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2017-01-11张雪菲,林留根

大众考古 2016年6期
关键词:东台良渚墓葬

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良渚文化墓地墓地局部(西—东)

蒋庄遗址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分属兴化张郭镇蒋庄村和东台时堰镇五星村、双溪村。以泰东河为界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以唐宋时期堆积为主,面积达45万平方米;西区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堆积为主,面积近2万平方米。2011年10月~2015年12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及后续的的主动性发掘。发掘工作主要集中于西区,总共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揭露良渚文化聚落一处,目前已清理良渚文化时期墓葬280余座、房址8座、灰坑100余座以及水井、灰沟等遗迹。出土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质遗物近1200件。

公共墓地位于聚落东北部,有着持续而稳定的使用过程。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式多样,一次葬与二次葬并行。一次葬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主要分布于墓地的中北部。二次葬分烧骨葬与拾骨葬两种,随葬玉琮、玉璧的较高等级墓葬均为二次葬。其中,烧骨二次葬墓主要分布于墓地的中东部区域,墓坑偏小,少量使用葬具,骨骼为白色碎块状,系异处焚烧后,再将焚烧后的遗骸入葬,多呈条形摆置,个别随葬玉璧,多随葬石器与小型陶器。

除烧骨二次葬外,大多墓葬人骨保存较好,不仅可以鉴定出性别、年龄,还可见个体特殊的骨骼损伤和埋葬特征。绝大部分墓葬头向东,少量二次葬呈南北向,个别头向西。葬具使用较为普遍,可辨别的均为弧底独木棺,盖板则分平板与弧形两种。

墓葬共出土玉、石、陶、骨器等随葬品700余件。随葬玉器种类有琮、璧、锥形器、镯、环、管、珠、坠饰等;石器有钺、璧、锛、凿、刀、纺轮等;陶器有鼎、双鼻壶、罐、豆、钵、圈足盘、鬶、大口尊、贯耳壶、器盖、纺轮等;骨器有锥及鱼钩等。玉、石器多出于头部及腹部以上位置,部分压于身下。陶器多见于脚端,部分置于棺外。鼎、双鼻壶、罐或豆为常见器物组合。

对墓葬进行三维扫描

M50葬具痕迹(西—东)

石璧

石钺

联排式房址F3(东—西)

M110出土玉器

陶鼎

足部穿孔陶鼎(足残)

墓地所在的良渚文化聚落布局也得到初步揭示,聚落周边水系发达,聚落外围水网与泰东河相连,并通达长江。所发现的8座良渚时期房址,均为挖基埋柱的平地起建式,平面形状有圆形及长方形两种,并见多间联排式房址。通过对地层堆积的分析发现,房址在修建之前常见有大范围的浅黄色人工垫土,垫土多取自遗址附近,局部呈明显的团块状。水井、灰坑多位于居住区,遭废弃后内填大量动植物遗存。

蒋庄遗址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为全面、深入研究良渚文明与良渚社会提供了新资料,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墓葬中大量人骨及葬具保存情况较好,为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社会组织关系与人种属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遗址地处长江以北水网密布的里下河地区,是良渚文化北上的重要通道。其远离良渚文化核心区,出土的各类陶鼎其鼎足各异,有截面呈“十”字形、外“T”形、近跟部穿圆孔等,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显示出这类遗存可能属于良渚文化的又一地方类型,是良渚文化与当地文化因素融合后的产物。该遗址的发掘对于构建江淮东部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良渚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张雪菲)

带盖罐

发掘现场

猜你喜欢

东台良渚墓葬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东台鱼汤面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良渚古城
良渚人有文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