,通调气机。②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精神刺激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2],平素情志不舒、急躁、焦虑、抑郁促使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高。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与肝密切相关,肝失调达导致人体气血津液输布失调,血行不利从而引起瘀血的发生。肝气瘀滞型糖尿病的症状特点为情志抑郁、胁肋不舒、胸闷善太息、心烦易怒、口唇青黯、刺痛麻木等。处方用穴:血海、膻中、内关、肝俞、太冲、膈俞、期门、支沟、阳陵泉。操作:诸穴均用泻法。肝经原穴太冲疏肝而通调气机,通则不痛。期门为肝之募穴,配伍肝俞,俞募配伍以疏肝解郁。气会膻中、血会膈俞,支沟配阳陵泉疏泄少阳之气,调理气血,与血海、膻中、膈俞共奏理气活血之功。
3.2 糖尿病中期 三焦郁火,糖尿病初期到中期的演变,是由“郁”向“热”的转变过程,饮食不节生胃热,情志不遂生肝热,热盛伤津生肺热,大便秘结生肠热,湿郁日久化生湿热、痰热。内热是血糖升高的先决条件,也是消渴病发生的根本所在。分别针对上、中、下三部分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一大特色,即“三消”分部论治[3]。①上消患者主要症状为形体肥胖、口渴多饮、渴喜冷饮、咽干灼热、口干唇燥、舌红少津、苔黄而干。治以清肺润燥,生津止渴。处方用穴:大椎、合谷、鱼际、肺俞、中府、太渊、少府、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操作:大椎、合谷、鱼际用泻法;太渊、金津、玉液疾刺而不留针;余穴用平补平泻法。大椎、合谷清泄燥热。鱼际为肺经荣穴,清泻肺火。肺俞配中府,俞募配穴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太渊为肺经原穴,补肺生津润燥,金津、玉液以清热生津。②中消患者主要症状为形体肥胖、消谷善饥、渴喜冷饮、面红、腹胀、尿黄、便秘、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处方用穴:内庭、地机、合谷、上巨虚、丰隆、脾俞、章门、胃俞、中脘、大肠俞、足三里、曲池。操作: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中脘用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脾俞配章门、胃俞配中脘,俞募配伍可调节脾胃功能,清热生津。胃与大肠同属于阳明,取手足阳明经之内庭、曲池、足三里、合谷可清泄胃肠燥热。③下消患者主要症状为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唇、皮肤均干燥,皮肤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治以滋阴固肾,取肝俞、肾俞、京门、期门、复溜、太冲、关元、三阴交、太溪、然谷。操作:诸穴均用补法。肾俞配京门,肝俞配期门,俞募配穴以滋补肝肾之阴,关元固肾补元气,三阴交调和肝、脾、肾三经之气,然谷、太溪分别为肾经之荥穴与原穴,可滋肾水,降虚火。
3.3 糖尿病晚期
3.3.1 气阴两亏,阴损及阳 从消渴病病变的发展变化来分析,糖尿病晚期属虚损阶段,阴虚燥热日久,燥热阴伤益甚,气亦暗被耗亏,患者脏腑功能低下,表现为气阴两虚兼燥热的证候。阴阳互根,阳生阴长,病程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气阴两虚型[4]患者主要症状为形体偏瘦,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淡红,脉细或弱。治以益气养阴生津。取中脘、膻中、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操作:诸穴均用补法。膻中穴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地,腑会中脘,中脘穴又为胃之募穴,为精气之海,气海穴具有总司一身之气,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配取足阳明胃之合穴足三里,可以重补中焦水谷之气,化生气血,益气生津。取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可益气养阴,调和气血,滋补肝、脾、肾之阴;同时取肾经原穴太溪,宜获滋养肾阴、固肾益精、育阴清热之力。若患者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无华,大便溏薄,小便频数,饮一溲一,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阳痿,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阴阳两虚;加关元、命门,操作均为补法。关元乃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冲任同源,通于胞宫,为人身元气所存之处,针之能滋阴益肾,增液润燥,培元固本。命门属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针之补肾固本,以资命火。
3.3.2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后期开始出现各种并发症,多累及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血管及神经。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同样针对糖尿病并发症辨证选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针灸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主穴见表1。
表1 针灸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主穴处方
4 小结
糖尿病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类病症,近几十年人类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体力劳动的减少,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长速度居高不下。单纯依靠降糖药物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仅仅控制了血糖,并发症却很难得到控制,针刺通过辨证论治在改善糖尿病临床表现及防治其并发症上发挥了明显的优势。糖尿病在漫长的疾病进展过程中临床症候复杂多变,但不同阶段都有其主导病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行之有效的针刺方法,将进一步发挥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
[1]朱琳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2]赵丹丹,高思华,穆倩倩,等.肝脾肾同调辨治2型糖尿病的理论依据与特色[J].中医杂志,2014,55(3):205-207.
[3]杨涵斯.针灸治疗糖尿病的古代处方整理研究初探[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4]刘美君,刘志诚,徐斌.针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脂肪-胰岛内分泌轴”的调节[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7):1783-1785.
[5]范晨.针刺治疗糖尿病肾病古代穴位浅探及现代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6]赵军.针灸治疗糖尿病眼病168例选穴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43.
[7]程希,姜旭光,赵君丽.益气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2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3(1):17.
[8]邱学梅,陈少宗.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2,32(8):843.
[9]张晓君.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与机理探讨[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2016-08-31收稿/编辑 熊 瑜)
R255.4
A
1003-0719(2016)06-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