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7-01-11李芳霞

关键词:儿科肢体依从性

李芳霞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李芳霞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 临床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65.4%,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儿科护理,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方式,能够提升小儿护理质量,提高患儿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肢体语言沟通;儿科护理

在儿科临床上,开展肢体语言沟通,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肢体语言沟通技巧,合理消除患儿负性情绪,降低患儿烦躁和苦恼状况,进而营造舒适和温馨的儿科环境,提升患儿治疗配合依从性,确保护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笔者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儿,其中55例患者给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3±1.1)岁,住院时间4天~2.5个月,平均住院时间44±8d,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1±1.0岁,住院时间为5天~2.6个月,平均住院时间(43±9)天。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

研究组: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利用眼神交流和手势鼓励方式,以温和语言和患儿沟通,让患儿能够主动表带自身想法和不适感。同时,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耐心倾听,配合蹲下和微笑,注意眼睛和患儿平视,分析患儿内心变化,提高患儿对护理人员信任感,有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护理人员必须注重自身仪表端庄和干净整洁,促使患儿主动接触,如果具有侵入性操作,护理人员应多安慰和鼓励患儿,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确保操作顺利进行。针对一岁一下患儿,可采取轻拍、拥抱的肢体动作,让患儿平静。对于2岁以上3岁以下患儿,可按照患儿兴趣爱爱好,转移患儿注意力,有效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对于3岁以上7岁以下患儿,可通过奖励或语言鼓励方式,提高患儿配合度。对于超过7岁以上患儿,主要配合语言鼓励,充分尊重患儿。针对患儿家属,需加强和家属沟通,让家属明白操作安全性、目的性,确保家属放心,防止产生疑虑。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经过治疗后,研究组40例治愈、14例好转、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8.1%。对照组23例治愈、13例好转、19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65.4%。研究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经过护理后,研究组43例非常满意,11例较满意,1例满意,总满意率100.0%。对照组28例非常满意,8例较满意,4例满意,15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72.7%。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计划生育,大多数家庭子女属于独生子女。因此,孩子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就是所有的希望和未来,父母均希望子女能够得到良好照顾。所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保持一种良好工作状态,进而提升自身护理质量。对于儿科护理,因患儿年龄较小,表达能力不高,一般情况下,无法有效表达自身不适感,不能有效主诉自身要求。加上患儿自控能力较差,性情容易烦躁,具有好动、哭闹等特点,无法有效配合医生,遵医嘱能力不高,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无法有效确保护理质量。

因此,肢体语言沟通是针对儿科护理的创新护理方式,对于小儿苦恼、好动的特点,护理人员以温和的语言,和蔼的动作,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儿能够信任护理人员,能够主动接受治疗,不断提升其护理配合度。

所以,在儿科护理中,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方式,可有效提升小儿护理质量,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有效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在本组实验中,经过护理,研究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65.4%,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针对儿科护理,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方式,能够提升小儿护理质量,提高患儿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李 霞.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06):694-695.

[2]李国花.小儿护理过程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05):143-144.

[3]唐伟宁.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2):65+73.

[4]佟智莹.对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6):1174.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72

B

ISSN.2095-6681.2017.12.67.02

猜你喜欢

儿科肢体依从性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肢体写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