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2017-01-11陈晓明刘庆国
陈晓明,刘庆国,李 永,王 和
(泗洪县康复医院胸外科,江苏 宿迁 223900)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口疼痛、吞咽疼痛及体重下降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切除病灶达到治疗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6.23±7.14)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13±0.57)年,其中8例食管上段癌,21例中段癌,6例下单段癌,肿瘤长度2~5 cm,平均(3.52±1.43)cm。
1.2 方法
患者行全身麻醉,取左侧卧位,于腋中线第7根肋骨间切开1.5 cm的切口,于肩胛下角线第6根肋间、第9肋骨间分别做0.5 cm和1.5 cm的操作孔,将胸腔镜置入胸腔内,从右胸三孔开始行游离胸段食管,清除淋巴结。建立人工气腹,压力设置为15 mmHg,运用超声刀游离胃大、小弯,清理腹腔内各组淋巴结。于上腹部剑突下中线行约4~5 cm的切口,在贲门处游离胃和食管,并将胃拖出,用90 mm的残端闭合器仿制管状胃加工,包埋食管的断裂部位,用线连接管状胃的最高端,确认后把胃放回腹腔。最后于颈部的左胸锁乳突肌内侧做切口,将管状胃拖出到颈部后,行管状胃和食管颈部端侧的吻合,通过腹部的切口插入导管至营养管和胃管,逐层关闭腹部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肺不张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情况
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83.62±63.78)mL,手术时间为(168.76±36.12)min,住院时间为(12.53±5.23)d,淋巴结清除数量为(24.62±6.14)枚。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跟踪随访3个月,35例患者中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8.57%(3/35)。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改变,食管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2]。目前治疗食管癌主要以手术手段为主,但传统的手术创伤大,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探求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意义非凡。
本研究主要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现患者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83.62±63.78)mL,手术时间为(168.76±36.12)min,住院时间为(12.53±5.23)d,淋巴结清除数量为(24.62±6.14)枚;术后跟踪随访3个月,35例患者中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8.57%,表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分析原因是:胸腹腔镜手术可充分暴露后纵隔食管床,有效降低了手术难度,切口小,可使肺组织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从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中使用超声刀使胸段食管充分游离,可有效降低腹部及颈部的手术难度,减少出血量,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胸腹腔镜可以为手术提供优质的术野,可清晰、充分地清理淋巴结,避免损伤到气管膜部。术中应用管状胃可有效减少胃容积,使其更易于食管床的放置,从而减轻对心肺等器官的压制,术中对器官、血管的保护,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合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过程短、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的优点,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受时间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应用于食道癌患者中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预后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1]袁前超,楚社录,张世锋,等.胸腹腔镜联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79-81.
[2]阿不都沙塔尔·塔瓦库力,古丽热娜·阿布拉,依布拉音江·依布拉音,等.食管癌胸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6,5(4):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