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认同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7-01-10叶莹莹

消费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受助者认同度案主

叶莹莹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门学科和技巧,它以向有困难、有需要的人提供为己任,通过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内涵的阐释,以及对社会工作者社会认同度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及社会相关政策等各个方面总结研究了提升社会工作者社会认同度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认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媒体宣传

一、我国社会工作者社会认同的现状

(一)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状况

首先,就近几年我国政府在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推动力度来看,政府是相当看好并认同社会工作这个职业的。1991年至今国家直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其次,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它大多数情况下是接受中央政府的引导,按照国家的政策方针来办事的。由于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正在不断地加快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步伐,因此各级政府也在相应领域相应政府的号召。但是,由于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工作的发展地方差距还是相对而言较大的。

(二)民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状况

由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素质的限制,民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度相对而言还不是很高,不管是专业社会工作者还是中国传统的非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接受度都不是很高,在他们眼里社会工作似乎就是政府的分支机构,并且他们觉得社会工作者就跟志愿者似的,并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可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印象,中国老百姓都抱着种“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即使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愿意去找跟自己没有

点儿亲缘关系的社会工作者来帮自己解决。

(三)社会工作者对自己专业的认同状况

据调查,七成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专业并不认同,或者说是不报什么希望。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机构中的社工需求其实是很大的,但是却留不住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思探究。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却选择了别的就业岗位,因为他们看不到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导致社会工作缺口大的个相当大的原因就是它的薪金问题。

二、社会工作者社会认同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在我国,社会工作还处于非专业化或者前专业状态,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分化还不充分,人们遇到的困难还主要由家庭或社区来解决;并且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质,大多数问题都靠政府用行政方法、或者是通过行政渠道予以解决,似乎除了医院等组织外,尚缺乏分化出从事专业社会服务机构的必要性。

(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缺乏

由于专业教育的不重视,本来属于应用型专业的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的教学质量却跟不上来,学生就算掌握了充足的理论知识,却苦于用不到实践上去,只能纸上谈兵。另外,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总体发展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学校味的扩大招生计划,却不知道提高教学质量,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连自己专业的教学活动室也没有,更别说是到外面参与实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三)价值观>中突

1.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来源于欧美国家,价值观自然会受其影响,欧美国崇尚个人的自由与解放,人们的思想是比较开放的,他们的思想不会太受传统伦理的禁锢,如果自己有了困难,会很坦然的摆在桌面上,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这也是其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原因。而中国民众受传统封建正统思想教育了几千年,礼义廉耻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向别人求助,还是自己亲缘关系以外的人求助,这就是丢面子的行为,自尊心要求他不能这么做,他们坚信“士可杀不可辱”。因此,工作对象对社会工作潜意识里的抵触心理导致了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很难提高的遭遇。

2.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可能存在的>中突。由于社会工作者是要在相关机构中从事专业工作的,但是由于各方利益的不同,社会工作者经常会遭遇伦理困境对社会工作者来说,在伦理决定的过程中。方面要尊重受助者的尊严和独特性;另一方面还要努力促成受助者自己作出决定,虽然很多时候受助者的决定是和专业人员的价值观相冲突的,但是工作人员还是要在帮助案主的同时,遵守案主自决的原则。

(四)普通民众对社会工作的看法不容乐观

在民众眼里,社会工作者就是没有什么所谓的“实权”的管理者,就像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只不过是拿着国家给的钱来替街道里的居民服务而已,没有什么技术可言。这些偏见都是需要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来改变的事情,只有改变了这些偏见,社会工作或者的认同度才能得到提高,才更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建设。

(五)政策推动和媒体宣传力度太弱

虽然中央近年来不断的出台政策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但是,有些政策开展到地方,却成了只是敷衍上级的表面功夫,社会工作在地方自然开展不起来,并且其在民众心中的印象会更加大打折扣,更加不利于社会工作工作的开展。另外,媒体也是提升社会工作认知度和认同度的个重要武器,社会工作要想得到发展,只有通过这个渠道,才能迅速快捷的在民众心中留下印象,才不会让群众在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觉得那么的陌生。而社会工作的宣传并未做到这点。

三、小结

社会工作要想在中国社会立足,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块坚实的基石,就必须努力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而社会工作及其工作者要想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就必须更好的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受助者认同度案主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个案:发挥“家一校一社”联动作用实现全方位的关注与支援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