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旧阙今犹在南京明故宫遗址
2017-01-11李文彬
文 图/李文彬
南都旧阙今犹在南京明故宫遗址
文 图/李文彬
南京古今地图对照
明代的南京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其中内城(京城)原长超过33公里,目前残存26公里,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世上最伟大的城市”,而被京城城墙包围的区域现今称作南京老城区。南京老城区的东部,紧挨城墙东段,就是明代皇城的位置。我们今天把明代皇城的相关遗址统称为明故宫,其实包含了当时的宫城、皇城,以及附属的桥梁、御河等遗址。现存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仅占原皇城面积的二十分之一。
明故宫的历史与概况
南京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作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刚占领南京不久,正筹备改元称帝。元代的南京城区——集庆路城内区域狭小,而曾经的六朝及南唐的宫殿已被移平,布满民居,再建新宫十分困难。所以朱元璋命令刘伯温在城东紫金山余脉——富贵山南麓、燕雀湖一带寻得风水宝地,命丞相李善长率军民二十万人填平大部分燕雀湖,建起新宫,当时称作吴王宫。此后历经二十多年,三次改建,直到朱元璋晚年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才完善了皇城的建制。
明故宫和之后以其为模板所建的北京故宫一样,分内外两重。外城即皇城,围有上覆琉璃瓦的红色宫墙,洪武时期的皇城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深1.8~2公里,设有承天门、西安门、东安门、北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洪武门七座城门,内建社稷坛、太庙,另有宦官衙门、仓库和禁卫军营地等附属设施。内城称宫城,又称紫禁城,围绕着十多米高的青色砖石城墙,据遗址测量来看,宫城东西长790米左右,南北深750~800米,形状近正方形。四方各设一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这里是皇帝、后妃、太子的活动场所,是主宰大明江山的心脏地带。宫城内遵循“前朝后寝”的制度,前朝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朝会的场所,为“国”,核心建筑是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后寝是帝后居住生活的场所,为“家”,核心建筑是乾清、坤宁两宫,嫔妃们则居住在围绕两宫所建的东西六宫中。朱元璋特别重视太子的教育和培养,所以在宫城的东部建有太子办公和居住的文华殿与春和宫,方便皇帝时常监督和教导。宫城内还建有武英殿、大善殿、柔仪殿等建筑,供帝后日常使用。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次年改元建文,同年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在北京发动叛乱,经过三年的战争,于公元1402年攻占南京,建文帝在宫内大火中不知所踪,史称“靖难之役”。朱棣在南京登基后,一边修整被战争损坏的宫殿,一边谋划迁都北京,并在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迁都之后,南京的宫城被封闭为禁地,委派亲信太监和勋贵管理,合称为“南京守备”。此后直到明亡的两百多年间,由于天灾和失修,大部分宫殿建筑都已不存。清代到民国,经历战争和改建,明故宫地面遗迹最终毁坏殆尽。
明三都皇城对比
明故宫遗址分布
明故宫现存的地面遗迹基本上沿今天东西向的中山东路和南北向的御道街分布。宫城的遗迹主要有午门和奉天门遗址所在的午朝门公园、“前朝后寝”建筑遗址所在的明故宫公园、东华门遗址公园和西华门遗址公园。皇城遗迹有西安门遗址公园、玄津桥、外五龙桥等,其他大部分的遗迹都保存在地下。
午门——最大的明故宫遗迹
午门是宫城的正门,明代官员们上朝需通过午门才能到达奉天门广场,于是午门又被称为“午朝门”。南京午门的原本形状与北京午门一致,平面为“凹”字形,这是模仿中国早期宫殿的形制——门阙,但在民国时期被拆除。现存的午门遗址东西长89米,南北进深约35米,比北京午门(宽120米)略小,共有五个门洞,中间为皇帝的御道,两侧供皇族、百官等出入。城门的底部有青石雕刻而成的须弥座,上有精美的纹饰,简约大气,风格完全被北京午门所继承。城门的南侧墙壁可以看出有明显的不同颜色的砖石修补痕迹,需要如此大面积修补的原因即是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城门两侧有20世纪80年代新建的登城道,登城而上,可以看到顶部残存有城楼的柱础,由于太平天国战争的损毁,柱础已不完整,但依旧可以看出原先城楼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大殿结构,是古代建筑的最高等级,象征皇权 的“九五之尊”。城楼两边有重檐崇楼两座,与阙台上的另两座崇楼以及午门城楼合称为“五凤楼”(现均毁)。午门遗址虽不完整,但它依旧是明故宫遗址上最大的地面建筑遗迹。
午门城台
午门南侧
午门复原
20世纪初南京午门影像
内五龙桥、外五龙桥——最像“故宫”的明故宫遗迹
南京明故宫遗址的五龙桥有两组,分别为承天门外的外五龙桥和奉天门广场的内五龙桥,如果按北京今日的说法,也称为内外金水桥。南京皇城所在地区原有紫金山山泉汇聚的燕雀湖,皇城填湖而建,为了保持原有的水系通畅以防堵塞导致水患,明故宫建有复杂的地面和地下水道,由无数河道和涵洞组成,原先河道之上建有一些桥梁,但由于时代变迁,现在还完整保留的只剩下这两组内外五龙桥。
内五龙桥共有五座单拱券石桥,石栏板缺失,桥面也经过修补,桥下的内御河也是现在宫城遗址中唯一保留的一段了。五桥的中央一座为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供王公、百官行走,这与午门的五个门洞规制相同,也是和唐宋制度一脉相承的。永乐帝营建北京皇城时沿袭了南京皇城的规划,虽然北京没有同南京一样的河流水系,但宫城河道的走向还是照搬南京皇城,所以在今天北京故宫的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广场上也有相同的五座桥梁,但体量更大,符合《明实录》 中“(北京故宫)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的记载。
奉天门角螭
奉天门巨大石柱础(以人为参照物)
内五龙桥
外五龙桥
内五龙桥北侧有奉天门遗址,现场陈列着众多石构件,构成比较杂乱,从明到民国都有,其中有七个巨大的石柱础,长宽高达到了1.6米,顶部的原柱径达到了1.1~1.3米,应该是奉天门的原物,可见当初明故宫的中轴线建筑体量是多么巨大。在东南角还有一件石质角螭,是奉天门台基东南角的石构件,雕刻精细,浑圆饱满,有“跃跃欲出”之势,形态接近元中都发现的同类型构件,可见明初官式风格受到元代很多影响。
午朝门公园向南行约500米,在御道街与瑞金路的路口就可看到外五龙桥,它的位置也和北京一致,在已经消失的承天门之南(北京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横跨在外御河上,也是五桥一组,单拱券石桥,比北京规模要小。中央桥梁因为城市交通需要被拆除新建为现代桥梁,左右两座的青石桥面也被沥青覆盖,只有最外侧的两座还保留了青石桥面,桥梁的栏板也是民国时期后加的混凝土结构。桥梁之下外御河是从京城东墙外的护城河(今称月牙湖)经铜管闸引入。外五龙桥以西的河道因为20世纪30年代扩建明故宫机场而改道,也因此另一座明代皇城桥梁——白虎桥被填埋(遗迹在今瑞金路小学操场下),同时宫城西华门也被拆除。
总的来说,外五龙桥周围的原始景观遭遇极大改变,连本身的桥梁结构也被改建,如果没有特别介绍,大家很可能会忽略这组极为重要的皇城建筑遗迹。而内五龙桥因为身处遗址公园内,周围景观相对于外五龙桥而言要好很多。如果站在此处,结合午门城台还可以将其与北京故宫联系起来,从中依稀分辨出当时的皇城布局。
东华门复原
东华门西面
东华门——最完整的明故宫遗迹
沿御道街向北回到中山东路,再东行300米,在一片高楼与林木之间隐藏着另一处明故宫建筑遗迹——东华门。东华门与西华门相对,是宫城的东门,门内建有太子的寝宫与衙署,东华门也为太子专用。明代嘉靖皇帝由藩王身份进北京继承皇位时就拒绝由东华门入宫,坚持要从午门进入,由此可知,较午门这样皇帝日常进出的城门而言,东华门等级较低。东华门有门洞三券,和午门一样底部也是青石雕刻的须弥座,但却为素面不施纹饰,以示等级比午门要低。城门顶部保留有完整的城楼柱础,城楼原先面阔连廊七间,进深连廊三间。经测量城楼的柱网尺度与北京东华门完全一致。南京明故宫由于偏隅京城东部,皇城紧挨京城东段城墙,东华门与京城城墙间地域狭小,在军事上不利于军团展开,因此东华门躲过了惨烈的太平天国战争的破坏,保存得最为完整。虽然木质城楼不存,但留下的石质柱础除了轻微风化外,几乎“全新”。现在为保护遗址,将登城道封闭,虽然不能登上城台看到柱础,但依旧可以从门洞形状、城台四壁看出它虽历六百余年的朝代更替,仍保持完整,实属不易。东华门以北的中山东路原国民政府监察院旧址东侧为宫城护城河遗址,但河道被填埋过多,非常狭窄,水质也不容乐观。
西安门
西安门——最特别的明故宫遗迹
在历史上,南京明故宫先后有过两座西安门,第一座建于洪武年间,形状和北京皇城的中华门类似,是没有城楼的砖石宫门形制。第二座建于永乐年间,是明成祖登基之后扩建皇城西部区域时新建。按照惯例明代皇城的城门不会大于宫城城门,但从现存的西安门与西华门遗迹比较来看,西安门不仅在体积上大于西华门,在装饰的华丽程度上也大大超过了西华门,直逼午门。
西安门在1949年后曾被某工厂改建为仓库,遭到很大破坏,从现存遗迹推测西安门面宽达到了70米,而西华门只有50多米;西华门残存的须弥座为素面不施纹饰,西安门须弥座上却刻满繁复的“椀花结带”纹,与午门相当。西安门上曾建有城楼,这是与洪武时期的西安门最大的不同之处。我们现在推测明成祖扩建西安门的目的有三:一、想显示出其想超越其父明太祖的雄心;二、皇城扩建以后西墙临近内城居民区,成祖想在百姓眼中以高大壮丽的西安门彰显皇权的威严;三、据记载明成祖登基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在宫城内居住,而在皇城西部居住和办公,官员们觐见皇帝就近从西安门进出,为了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也需将西安门扩建。
现在中山东路以北的明故宫公园,地表并无特别遗迹,只有本世纪初建设的所谓“三大殿”基址,但位置还存在争议,地面还陈列很多柱础,但都是后来迁移而来,并不是三大殿原物。与东华门对应的西华门遗址在中山东路524号五十五所宿舍大楼南侧,20世纪30年因扩建明故宫机场而遭拆毁,今只存部分须弥座,城台已无存。
西安门推测图
玄津桥桥面
玄津桥栏板
玄津桥——最安静的明故宫遗址
玄津桥坐落于中山东路逸仙桥以南,为明代皇城西安门外的桥梁,其横跨在南唐金陵城的东护城河——杨吴城壕之上,为三拱券石桥,长度约41米,宽度约为20米,是明故宫遗址上最大的一座桥梁,清代也称为“天津桥”。据研究人员推测是永乐四年(1406)西扩皇城新建西安门的同时,修建了这座桥梁,与新西安门的宏大规模相配合,也为了适应宽阔的河道,玄津桥一改明故宫原先的单拱券桥梁为三拱券,显得宏伟壮丽。今天,在桥身东侧,陈列了一段明代栏板,可见其非明故宫常见的云龙纹透雕柱头,而是方形的覆莲纹,简约粗壮,在末端雕一石狮,昂首起身,刻画细致,有元代遗风。
明清时期玄津桥是东西往来的要道,使用颇为频繁。1928年铺设中山大道(今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在玄津桥北另建现代化桥梁“逸仙桥”,玄津桥逐渐冷清下来,也正因此,它才得以逃脱拆毁和改建的命运。本世纪初,玄津桥被辟为遗址公园,重新铺设青石桥面,石质栏板也按旧制恢复。与周边中山东路与龙蟠路车水马龙的喧嚣比起来,这里显得格外安静。一街之隔就可回归平静,这并非玄津桥一处,也是南京城市景观的一大特点。
除以上目前可见的地面遗迹之外,南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历年配合基建过程中,陆续也在地下发现过一些建筑遗迹,比如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发现太庙建筑遗迹,御道街的外五龙桥北侧发现端门遗迹,原国民政府监察院旧址发现过文华殿遗迹(或为春和宫),中山东路311号五星控股大厦地下发现武英殿(或为西奉先殿)遗迹,黄埔路2号黄埔科技大厦地下发现洪武四年(1371)之前的旧社稷坛遗迹,瑞金路小学地下发现白虎桥遗迹等。但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下,还不能将这些遗迹展示给公众,有些做了填埋处理,有些已经被新建筑所覆盖。未来南京文物部门将明故宫大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成熟,并得以建设之时,这些地下遗迹或许能重见天日,大家也能借此想象一下明故宫昔日的模样。
南京博物院藏明故宫模型
南京皇城复原
由于城市建设的原因,明故宫范围内的遗迹都已“碎片化”,相互之间都已被割裂,如不提前了解,很难将这些残存的建筑遗迹与北京那座辉煌的故宫联系起来。现代建筑仍在不断“蚕食”明故宫遗址,虽然近年来文保力度不断加大,明故宫大遗址公园也在规划建设中,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城市建设的脚步。在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下遗迹被发现,有遭到破坏的危险。如不尽早采取相关保护措施,明故宫遗址将会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作者为南京博物院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