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中益气汤治疗运动神经元一例

2017-01-11吴媚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忍冬藤痿证运动神经元

吴媚

·病例报告·

补中益气汤治疗运动神经元一例

吴媚

运动神经元;健脾补气升举;补中益气汤;治疗

1 病例资料

病例:患者,男,48岁。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之后症状一直持续,并慢慢加重,有时甚至起坐困难。2年前在平地行走时突然出现踮脚跛行,欲摔倒情况,休息30 min后恢复。遂到医院治疗,检查时发现,患者右小腿、右臂较左侧明显萎缩。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肌电损害,运动神经元疾病不能排除。于是进行肌肉活检,最后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疾病。住院期间通过能量支持治疗,情况好转出院。出院1个月后,患者情况退回入院之初,故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

检查:神清,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部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无肢体疼痛、头晕头痛、四肢抽搐,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上下肢肌力Ⅴ级,右上肢肱二头肌肌力Ⅳ级,股后肌群肌力Ⅳ级,右侧上下肢疲劳试验阳性,左侧阴性。上肢臂围较左侧小2cm,右下肢膝盖上10cm处腿围亦较左肢小2cm。行走时下肢略有拖拽。纳食不多,夜寐尚安,大便困难,多语则气短,苔薄白,脉沉。

2 治疗方法

2.1 初诊治疗 治疗以益宗气为主。处方:黄芪40 g、白术15 g、陈皮6 g、当归15 g、麻仁15 g、生晒参6 g、桂枝10 g、干姜6 g、升麻6 g、络石藤30 g、忍冬藤30 g、补骨脂15 g,上药加水煎取150 mL,煎2次,混合后早晚分2次温服,1剂/d。

2.2 复诊 上方治疗1个月后,患者右侧肢体有所改善,自觉行动较前利落,大便仍不甚行,苔白,脉沉。再按原旨进。处方:黄芪40 g、白术20 g、陈皮10 g、当归15 g、麻仁15 g、生晒参9 g、泽泻10 g、柴胡10 g、升麻6 g、络石藤30 g、忍冬藤30 g、炙甘草10 g、平地木15 g、生山楂30 g,上药加水煎取150 mL,煎2次,混合后早晚分2次温服,1剂/d。

2.3 三诊 上方治疗1个月后,患者右侧上肢肌力明显增高,未见跌倒发生,跛行已不甚明显。多语无气急,苔白,脉细。宗气不足,再调益之。处方:黄芪40 g、白术20 g、陈皮10 g、当归15 g、麻仁15 g、生晒参9 g、泽泻10 g、柴胡10 g、升麻6 g、络石藤30 g、忍冬藤30 g、炙甘草10 g、平地木15 g、生山楂30 g、千年健20 g,上药加水煎取150 mL,煎2次,混合后早晚分2次温服,1剂/d。

2.4 四诊 上方治疗4个月后,患者左右侧肌力对称,均达到Ⅴ级,右侧肌萎缩不甚明显,胃口渐开。进行太极拳锻炼时半小时无疲劳感。苔白,脉沉细。再按原旨巩固之。处方:黄芪40 g、白术20 g、陈皮10 g、当归15 g、生晒参9 g、泽泻10 g、柴胡10 g、升麻6 g、络石藤30 g、忍冬藤30 g、炙甘草10 g、绞股蓝20 g、生山楂30 g、女贞子30 g、炒麦芽30 g,上药加水煎取150 mL,煎2次,混合后早晚分2次温服,1剂/d。

2.5 五诊 上方治疗1个月后,患者病情进一步好转,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开朗,目前继续服中药巩固治疗中。

3 讨论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颅神经运动核、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致死性疾病[1]。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种变性疾病,病情发展过程呈进行性加重,属中医痿证范畴。运动神经元疾病是医学上的难题,是世界卫生组织列的五大绝症之一,与癌症和艾滋病齐名[2]。在我国发病率较低,大概为4/10万。病变的范围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皮质椎体细胞、皮质延髓束和皮质脊髓束。临床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及相应肌群的萎缩、无力,延髓麻痹和上运动神经元(椎体束)损害的特征。感觉系统一般不受侵犯。目前,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治疗缺乏有效的手段。

根据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痿证”范畴。《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金元时期张子和强调火热在本病发病上的重要性,指出:“大抵痿之为病,皆因客热而成……故痿属肺,脉痿属心,筋痿属肝,肉痿属脾,骨痿属肾,总因肺受火热叶焦之故,相传于四脏,痿病成矣。”针对张子和主火论,《景岳全书·杂证论·痿证》中指出:“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若概从火论,则恐真阳亏败,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所以治疗上除湿热、阴虚兼热当用去火滋阴法外,“若绝无火证,而只因水亏于肾,血亏于肝者,则不宜兼用凉药,以伐生气。”

本病例中,患者诊断为痿证无疑。其5年来周身乏力,行走踮脚跛行,甚则平地摔倒,并伴有肌萎缩。右侧肢体乏力,以下肢为甚。纳食不多,大便困难,多语而气短,苔薄白,脉沉。本病例诸多征象可归于脾气亏虚。脾主肌肉,主四肢,病位在脾,中气下陷。根据虚则补之、损则益之的原则,健脾补气举陷为主要治法,方选补中益气汤。补气之中少佐行气药,如陈皮轻用,取其行气化滞醒脾之功。另外,我院认为,痿证多因邪热灼伤阴液,筋脉失于濡养,或湿热浸淫肌肉,弛张不同,或体虚久病,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肉或筋骨,或痹阻脉络而成。本例患者久病伤肾,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也是导致疾病不能够速愈的原因之一。当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信心和全力配合,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1]郜文霞,徐世芬.徐世芬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经验辑要[J].四川中医,2016,34(3):16-18.

2016-06-24)

1005-619X(2017)01-0109-02

10.13517/j.cnki.ccm.2017.01.046

116013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

猜你喜欢

忍冬藤痿证运动神经元
忍冬藤提取物抗结肠癌作用研究
雨后山居
A Miracle of Love
一测多评法用于忍冬藤多成分含量测定的适用性研究
徐明涟教授运用治痿汤加减辨治重症肌无力验案
《临证指南医案》论痿证之成因与奇脉诊治
日粮添加灰毡毛忍冬藤叶粉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
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分析
氧化巴西苏木素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中NF-кB表达的影响
浅谈李东垣对痿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